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监测价值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7587(2003)11-1032-02
多数作者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细胞学改变认识基本一致,即以嗜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主的混合性细胞反应为主 [1~3] 。但应用脑脊液细胞学检查,作为对结核性脑膜炎的病情转归和疗效判定进行动态监测的客观指标,尚未引起临床医师的足够重视。笔者近年应用粟氏微型细胞沉淀室法,对46例结核性脑膜炎病人进行了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的动态监测,现将结果分析讨论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为1998~2002年本院住院治疗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共46例,男20例,女26例。年龄17~65岁。按病变主要累及部位不同,46例结脑患者共分3个亚型,即单纯脑膜炎型(12例),脑膜脑炎型(32例),脑膜炎并脑积水型(2例)。46例中有40例在发病后半个月内入院,6例在病后2个月内入院。入院前均未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
, http://www.100md.com
1.2 临床特点 38例病人无明确结核接触史,3例其父或母有肺结核史,5例病人原有肺结核并经胸片证实。全部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头痛、恶心呕吐。2例病人双眼视力减退。46例病人均进行了脑脊液墨汁及抗酸染色1~3次,未找到新型隐球菌及抗酸杆菌。初次腰穿脑脊液压力均高于200mmH 2 O,最高达450mmH 2 O。
1.3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方法 取新鲜脑脊液1ml,按粟氏法同时制2个标本片,行MGG染色,在光镜下行细胞分类和计数。在治疗前、治疗后第1、2、3、4、6周末6个不同时点动态观察脑脊液细胞变化。转入稳定期后(体温正常,头痛消失),每个月做腰穿一次,根据脑脊液细胞学变化,调整抗结核药物剂量和种类。
2 结果
抗结核药物治疗前后结脑患者脑脊液细胞学变化,见表1。
, 百拇医药 表1 抗结核药物治疗前后结脑患者脑脊液细胞学变化 (略)
表1提示:不同病期患者的脑脊液细胞反应类型不同,急性期多为混合型细胞反应(40/46),其中38/46的患者又以嗜中性粒细胞为主,恢复期以转化型淋巴细胞反应为主(42/46)。其混合细胞学反应发生好转改变多数在治疗后的第4周以后,治疗后第6周各临床亚型的好转率分别为:单纯脑膜炎型91.67%,脑膜脑炎型46.88%,脑膜炎合并脑积水型50%。后两者疗效较单纯脑膜炎型差。
3 讨论
笔者应用粟氏微型细胞沉淀室法,对46例结脑病人进行了临床动态监测,发现脑脊液细胞学检查作为对结脑病人的病情转归、疗效判断、抗结核药物种类和剂量调整的客观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本组8例病人临床症状缓解时,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由入院时的嗜中性粒细胞为主转变为淋巴、嗜中性粒细胞为主的混合性细胞反应,提示病情并未明显趋于稳定,患者要求出院。半个月后因受凉再次出现发热、头痛、呕吐,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又呈现以嗜中性粒细胞为主的混合型细胞反应,提示病情复发,经加大抗结核药剂量后逐渐好转。2例出院时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未恢复正常,出院后未坚持系统治疗,3个月后出现头痛、发呆、复视、有时小便溺裤,再次就诊,腰穿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呈现以嗜中性粒细胞、转化型淋巴细胞为主的混合型细胞反应,提示病灶活动,治疗不力,头颅CT检查显示幕上脑室系统对称性扩大,诊断为结脑合并脑积水。36例病人出院时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均呈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细胞学反应,遵医嘱规律用药,每个月复查1次脑脊液细胞学,随细胞学的变化而增减药物和调整用法,10例3个月,20例6个月,6例12个月脑脊液细胞学恢复正常,随后停药,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 百拇医药
不少研究发现结核在恢复期或慢性期,若再度出现大量嗜中性粒细胞时提示病情加重或复发。随着临床症状的改善和疗效的出现,脑脊液便会出现转化型淋巴细胞反应,这种Rheu氏交叉现象与本组46例脑脊液细胞学的动态监测结果一致。
结脑治疗周期长,当脑脊液生化和常规正常而细胞学检查尚未恢复正常时,仍应继续治疗。每位病人用药时间的长短,应根据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所见而定。本组病人除2例外均获理想疗效,与依赖于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的动态监测而指导临床用药有关。故脑脊液细胞学动态检查,作为对结脑病情转归、疗效判断、指导临床用药等方面的重要参考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粟秀初.实用脑脊液细胞学彩色图谱.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8,14-18.
2 侯熙德.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的研究.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1984,10(5):218.
3 余秉真,杨凤兰.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及临床意义.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9,15(4):230-231.
作者单位:457000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收稿日期:2003-09-30)
(编辑 刘娜), 百拇医药(牛好敏)
多数作者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细胞学改变认识基本一致,即以嗜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主的混合性细胞反应为主 [1~3] 。但应用脑脊液细胞学检查,作为对结核性脑膜炎的病情转归和疗效判定进行动态监测的客观指标,尚未引起临床医师的足够重视。笔者近年应用粟氏微型细胞沉淀室法,对46例结核性脑膜炎病人进行了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的动态监测,现将结果分析讨论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为1998~2002年本院住院治疗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共46例,男20例,女26例。年龄17~65岁。按病变主要累及部位不同,46例结脑患者共分3个亚型,即单纯脑膜炎型(12例),脑膜脑炎型(32例),脑膜炎并脑积水型(2例)。46例中有40例在发病后半个月内入院,6例在病后2个月内入院。入院前均未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
, http://www.100md.com
1.2 临床特点 38例病人无明确结核接触史,3例其父或母有肺结核史,5例病人原有肺结核并经胸片证实。全部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头痛、恶心呕吐。2例病人双眼视力减退。46例病人均进行了脑脊液墨汁及抗酸染色1~3次,未找到新型隐球菌及抗酸杆菌。初次腰穿脑脊液压力均高于200mmH 2 O,最高达450mmH 2 O。
1.3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方法 取新鲜脑脊液1ml,按粟氏法同时制2个标本片,行MGG染色,在光镜下行细胞分类和计数。在治疗前、治疗后第1、2、3、4、6周末6个不同时点动态观察脑脊液细胞变化。转入稳定期后(体温正常,头痛消失),每个月做腰穿一次,根据脑脊液细胞学变化,调整抗结核药物剂量和种类。
2 结果
抗结核药物治疗前后结脑患者脑脊液细胞学变化,见表1。
, 百拇医药 表1 抗结核药物治疗前后结脑患者脑脊液细胞学变化 (略)
表1提示:不同病期患者的脑脊液细胞反应类型不同,急性期多为混合型细胞反应(40/46),其中38/46的患者又以嗜中性粒细胞为主,恢复期以转化型淋巴细胞反应为主(42/46)。其混合细胞学反应发生好转改变多数在治疗后的第4周以后,治疗后第6周各临床亚型的好转率分别为:单纯脑膜炎型91.67%,脑膜脑炎型46.88%,脑膜炎合并脑积水型50%。后两者疗效较单纯脑膜炎型差。
3 讨论
笔者应用粟氏微型细胞沉淀室法,对46例结脑病人进行了临床动态监测,发现脑脊液细胞学检查作为对结脑病人的病情转归、疗效判断、抗结核药物种类和剂量调整的客观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本组8例病人临床症状缓解时,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由入院时的嗜中性粒细胞为主转变为淋巴、嗜中性粒细胞为主的混合性细胞反应,提示病情并未明显趋于稳定,患者要求出院。半个月后因受凉再次出现发热、头痛、呕吐,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又呈现以嗜中性粒细胞为主的混合型细胞反应,提示病情复发,经加大抗结核药剂量后逐渐好转。2例出院时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未恢复正常,出院后未坚持系统治疗,3个月后出现头痛、发呆、复视、有时小便溺裤,再次就诊,腰穿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呈现以嗜中性粒细胞、转化型淋巴细胞为主的混合型细胞反应,提示病灶活动,治疗不力,头颅CT检查显示幕上脑室系统对称性扩大,诊断为结脑合并脑积水。36例病人出院时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均呈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细胞学反应,遵医嘱规律用药,每个月复查1次脑脊液细胞学,随细胞学的变化而增减药物和调整用法,10例3个月,20例6个月,6例12个月脑脊液细胞学恢复正常,随后停药,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 百拇医药
不少研究发现结核在恢复期或慢性期,若再度出现大量嗜中性粒细胞时提示病情加重或复发。随着临床症状的改善和疗效的出现,脑脊液便会出现转化型淋巴细胞反应,这种Rheu氏交叉现象与本组46例脑脊液细胞学的动态监测结果一致。
结脑治疗周期长,当脑脊液生化和常规正常而细胞学检查尚未恢复正常时,仍应继续治疗。每位病人用药时间的长短,应根据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所见而定。本组病人除2例外均获理想疗效,与依赖于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的动态监测而指导临床用药有关。故脑脊液细胞学动态检查,作为对结脑病情转归、疗效判断、指导临床用药等方面的重要参考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粟秀初.实用脑脊液细胞学彩色图谱.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8,14-18.
2 侯熙德.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的研究.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1984,10(5):218.
3 余秉真,杨凤兰.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及临床意义.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9,15(4):230-231.
作者单位:457000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收稿日期:2003-09-30)
(编辑 刘娜), 百拇医药(牛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