迟发性VitK缺乏症24例临床分析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0-6115(2003)11-0969-01
VitK缺乏症又称获得性凝血酶原减低症,是由于VitK的摄入或吸收不足,或因肝功能障碍,不能利用VitK合成凝血酶原所致,部分母乳喂养儿出血发生在生后1~3个月,称迟发性VitK缺乏症 [1]。我院在1998~2002年共收住院24例迟发性VitK缺乏症患儿,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4例患儿中男16例,女8例,日龄为30~51天,体重为4000~4500g,均为母乳喂养,无出血性疾病家族史,无外伤史。
1.2 临床表现 13例起病前有发热病史;6例患儿曾口服或肌注过抗生素;2例鼻衄;消化道出血6例;1例有前囟饱满、抽搐。
1.3 实验室检查 Hb70~90g/L者18例;全部患儿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酶时间均延长,出血时间正常。
1.4 治疗及结果 入院后即予VitK 1 10mg静脉注射,抗炎、补充VitC、VitB 6 、葡萄糖等治疗,24h后鼻衄及皮下出血者全部止血;抽搐患儿予甘露醇脱水,鲁米那钠镇静并输注新鲜血;消化道出血患儿予禁食、输液、输血治疗。24例患儿均全部痊愈出院。
2 讨论
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VitK缺乏症似有上升趋势,这是因为在胎儿期孕妇VitK不易进入胎儿体内,而胎儿肝内VitK储存量亦低,故新生儿出生时血中VitK水平普遍较低。因此新生儿出生后有发生出血的倾向。母乳中VitK很少(<15μg/L),远低于牛乳中含量(60μg/L),故纯母乳喂养儿更易发生VitK缺乏症。若患儿口服或肌注过抗生素,抑制了胃肠道正常菌群,致使VitK合成不足,更加重VitK缺乏。目前对在1个月左右的婴儿是否常规应用VitK预防出血尚有待探讨。我院目前对新生儿常规应用VitK肌注或静推预防VitK缺乏症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实用新生儿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557.
作者单位: 262200 山东省诸城市妇幼保健院
(收稿日期:2003-06-20)
(编辑 秋实), 百拇医药(钟照刚)
VitK缺乏症又称获得性凝血酶原减低症,是由于VitK的摄入或吸收不足,或因肝功能障碍,不能利用VitK合成凝血酶原所致,部分母乳喂养儿出血发生在生后1~3个月,称迟发性VitK缺乏症 [1]。我院在1998~2002年共收住院24例迟发性VitK缺乏症患儿,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4例患儿中男16例,女8例,日龄为30~51天,体重为4000~4500g,均为母乳喂养,无出血性疾病家族史,无外伤史。
1.2 临床表现 13例起病前有发热病史;6例患儿曾口服或肌注过抗生素;2例鼻衄;消化道出血6例;1例有前囟饱满、抽搐。
1.3 实验室检查 Hb70~90g/L者18例;全部患儿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酶时间均延长,出血时间正常。
1.4 治疗及结果 入院后即予VitK 1 10mg静脉注射,抗炎、补充VitC、VitB 6 、葡萄糖等治疗,24h后鼻衄及皮下出血者全部止血;抽搐患儿予甘露醇脱水,鲁米那钠镇静并输注新鲜血;消化道出血患儿予禁食、输液、输血治疗。24例患儿均全部痊愈出院。
2 讨论
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VitK缺乏症似有上升趋势,这是因为在胎儿期孕妇VitK不易进入胎儿体内,而胎儿肝内VitK储存量亦低,故新生儿出生时血中VitK水平普遍较低。因此新生儿出生后有发生出血的倾向。母乳中VitK很少(<15μg/L),远低于牛乳中含量(60μg/L),故纯母乳喂养儿更易发生VitK缺乏症。若患儿口服或肌注过抗生素,抑制了胃肠道正常菌群,致使VitK合成不足,更加重VitK缺乏。目前对在1个月左右的婴儿是否常规应用VitK预防出血尚有待探讨。我院目前对新生儿常规应用VitK肌注或静推预防VitK缺乏症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实用新生儿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557.
作者单位: 262200 山东省诸城市妇幼保健院
(收稿日期:2003-06-20)
(编辑 秋实), 百拇医药(钟照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