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 2003年第6期
编号:10398756
3例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3年第6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9-6614(2003)06-0548-01

    一年一次的孕产妇死亡评审会于2002年1月25日在市妇儿医院召开。全市各医疗单位妇产科专家和妇幼保健工作者20余人出席会议。会上对我市2001年发生的3例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了回顾,各专家对每1例孕产妇死亡的原因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推理,现将评审情况介绍如下。

    1 病历资料

    2001年全市活产数为23102例,孕产妇死亡3例,死亡率为0.13%;1例为羊水栓塞,1例为急性重症肝炎,另1例为肺栓塞。通过专家认真评审,认为3例死亡的孕产妇中,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1例,占33.3%;不可避免死亡2例,占66.6%。计划内妊娠2例,占66.6%;计划外妊娠1例,占33.3%。死亡在县级医院1例,占33.3%;死亡在市级医院2例,占66.6%。

    2 讨论
, 百拇医药
    2.1 死亡原因分析 (1)近几年我市孕产妇死亡率逐年下降,但个别医院产科质量有待提高。由于经济利益驱动,只追求多接产往往忽略产科质量。今年有1例产妇在县级医院分娩,产程进展在正常范围内,产妇及家属急于结束分娩,医务人员使用催产素不当,致使产程过快,发生羊水栓塞导致患者死亡。(2)医务人员应加强责任心。有1例产妇剖宫产术后一直卧床,医务人员虽多次宣传应在术后尽早离床活动,但产妇及家属由于观念陈旧,担心活动过早会患病,医务人员指导不到位,该产妇术后44h才离床活动,当时出现肺栓塞死亡。(3)由于经济困难,有位产妇没有建孕册也没有定期到医疗保健部门做产前检查。该孕妇是流动人口,计划外妊娠,致使保健部门未能及时发现,直至孕36周时出现黄疸才到医院检查,诊断为急性重症肝炎。虽经过医院积极抢救但没能起死回生,终在发病后62h死亡。

    2.2 建议 (1)2001年3例孕产妇死亡均发生在县级以上医疗单位,与往年孕产妇死亡多发生在县级以下医疗单位截然不同,其原因主要来自逐步取消家庭接生员后,住院分娩率的提高,也说明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提示我们需要提高医院的产科质量,加强对助产单位的产科质量检查与验收。防止超能力服务。(2)由于追求经济效益,剖宫产率逐年上升,盲目放宽剖宫产指征,带来了诸多弊端,如出现医源性羊水栓塞及肺栓塞。因此,各医疗单位要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控制剖宫产率。同时加强医务人员责任心,加强护理,指导到位。(3)各医疗单位要规范使用催产素,坚决杜绝滥用催产素。对催产素使用问题,上级行政部门应定期检查,及时通报,对违反催产素使用规范者,要严厉批评,造成不良后果的,予以处罚。(4)有关部门应抓好流动人口孕妇管理及计划外妊娠的管理。各保健部门要与计划生育部门协调,掌握本辖区流动人口的情况,及时发现计划外妊娠,管理好这部分人群,降低孕产妇死亡率。(5)各级保健部门应加强宣传力度,提高人民群众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接受妇女保健服务。对经济困难的孕妇,在检查及分娩中,可考虑费用减免。(6)加强各级妇幼保健人员的培训,推广新知识、新技术,提高抢救水平及应急能力。建立健全孕产妇抢救绿色通道,成立三级抢救小组(市、县区、乡镇),形成三级抢救网络,保证交通工具,为抢救工作赢得时间。

    (收稿日期:2003-03-07) (编辑 一坤), 百拇医药(祝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