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中重用滋阴补肾药结合虫类药及藤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25例临床分析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6424(2003)08-0727-01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中西两种医学体系公认的疑难疾病,中医学认为其发病原因为“风、寒、湿”三气杂至,治疗大多以温燥类药物为主,笔者临证时注意到该病阴虚证候的存在,认为其病因为先天不足,病机为肾阴亏损,治疗时在传统药方基础上重用滋阴补肾药结合虫类及藤类药,治疗25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5例,其中男5例,女20例;平均年龄35.34岁;平均病程6.23年;应用激素治疗22例(88%),类风湿因子阳性者19例(65%)。
1.2 治疗方法 强的松龙递减停药,抗风湿中西药物停用,用以下药方,疗程为3周。生地黄30g,女贞子50g,菟丝子50g,鸡血藤15g,青风藤10g,天仙藤15g,炙金蝎5g,穿山甲(先煎)6g,炙僵蚕10g,威灵仙15g,防风10g,当归10g,秦艽10g。水煎2次,每次40min,2次煎取400ml,分早晚服,每次服药200ml。观察方法: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记录1次关节疼痛个数,疼痛积分,肿胀个数,记录晨僵时间,治疗前后血沉、类风湿因子及C-反应蛋白。
1.3 疗效评定 各种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观察时间≥8周。稳定期≥2个月为缓解;各项指标均有改善,其中至少6项改善率≥50%为显效;各项观察指标均有改善,但改善率少于6项者为有效;自觉症状、体 征无明显改善者为无效。
2 结果
完全缓解8例(32%),显效7例(28%),有效9例(36%),无效1例(4%)。
3 讨论
流行病学及遗传免疫学的研究发现,遗传因素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起重要作用,吴氏等研究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存在着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功能紊乱。以上研究表明免疫功能系乱、先天不足是该病发病的主要原因。由于“三气”论的影响,历代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方药多以温燥类药物为主。而早在明代,张景岳就对难治性痹症指出:“治痹之法,最宜竣补真阴……,若过用温燥类药,再伤阴气,必反增其疾矣。”
笔者临证观察到,该病症状繁多,虚实错杂,其主要症状表现为肾阴虚损者具多。因此,认定其病机为先天不足,肾阴虚损,治疗上重用滋阴补肾类药,结合虫类及藤类药。研究发现生地黄、女贞子、菟丝子是提高免疫功能的药物。生地黄味甘苦,性寒,其功效以滋阴见长,其化学成分主要为谷甾醇与甘露醇。本经记载其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但上述三药药性滋腻,久服令人中满腹泻,但与虫类药、藤类药及温燥类药合用,不但可以避免上述不足,而且还可起到化痰祛瘀,搜风剔络,祛风利湿,解毒通络的作用,提高了临床疗效。
作者单位:044300山西省平陆县人民医院
(收稿日期:2003-09-22)
(编辑 洋洋), 百拇医药(马建国)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中西两种医学体系公认的疑难疾病,中医学认为其发病原因为“风、寒、湿”三气杂至,治疗大多以温燥类药物为主,笔者临证时注意到该病阴虚证候的存在,认为其病因为先天不足,病机为肾阴亏损,治疗时在传统药方基础上重用滋阴补肾药结合虫类及藤类药,治疗25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5例,其中男5例,女20例;平均年龄35.34岁;平均病程6.23年;应用激素治疗22例(88%),类风湿因子阳性者19例(65%)。
1.2 治疗方法 强的松龙递减停药,抗风湿中西药物停用,用以下药方,疗程为3周。生地黄30g,女贞子50g,菟丝子50g,鸡血藤15g,青风藤10g,天仙藤15g,炙金蝎5g,穿山甲(先煎)6g,炙僵蚕10g,威灵仙15g,防风10g,当归10g,秦艽10g。水煎2次,每次40min,2次煎取400ml,分早晚服,每次服药200ml。观察方法: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记录1次关节疼痛个数,疼痛积分,肿胀个数,记录晨僵时间,治疗前后血沉、类风湿因子及C-反应蛋白。
1.3 疗效评定 各种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观察时间≥8周。稳定期≥2个月为缓解;各项指标均有改善,其中至少6项改善率≥50%为显效;各项观察指标均有改善,但改善率少于6项者为有效;自觉症状、体 征无明显改善者为无效。
2 结果
完全缓解8例(32%),显效7例(28%),有效9例(36%),无效1例(4%)。
3 讨论
流行病学及遗传免疫学的研究发现,遗传因素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起重要作用,吴氏等研究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存在着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功能紊乱。以上研究表明免疫功能系乱、先天不足是该病发病的主要原因。由于“三气”论的影响,历代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方药多以温燥类药物为主。而早在明代,张景岳就对难治性痹症指出:“治痹之法,最宜竣补真阴……,若过用温燥类药,再伤阴气,必反增其疾矣。”
笔者临证观察到,该病症状繁多,虚实错杂,其主要症状表现为肾阴虚损者具多。因此,认定其病机为先天不足,肾阴虚损,治疗上重用滋阴补肾类药,结合虫类及藤类药。研究发现生地黄、女贞子、菟丝子是提高免疫功能的药物。生地黄味甘苦,性寒,其功效以滋阴见长,其化学成分主要为谷甾醇与甘露醇。本经记载其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但上述三药药性滋腻,久服令人中满腹泻,但与虫类药、藤类药及温燥类药合用,不但可以避免上述不足,而且还可起到化痰祛瘀,搜风剔络,祛风利湿,解毒通络的作用,提高了临床疗效。
作者单位:044300山西省平陆县人民医院
(收稿日期:2003-09-22)
(编辑 洋洋), 百拇医药(马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