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吸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应用于老年患者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0-6115(2003)11-1010-02
我院自1998年开始,将静吸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应用于老年患者胆囊切除手术患者,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老年患者60例,男29例,女31例,年龄62~78岁,全部为择期胆囊切除手术,手术时间40~110min。随机分为静吸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观察组)和单纯静吸全麻组(对照组),每组30例。
1.2 麻醉方法 术前30min肌注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入室后开放静脉通道,按10~15ml·kg -1 ·h -1 补液速度静脉滴注复方氯化钠溶液。用惠普(HP78352C型)多参数监护仪连续监测ECG、HR、BP、R、SpO 2 。观察组于T 8~9 行常规硬膜外穿刺并向头端置管3cm,平卧后注入2%利多卡因4ml,5min后采用针刺测痛法确认出现节段性硬膜外阻滞平面,并排除全脊髓麻醉后,分1~2次给予0.75%布比卡因8~13ml。全麻诱导先后静注芬太尼2~4μg/kg,氟哌啶0.08~0.1mg/kg,依托咪酯0.3~0.4mg/kg,琥珀胆碱1~1.5mg/kg。气管插管后用北美Dragar2B型麻醉机行机械通气。间断静注芬太尼、维库溴铵和持续吸入0.5%~2%安氟醚维持麻醉。呼吸频率12bpm,潮气量8~10ml/kg。关腹时停止全麻给药。术毕待病人自然苏醒,呼之睁眼,咳 嗽、吞咽反射灵敏,定向认知能力和自主呼吸恢复良好,呼吸空气10min,SpO 2 持续保持在95%以上,拔除气管导管。对照组不施行硬膜外阻滞,全麻过程同观察组。麻醉期间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者,适量补液纠正,必要时给予麻黄碱和阿托品。
, 百拇医药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ˉx±s)表示,组内不同时点与麻醉前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用团体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及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观察组在注入试验剂量利多卡因5min后,MAP和HR无明显改变。两组全麻诱导后均可见MAP下降和HR减慢,与麻醉前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在插管即刻和切皮两个时点MAP和HR均明显增加,在探查胆囊时则出现反向变化,与观察组和麻醉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观察组的MAP和HR在上述的三个时点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麻醉苏醒过程平稳,无躁动、呕吐等反应。对照组9例出现躁动现象,2例术后24h出现左心衰,经处理纠正。
表1 两组麻醉手术期间各时点MAP和HR变化的比较 略
, 百拇医药
3 讨论
麻醉和手术操作对机体是一种伤害性刺激。单一使用静吸全麻时,气管插管、拔管和手术牵拉内脏均可导致机体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使交感神经兴奋和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血浆肾上腺素、皮质醇以及血糖浓度增加,从而导致血压、血糖升高和心率增快,对原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的老年患者极为不利 [1] 。而手术牵拉胆囊时又可引起胆心反射,导致血压下降和心动过缓,严重者心跳骤停。复合硬膜外阻滞后既可阻断手术刺激向中枢传导,从而使应激反应明显减轻,循环功能比较稳定,有助于减少心肌氧耗,改善心肌供血;又有充分利用硬膜外麻醉止痛、肌松完善和效果确切的优势,减少全麻药种类和用量,使得患者术毕及时 清醒和早期拔管。此外,连硬导管可根据需要保留用于PCEA,减轻和消除由疼痛引发的术后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循环系统并发症;有利于早期咳嗽排痰,提高呼吸效率,改善肺功能,减少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提高康复质量 [2] 。因此,本研究认为,静吸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是老年患者胆囊切除手术较好的麻醉选择。
参考文献
1 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852-861.
2 王忠义.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在50例胸腔手术中的应用体会.中华医药杂志,2002,2:521.
作者单位: 434001 湖北省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麻醉科
(收稿日期:2003-06-17)
(编辑 秋实), http://www.100md.com(盛传洪)
我院自1998年开始,将静吸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应用于老年患者胆囊切除手术患者,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老年患者60例,男29例,女31例,年龄62~78岁,全部为择期胆囊切除手术,手术时间40~110min。随机分为静吸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观察组)和单纯静吸全麻组(对照组),每组30例。
1.2 麻醉方法 术前30min肌注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入室后开放静脉通道,按10~15ml·kg -1 ·h -1 补液速度静脉滴注复方氯化钠溶液。用惠普(HP78352C型)多参数监护仪连续监测ECG、HR、BP、R、SpO 2 。观察组于T 8~9 行常规硬膜外穿刺并向头端置管3cm,平卧后注入2%利多卡因4ml,5min后采用针刺测痛法确认出现节段性硬膜外阻滞平面,并排除全脊髓麻醉后,分1~2次给予0.75%布比卡因8~13ml。全麻诱导先后静注芬太尼2~4μg/kg,氟哌啶0.08~0.1mg/kg,依托咪酯0.3~0.4mg/kg,琥珀胆碱1~1.5mg/kg。气管插管后用北美Dragar2B型麻醉机行机械通气。间断静注芬太尼、维库溴铵和持续吸入0.5%~2%安氟醚维持麻醉。呼吸频率12bpm,潮气量8~10ml/kg。关腹时停止全麻给药。术毕待病人自然苏醒,呼之睁眼,咳 嗽、吞咽反射灵敏,定向认知能力和自主呼吸恢复良好,呼吸空气10min,SpO 2 持续保持在95%以上,拔除气管导管。对照组不施行硬膜外阻滞,全麻过程同观察组。麻醉期间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者,适量补液纠正,必要时给予麻黄碱和阿托品。
, 百拇医药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ˉx±s)表示,组内不同时点与麻醉前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用团体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及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观察组在注入试验剂量利多卡因5min后,MAP和HR无明显改变。两组全麻诱导后均可见MAP下降和HR减慢,与麻醉前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在插管即刻和切皮两个时点MAP和HR均明显增加,在探查胆囊时则出现反向变化,与观察组和麻醉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观察组的MAP和HR在上述的三个时点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麻醉苏醒过程平稳,无躁动、呕吐等反应。对照组9例出现躁动现象,2例术后24h出现左心衰,经处理纠正。
表1 两组麻醉手术期间各时点MAP和HR变化的比较 略
, 百拇医药
3 讨论
麻醉和手术操作对机体是一种伤害性刺激。单一使用静吸全麻时,气管插管、拔管和手术牵拉内脏均可导致机体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使交感神经兴奋和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血浆肾上腺素、皮质醇以及血糖浓度增加,从而导致血压、血糖升高和心率增快,对原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的老年患者极为不利 [1] 。而手术牵拉胆囊时又可引起胆心反射,导致血压下降和心动过缓,严重者心跳骤停。复合硬膜外阻滞后既可阻断手术刺激向中枢传导,从而使应激反应明显减轻,循环功能比较稳定,有助于减少心肌氧耗,改善心肌供血;又有充分利用硬膜外麻醉止痛、肌松完善和效果确切的优势,减少全麻药种类和用量,使得患者术毕及时 清醒和早期拔管。此外,连硬导管可根据需要保留用于PCEA,减轻和消除由疼痛引发的术后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循环系统并发症;有利于早期咳嗽排痰,提高呼吸效率,改善肺功能,减少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提高康复质量 [2] 。因此,本研究认为,静吸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是老年患者胆囊切除手术较好的麻醉选择。
参考文献
1 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852-861.
2 王忠义.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在50例胸腔手术中的应用体会.中华医药杂志,2002,2:521.
作者单位: 434001 湖北省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麻醉科
(收稿日期:2003-06-17)
(编辑 秋实), http://www.100md.com(盛传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