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认识肿瘤患者血型变异的问题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7587(2003)11-1033-01
肿瘤的治疗已从手术向化疗、放疗和免疫等综合性治疗发展,治疗过程常常需要输血等支持疗法。开始输注同型血时无反应,但在以后的输血配血时,即有部分肿瘤患者血型发现变异,而导致定型困难。本院在输血配血过程中,曾经也遇过几例,并送省血液中心作进一步鉴定。为此,笔者对肿瘤患者血型变异的问题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例1,男,28岁,2002年3月开始出现乏力,面色苍白,活动后心慌,头晕,鼻出血等,经血象、骨髓象及细胞化学染色等检查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化验:Hb56g/L,RBC2.3×10 12 /L,PLT29×10 9 /L,WBC5.0×10 9 /L,申请输血,血型A型,RhD(+)。住院期间共输注红细胞悬液10U,机采血小板3次共30U,无不良反应,化疗、放疗后病情缓解。同年12月患者再次入院申请输血,血型正定型O型,反定型A型,患者红细胞与抗-A、抗-B和抗-AB均不凝集,患者血清与A型红细胞和O型红细胞均不凝集,而与B型红细胞发生凝集,提示患者血清中有抗-B,无抗-A。为进一步确认,将抗-A、抗-B分别与盐水洗涤的患者红细胞混合,进行吸收放散实验。结果提示,患者为A型,且A抗原减弱。
, 百拇医药
例2,女,72岁,2000年3月腹胀、厌油、巩膜黄染、低热37.5℃~37.8℃,右肩背部持续胀痛1月余,体重下降10kg,腹部CT确诊为原发性肝癌,住院期间因上消化道出血,血型定型AB,输AB型红细胞悬液4U,输血后无不良反应,病情稳定后出院。同年11月因大量呕血急症入院,申请输血时血型定型为B型,因病情危急,立即输注O型洗涤红细胞,后经吸收放散实验确认为AB型,为A抗原减弱。
例3,男,62岁,2001年3月贫血,胸骨痛,X线片显示多发性原形溶骨现象,经查IgM1.29g/L,IgG27.5g/L,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MM),血型正定型为A型,反定型为AB型,经吸收放散实验确认为A型,是患者抗-B抗体减弱导致正反定型不一致。
2 讨论
肿瘤患者经手术治疗后,为控制复发或转移,多数患者需进一步治疗,其治疗方法以化疗或放疗为主。巩固性治 疗毒副反应主要是表现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及肝功能损害等。相应引起红细胞脆性增加,寿命缩短,血型抗原可能减弱,且发生血型变异。陈忠等 [1] 报道,白血病患者发生血型变异,由于H转移酶缺失和合成受抑制,致使血型抗原减弱,另外患白血病时,白细胞病理性增加,成熟红细胞减少,并发生红细胞形状改变,也可使血型抗原减弱。陈文明等 [2] 报道,多发性骨髓瘤(MM)的患者血型变异是由于起源于B细胞的恶性肿瘤使患者骨髓基质的生长能力增强,破骨细胞活性也增强,使MM的骨髓循环中通过表达黏附因子及其配体,捕捉循环的B细胞克隆并促进生长和终末分化,通过细胞因子的连续反应,促进B细胞克隆和扩增,并增强破骨细胞的活性。由于造成免疫球蛋白的合成不足,导致各血型抗体减少,且不能凝集标准血细胞试剂,即出现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现象。以上资料均表明血型变异原因与造血器官有密切关系。肿瘤在治疗过程给输血配血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此,要提高认识并进行血型血清学的试验,确保定型准确,输血安全。
, 百拇医药
化疗后肿瘤患者因为血色素、白细胞、血小板、蛋白等很低,需反复、大量输注成分血,将刺激机体产生抗体,这也是导致正反血型不一的原因。并可通过抗体筛查、鉴定以明确原因。
恶性肿瘤的输血问题:恶性肿瘤术后治疗以化疗、放疗为主,大剂量打击易引起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甚至由于患者体质差而无法进行治疗。输血是重要的辅助手段,唐德钧等[3] 报道,全血中的白细胞和血液储存中产生的可溶性生物介质,掺入同种输血过程中的免疫抑制,可使患者免疫监控能力下降,易复发,影响5年存活率,所以肿瘤患者应有针对性的选择少白细胞的血液成分,采用滤除白细胞的成分血效果更好。我院临床上的应用成分输血有:红细胞输注、血小板输注、粒细胞输注和血浆成分输注等,经严格掌握适应证而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忠,徐秀玉.白血病引起血型抗原减弱若干问题探讨.中华血液学杂志,1986,7(8):457.
2 陈文明.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粘附因子的表达及其意义.国外医学血液及输血分册,1999,22(4):263.
3 唐德钧,付涌水,田兆嵩.输血与免疫抑制.中国输血杂志,2002,15(2):148.
作者单位:350014福建省肿瘤医院血库
(收稿日期:2003-09-26)
(编辑 刘娜), 百拇医药(刘燕玉)
肿瘤的治疗已从手术向化疗、放疗和免疫等综合性治疗发展,治疗过程常常需要输血等支持疗法。开始输注同型血时无反应,但在以后的输血配血时,即有部分肿瘤患者血型发现变异,而导致定型困难。本院在输血配血过程中,曾经也遇过几例,并送省血液中心作进一步鉴定。为此,笔者对肿瘤患者血型变异的问题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例1,男,28岁,2002年3月开始出现乏力,面色苍白,活动后心慌,头晕,鼻出血等,经血象、骨髓象及细胞化学染色等检查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化验:Hb56g/L,RBC2.3×10 12 /L,PLT29×10 9 /L,WBC5.0×10 9 /L,申请输血,血型A型,RhD(+)。住院期间共输注红细胞悬液10U,机采血小板3次共30U,无不良反应,化疗、放疗后病情缓解。同年12月患者再次入院申请输血,血型正定型O型,反定型A型,患者红细胞与抗-A、抗-B和抗-AB均不凝集,患者血清与A型红细胞和O型红细胞均不凝集,而与B型红细胞发生凝集,提示患者血清中有抗-B,无抗-A。为进一步确认,将抗-A、抗-B分别与盐水洗涤的患者红细胞混合,进行吸收放散实验。结果提示,患者为A型,且A抗原减弱。
, 百拇医药
例2,女,72岁,2000年3月腹胀、厌油、巩膜黄染、低热37.5℃~37.8℃,右肩背部持续胀痛1月余,体重下降10kg,腹部CT确诊为原发性肝癌,住院期间因上消化道出血,血型定型AB,输AB型红细胞悬液4U,输血后无不良反应,病情稳定后出院。同年11月因大量呕血急症入院,申请输血时血型定型为B型,因病情危急,立即输注O型洗涤红细胞,后经吸收放散实验确认为AB型,为A抗原减弱。
例3,男,62岁,2001年3月贫血,胸骨痛,X线片显示多发性原形溶骨现象,经查IgM1.29g/L,IgG27.5g/L,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MM),血型正定型为A型,反定型为AB型,经吸收放散实验确认为A型,是患者抗-B抗体减弱导致正反定型不一致。
2 讨论
肿瘤患者经手术治疗后,为控制复发或转移,多数患者需进一步治疗,其治疗方法以化疗或放疗为主。巩固性治 疗毒副反应主要是表现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及肝功能损害等。相应引起红细胞脆性增加,寿命缩短,血型抗原可能减弱,且发生血型变异。陈忠等 [1] 报道,白血病患者发生血型变异,由于H转移酶缺失和合成受抑制,致使血型抗原减弱,另外患白血病时,白细胞病理性增加,成熟红细胞减少,并发生红细胞形状改变,也可使血型抗原减弱。陈文明等 [2] 报道,多发性骨髓瘤(MM)的患者血型变异是由于起源于B细胞的恶性肿瘤使患者骨髓基质的生长能力增强,破骨细胞活性也增强,使MM的骨髓循环中通过表达黏附因子及其配体,捕捉循环的B细胞克隆并促进生长和终末分化,通过细胞因子的连续反应,促进B细胞克隆和扩增,并增强破骨细胞的活性。由于造成免疫球蛋白的合成不足,导致各血型抗体减少,且不能凝集标准血细胞试剂,即出现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现象。以上资料均表明血型变异原因与造血器官有密切关系。肿瘤在治疗过程给输血配血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此,要提高认识并进行血型血清学的试验,确保定型准确,输血安全。
, 百拇医药
化疗后肿瘤患者因为血色素、白细胞、血小板、蛋白等很低,需反复、大量输注成分血,将刺激机体产生抗体,这也是导致正反血型不一的原因。并可通过抗体筛查、鉴定以明确原因。
恶性肿瘤的输血问题:恶性肿瘤术后治疗以化疗、放疗为主,大剂量打击易引起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甚至由于患者体质差而无法进行治疗。输血是重要的辅助手段,唐德钧等[3] 报道,全血中的白细胞和血液储存中产生的可溶性生物介质,掺入同种输血过程中的免疫抑制,可使患者免疫监控能力下降,易复发,影响5年存活率,所以肿瘤患者应有针对性的选择少白细胞的血液成分,采用滤除白细胞的成分血效果更好。我院临床上的应用成分输血有:红细胞输注、血小板输注、粒细胞输注和血浆成分输注等,经严格掌握适应证而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忠,徐秀玉.白血病引起血型抗原减弱若干问题探讨.中华血液学杂志,1986,7(8):457.
2 陈文明.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粘附因子的表达及其意义.国外医学血液及输血分册,1999,22(4):263.
3 唐德钧,付涌水,田兆嵩.输血与免疫抑制.中国输血杂志,2002,15(2):148.
作者单位:350014福建省肿瘤医院血库
(收稿日期:2003-09-26)
(编辑 刘娜), 百拇医药(刘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