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 2003年第7期
编号:10398264
颌下腺放线菌病1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3年第7期
     【文献标识码】 D 【文章编号】 1726-7587(2003)09-0779-01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40岁,因左侧颌下反复肿胀4个月,近1个月加重收入院。查体:左侧颌下区弥漫性肿胀,皮肤表面呈棕红色、皮温不高,触诊质地硬,周围边界不清、有压痛,开口型、口度正常,口内见左侧颌下腺导管开口处无红肿。实验室检查:WBC18.6×10 9 /L,RBC4.70×10 12 /L,Hb153g/L,PLT63×10 9 /L。入院后消炎治疗1周后,左侧颌下区肿胀局限,压痛减轻,故行左侧颌下腺切除术,术后病理报为:左颌下腺放线菌病,术后2周患者痊愈出院。

    2 讨论

    涎腺放线菌病是由放线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肉芽肿性 疾病,是一种涎腺特异性感染,临床少见。多见于腮腺,主要是Wolff-Israel型放线菌所致,此菌为革兰阳性的非抗酸性、无芽胞的厌氧性丝状杆菌,存在于人口腔正常菌群中,常在菌斑中、牙龈周围及扁桃体等部位发现该菌。健康人对放线菌有一定的抵抗力,当人体抵抗力降低或被其他细菌分泌的酶所激活时就侵入组织。涎腺放线菌病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及细菌学检查,组织呈板状硬,多发性脓肿或瘘孔,从脓肿或瘘孔排出的脓液中可获得硫磺颗粒,涂片发现革兰阳性呈放射状的菌丝,但当疾病早期不出现以上特征性改变时,则确诊较困难。青霉素族药物对该病治疗效果最佳。因此,当临床怀疑本病时可用大剂量青霉素静脉点滴,如肿胀明显消退,则可诊断本病。

    作者单位:132001吉林市中心医院口腔科

    (收稿日期:2003-09-08)

    (编辑 刘娜), 百拇医药(曲长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