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11期
编号:10398123
外感热病瘥后调理与急性传染病后期的康复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11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6424(2003)09-0804-02

    外感热病,是指由外邪侵入人体所引起,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这类疾病在现代医学中主要为急性传染病,并包括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由细菌或病毒等引起的疾病。瘥后调理,是指外感热病治愈后进行的调养和治理。中医学认为,外感热病,是人体的正气与病邪激烈相争的过程,通过辨证采取“祛邪”、“扶正”治疗,最终人体正气逐渐战胜病邪,热病治愈。在这过程中,因“邪能伤正”,势必产生不同程度的脏腑、组织器官的破坏和损伤,以及经络、气血津液的损耗与功能紊乱。因此,热病初愈这一特定阶段,应及时进行补充、调整和修复,采取各种措施使其痊愈和复原。我国人民早已知道与外感热病作斗争,自《内经·热论》讨论了热病的成因、证候分类、发展规律、治疗大法、禁忌和预后;以后不断形成了“伤寒学派”和“温病学派”,并在学术争鸣过程积累了防治外感热病的丰富经验。与此同时,也非常重视“瘥后调理”(恢复期的康复医疗)。如:《热论》提出“热病已愈,时有所遗,视其虚实,调其逆从”;《伤寒论》在“六经辨证”后,列“瘥后病脉证并治”专篇、《温热经纬·疫证条辨》叙述了“瘥后”治疗法则和经验等。
, http://www.100md.com
    1 调摄精神,心理康复

    中医学认为人的精神情志活动,对人体的生理功能、抗病康复能力密切相关。《内经》谓“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疫证条辨》指出“瘥后,虚烦,心神不安者,审证而用得其宜,贵乎医者之神悟矣”。因此,瘥后首要是指导患者调摄精神,心理康复。正确认识外感热病的发生、转归规律,“可防、可治和可控”。既不轻视疾病,又不顾虑重重,有一个良好心理状态,避免“因病致郁”、“因郁致病”的恶性循环。安心养病,以利康复。必要时可配合药物治疗,如《温热经纬》“瘥后触事易惊,梦寐不安,乃有余热夹痰,宜用竹茹、黄连、石菖蒲、半夏、胆星、栀子、知母、茯苓、旋复花、橘红等药”,清热化痰,安定心神;“瘥后,惊悸、怔忡、心神不安,属血虚,宜清心、养血安神,用朱砂安神丸(朱砂、黄连、生地、当归、甘草)”。

    2 将息得宜,调养身体

    将息,即是人的生活、活动和休息。热病瘥后,更应注意这些方面的摄生调养。如《温热论》“邪退正虚,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恢复功能;《内经》已有病后“谷肉果菜,食养尽之”饮食调养,康复痊愈法则,并指出“热病已愈,时有所遗,当何禁之?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可以引起“劳复”、“食复”。所以热病初愈,应:慎起居,居室宜安静、整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适寒温,防外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多饮开水,多食水果,蔬菜;根据个体病情恢复状况,逐步起床活动,适量自我操练,如做呼吸操等等调养身体,以增加“肺主气、司呼吸,心主血脉”气血运行功能,“脾主运化”增进食欲,摄取营养物质,充实“主四肢肌肉”恢复体力。如果出现“劳复”、“食复”,以《伤寒论》“病瘥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的法则,应用一些理气,健脾助消化,清邪透热药物。
, http://www.100md.com
    3 清除余热

    外感热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邪正相争”过程,“发热”是其主要病理反应和临床表现,传统的辨证诊治法则,将其发热性质和特征(“热型”)区分为“六经”(六期)、“卫气营血”(四期)和“三焦”(三期)论治。现有将辨发热分成为“发病期、热盛期和恢复期”三个阶段。因此,辨发热为治疗外感热病的重要依据。瘥后余热,可因余邪引起,又可因热病过程,热伤阴液,或气随津耗,气阴两虚,虚热内生,因此,在辨证施治上,又有其特殊性。

    如《伤寒论》提出“伤寒瘥以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不同治法。若病后,余热未尽,津伤未复,胃失和降,虚羸少气,口渴,舌红无苔,不饥欲呕,治用《伤寒论》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半夏、麦冬、人参、甘草、粳米)益气和胃生津,清泄余热;若热病瘥后,微热微烦、微渴,精神不爽,头目不清,胸腹痞闷不舒,饥不欲食,选用《温病条辨》清络饮(荷叶、银花、扁豆、丝瓜叶藤、竹叶心)清宣余邪,透发余热;如热病瘥后,烦热,上热下移于小肠,溺赤短涩,治用《湿热经纬》加味导赤散(细生地、生甘草、竹叶、猪苓、麦冬、莲子心、灯芯),清心利尿,泄热;若热病瘥后,热退不净,肺热下移于大肠,津液不足,肠燥便秘,大便干结,治宜《温病条辨》增液汤(玄参、麦冬、生地黄)养阴生津,通便泄热。此外,热病瘥后(恢复期),还应重视防治及辨别复感外邪(现所说传染病“再感染”、“重复感染”)以及余邪加剧(“复发”、“再燃”)引起发热。
, http://www.100md.com
    4 调补脏腑,功能康复

    外感热病过程,病邪自口鼻、“皮毛”由表入里损伤脏腑,如影响肺主气司呼吸、脾胃肠运化水谷,“后天之气”得不到补充;又因高热出汗或呕吐,腹泻伤津耗气,加重“元气”衰惫。因此,热病瘥后,邪去正虚,必须增强脏腑功能,调补气血津液,扶助元气。根据病人脏腑气血,虚损部位、程度可选择:如“热病瘥后,正气(心肺)虚损未复,精神萎顿,睡眠不稳,食欲不佳,舌红少津,脉虚无力”,用《温热经纬》加味三才汤(人参、元参、生地、麦冬、五味子)补气益肺,养心生脉;“瘥后,(肺、肾)气弱倦怠,动则气急,语声无力,语不接续”,治仿《温热经纬》集灵膏(人参、枸杞、天冬、麦冬、生地、熟地、淮牛膝,白蜜炼丸)摄肾补肺、滋阴益气;“病后,脾胃气虚,饮食不消,四肢无力,大便溏薄,甚或肢体浮肿,脉象虚弱,舌苔薄白,治以《局方》参苓白术散(人参,茯苓、白术、扁豆、山药、莲心、薏苡仁、砂仁、陈皮、神曲、大枣)健脾益胃,理气助消化;《伤寒论》“大病瘥后(心脾阳虚),喜睡,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人参、白术、茯苓、干姜)”补脾益气健心神;“瘥后,自汗、盗汗,虚象”宜用《温热经纬》清养补虚方药:如西洋参、生地、麦冬、黄连、甘草、小麦、百合、竹叶、茯苓、莲子心等药。此外,当归六黄汤、牡蛎散、玉屏风散之类固表敛汗、提高肺主气,外合皮毛,卫外抗邪功能,均可随证选用。
, http://www.100md.com
    5 防治并发症,后遗症,防止病残

    《温热经纬》“热疫为病,气血被其煎熬”应该指出,外感热病过程,除了外邪直接作用和损伤脏腑经络之外,还将人体的气血、津液灼伤形成“瘀”、“痰”,这些病理产物潴留于体内,转变为继发致病因素,加剧或产生新的病症(现代医学称之为并发症,后遗症),如在各种传染病中的继发性支气管肺炎,迁延为慢性咳喘;亦可由于变态反应的作用而出现与本病性质完全不同的并发症,如猩红热后的急性出血性肾小球肾炎;某些药物的副反应;有些疾病,如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乙型脑炎引起的失语、痴呆、瘫痪后遗症等等。因此外感热病瘥后,要对“并发症”“后遗症”有一个足够的认识和积极防治。如《疫证条辨》观察到“疫证瘥后,四肢浮肿。弗遂温补,宜清泄。”应用《伤寒论》“大病瘥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泄热利湿,软坚消肿;“瘥后怔忡、惊悸”选择《伤寒论》“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补心通脉;“疫证失治於前,热流下部,滞於经络,以致腰膝疼痛,甚者起不能立,卧不能动……必成废人,宜木 瓜、牛膝、续断、萆、黄柏、威灵仙疏通经络,坚筋强骨”随证施治。
, 百拇医药
    6 体会

    中医学在认识与外感热病作斗争中所积累的经验很丰富,相对能够运用于现代所说的“急性传染病”的防治。历史上,传染病是一类常见病、多发病,在临床医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近代,随着社会发展,人群卫生、健康水平提高;科技进步,抗菌药物应用,计划免疫预防接种,很多传染病,有的被消灭,有的被控制,传染病种类逐步减少,发病率明显下降。同时随着经济发展,医疗条件改善,传染病治愈率大大提高,其中也发挥了中医药明显优势和特长,尤其对某些病毒引起的疾病防治以及病后的康复。上述“瘥后调理”仅是举例。在具体应用过程,同样要遵循中医学“辨证论治”精髓,“同病异治”、“异病同治”,“随证施治”特点,并要充分发挥中医药、针灸、按摩,以及适用于自我锻炼的多种拳、操等健身活动的应用。

    (收稿日期:2003-09-13)

    作者单位:201800上海市嘉定区中医院

    (编辑 阳光), http://www.100md.com(庄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