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针灸并用治疗胃下垂83例辨析及治验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6424(2003)08-0728-02
胃下垂是指人体在站立位时,胃的下缘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到髂嵴连线以下,属西医影像学诊断范畴。目前,西医学对其发病原因尚无一致说法,仅在其发病机制上有些初步的认识,即认为与胃相关韧带的松弛有关。西医治疗也无确实可行的良方,一般多采用加强腹肌锻炼,加强营养和对症治疗为主,其疗效欠佳。以往中医的辨证多落入“中气不足”之俗套,笔者近年来在对该疾病的诊治过程中发现胃下垂的中医辨证分型不是划一的,根据不同的证候类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今将笔者近年来的临床治验略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来自我院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共83例。其中,男37例,女46例,年龄27~64岁,平均年龄47.6岁。全部病例均经过X线钡餐造影确诊。
, 百拇医药
1.2 辨证分型 根据患者所出现的症状及体征进行综合分析,本组病例基本可分为中气下陷型、脾肾阳虚型、胃阴亏虚型和肝胃不和型,具体如下:(1)中气下陷型:32例,占38.6%。主要症状: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偶见头晕目眩,食少纳呆,食后脘腹胀满重坠,纳后加重,形体消瘦,舌淡苔白,脉细弱无力。(2)脾肾阳虚型:25例,占30.1%。主要症状:面色淡白,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腹部坠胀疼痛,腹泻,纳少,形体消瘦,舌淡苔白,脉沉弱。(3)胃阴亏虚型:17例,占20.5%。主要症状:面色微红,唇干而红,脘腹胀满, 口干苦,口渴思饮,大便干,舌红苔黄少而干,脉细数。(4)肝胃不和型:9例,占10.8%。主要症状:脘腹胀满,两胁胀满不适,伴呃逆嗳气,胃中嘈杂泛酸,苔黄腻,脉弦数。
1.3 治疗方法
1.3.1 中气下陷型 中药以补益中气为主,处方:补中益气丸加减:黄芪30g,白术10g,当归10g,陈皮6g,升麻10g,柴胡9g,云苓9g,党参12g,枳壳6g;针灸处方:脾俞、胃俞、足三里、气海、百会;针法:百会用灸法,余均用补法。
, 百拇医药
1.3.2 脾肾阳虚型 中药以温补肾阳为主,处方:右归丸加减:熟地15g,山药10g,山茱萸10g,枸杞子15g,菟丝子10g,鹿角霜6g,杜仲10g,肉桂6g,制附子6g(先煎),干姜10g,五味子9g,甘草6g;针灸处方:脾俞、肾俞、关元、命门、足三里;针法:均用温针灸。
1.3.3 胃阴亏虚型 中药以养阴益胃为主,处方:益胃汤加减:沙参15g,麦冬10g,生地10g,玉竹10g,郁金10g,柴胡12g,当归10g,黄芪20g,甘草6g;针灸处方:中脘、脾俞、内关、足三里;针法:均用补法。
1.3.4 肝胃不和型 中药以疏肝和胃为主,处方: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减:柴胡15g,枳壳10g,陈皮10g,川芎10g,香附9g,生白芍12g,黄连10g,吴茱萸6g,甘草10g;针灸处方:太冲、足三里、内庭、中脘、内关;针法:太冲、内庭用泻法,余均用补法。
1.4 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体征均消失,X线检查恢复正常范围。临床治愈:症状、体征均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X线检查较前有所恢复。好转:症状、体征均减轻,X线检查较前有所恢复。
, http://www.100md.com
2 治疗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采用中药针灸结合治疗,中药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每服10剂,休息5~7天或隔日1剂。针灸治疗,每日1次,每治疗5次休息2天,治疗4周后,隔日1次,每周3次。针灸中药均在治疗半年后观察,再经半年后随访。其中治愈5例(6%),临床治愈47例(56.6%),好转31例(37.3%),总有效率为100%,分型疗效见表1。
表1 疗效统计略
3 小结
胃下垂目前现代医学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往中医针灸治疗多局限于“中气下陷”的认识,其疗效亦欠满意。笔者通过对该组病例辨治发现,胃下垂与中医学中的“胃缓”、“腹胀”、“腹泻”等病相似,其辨证分型大体可分为上述四型,采用不同的方药及针灸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治疗效果表显示,中药针灸对临床较多见的中气下陷型及脾肾阳虚型疗效较好。这两组病例在辨证选方用药的同时,根据针灸“陷下则灸之”、“寒者热之”的理论,采用灸法,尤其是脾肾阳虚型,重用灸法,临床症状改善快捷而明显。在本组所有病例的临床实践中发现脾肾阳虚型,病程较中气下陷型更长,且该组部分病例是由中气下陷型转化而来,但笔者在中气下陷组的治疗中尚无发生转化者,从而亦说明中气下陷组的治疗是成功的。而胃阴亏虚型疗效一般,且从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现,此型患者针灸效果欠佳。肝胃不和型患者则相对较少,疗效尚可。
作者单位:1 030024山西省太原市红十字普济医院
2 030006山西省针灸研究所
(收稿日期:2003-09-05)
(编辑 洋洋), 百拇医药(刘越清)
胃下垂是指人体在站立位时,胃的下缘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到髂嵴连线以下,属西医影像学诊断范畴。目前,西医学对其发病原因尚无一致说法,仅在其发病机制上有些初步的认识,即认为与胃相关韧带的松弛有关。西医治疗也无确实可行的良方,一般多采用加强腹肌锻炼,加强营养和对症治疗为主,其疗效欠佳。以往中医的辨证多落入“中气不足”之俗套,笔者近年来在对该疾病的诊治过程中发现胃下垂的中医辨证分型不是划一的,根据不同的证候类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今将笔者近年来的临床治验略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来自我院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共83例。其中,男37例,女46例,年龄27~64岁,平均年龄47.6岁。全部病例均经过X线钡餐造影确诊。
, 百拇医药
1.2 辨证分型 根据患者所出现的症状及体征进行综合分析,本组病例基本可分为中气下陷型、脾肾阳虚型、胃阴亏虚型和肝胃不和型,具体如下:(1)中气下陷型:32例,占38.6%。主要症状: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偶见头晕目眩,食少纳呆,食后脘腹胀满重坠,纳后加重,形体消瘦,舌淡苔白,脉细弱无力。(2)脾肾阳虚型:25例,占30.1%。主要症状:面色淡白,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腹部坠胀疼痛,腹泻,纳少,形体消瘦,舌淡苔白,脉沉弱。(3)胃阴亏虚型:17例,占20.5%。主要症状:面色微红,唇干而红,脘腹胀满, 口干苦,口渴思饮,大便干,舌红苔黄少而干,脉细数。(4)肝胃不和型:9例,占10.8%。主要症状:脘腹胀满,两胁胀满不适,伴呃逆嗳气,胃中嘈杂泛酸,苔黄腻,脉弦数。
1.3 治疗方法
1.3.1 中气下陷型 中药以补益中气为主,处方:补中益气丸加减:黄芪30g,白术10g,当归10g,陈皮6g,升麻10g,柴胡9g,云苓9g,党参12g,枳壳6g;针灸处方:脾俞、胃俞、足三里、气海、百会;针法:百会用灸法,余均用补法。
, 百拇医药
1.3.2 脾肾阳虚型 中药以温补肾阳为主,处方:右归丸加减:熟地15g,山药10g,山茱萸10g,枸杞子15g,菟丝子10g,鹿角霜6g,杜仲10g,肉桂6g,制附子6g(先煎),干姜10g,五味子9g,甘草6g;针灸处方:脾俞、肾俞、关元、命门、足三里;针法:均用温针灸。
1.3.3 胃阴亏虚型 中药以养阴益胃为主,处方:益胃汤加减:沙参15g,麦冬10g,生地10g,玉竹10g,郁金10g,柴胡12g,当归10g,黄芪20g,甘草6g;针灸处方:中脘、脾俞、内关、足三里;针法:均用补法。
1.3.4 肝胃不和型 中药以疏肝和胃为主,处方: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减:柴胡15g,枳壳10g,陈皮10g,川芎10g,香附9g,生白芍12g,黄连10g,吴茱萸6g,甘草10g;针灸处方:太冲、足三里、内庭、中脘、内关;针法:太冲、内庭用泻法,余均用补法。
1.4 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体征均消失,X线检查恢复正常范围。临床治愈:症状、体征均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X线检查较前有所恢复。好转:症状、体征均减轻,X线检查较前有所恢复。
, http://www.100md.com
2 治疗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采用中药针灸结合治疗,中药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每服10剂,休息5~7天或隔日1剂。针灸治疗,每日1次,每治疗5次休息2天,治疗4周后,隔日1次,每周3次。针灸中药均在治疗半年后观察,再经半年后随访。其中治愈5例(6%),临床治愈47例(56.6%),好转31例(37.3%),总有效率为100%,分型疗效见表1。
表1 疗效统计略
3 小结
胃下垂目前现代医学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往中医针灸治疗多局限于“中气下陷”的认识,其疗效亦欠满意。笔者通过对该组病例辨治发现,胃下垂与中医学中的“胃缓”、“腹胀”、“腹泻”等病相似,其辨证分型大体可分为上述四型,采用不同的方药及针灸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治疗效果表显示,中药针灸对临床较多见的中气下陷型及脾肾阳虚型疗效较好。这两组病例在辨证选方用药的同时,根据针灸“陷下则灸之”、“寒者热之”的理论,采用灸法,尤其是脾肾阳虚型,重用灸法,临床症状改善快捷而明显。在本组所有病例的临床实践中发现脾肾阳虚型,病程较中气下陷型更长,且该组部分病例是由中气下陷型转化而来,但笔者在中气下陷组的治疗中尚无发生转化者,从而亦说明中气下陷组的治疗是成功的。而胃阴亏虚型疗效一般,且从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现,此型患者针灸效果欠佳。肝胃不和型患者则相对较少,疗效尚可。
作者单位:1 030024山西省太原市红十字普济医院
2 030006山西省针灸研究所
(收稿日期:2003-09-05)
(编辑 洋洋), 百拇医药(刘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