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起搏器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9-6614(2003)06-0530-01
便秘是一常见的症状,常由于排便规律改变所致,患者描述为排便次数减少,排便不完全或大便过度干结,或诉说要异常用力才能完成排便 [1] 。便秘的原因与饮食含纤维素不足,缺乏锻炼和抑制排便等有关 [2] 。随着人类的发展,老年人口在逐年增加,全世界将进入人口老龄化的状态,加之饮食结构变得越来越精细,食物含纤维素减少,老年人缺乏运动,使功能性便秘在老年人中出现增长的趋势,非创伤治疗便秘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而近年来胃肠起搏研究,为治疗便秘揭开了新的一页,其原理是存在于胃肠道的起步点(Pacemaker)可被外加的不同频率的电流所驱动(driven effect)犹如心脏起搏一样 [3] 。我科在1999~2002年2月利用胃肠起搏器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均有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9年6月以来住院治疗患者19例,平均年龄64.3岁;均经专科检查排除器质性改变后诊断为功能性便秘,表现为排便困难,平均4.67天排便一次,粪便呈干硬球形,伴有腹胀、食欲不振、睡眠欠佳等症状,偶有由排便困难造成的上腹胀满感。
, 百拇医药
1.2 方法 所用胃肠起搏器为泰士WCH型。治疗时病人取平卧位对排便困难病人用肠起搏,对有上腹胀满感病人加胃起搏,治疗时间为30min。肠起搏频率为10次/min,胃起搏频率为3.0±0.3次min,起搏器治疗幅值以腹部贴片处皮肤有轻微灼热感为宜。以10次为一疗程 [4] 。
1.3 结果判定 (1)显效:治疗后症状全部消失,3个月内无反复。(2)有效:治疗后症状较前减轻。(3)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改变。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
2 结果
本组病人排便困难症状改善者19例,有效率100%。显效5例,占总数的26.32%,上腹胀满感7例中应用胃起搏均有效,上腹胀满感消失。
3 讨论
老年功能性便秘不仅由于结肠运动的改变,还因为缺乏身体运动,造成结肠收缩力下降,转运时间延长 [2] 。老年人多有脑血管疾病,使之身体活动愈加减少,且嗜睡状态增加,而睡眠中结肠运动功能是减弱的,长期的结肠运动减弱,使粪便在结肠内长时间存留,水分和毒素再吸收,加重了便秘的症状。
, http://www.100md.com
胃肠起搏器的治疗原理来源于胃肠起步点电位即慢波发生学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不少研究已注意到肌粘膜边缘及肠丛的结构与活动。
1982年Thuneberg曾推测肠壁的Cajal间质细胞(Interˉ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可能与慢波发生有关。Faussone等认为环行肌粘膜下边缘ICC与电节律有关,而深部肌层的ICC调控NO依赖性神经传递 [2] 。肌间丛的ICC形成后,小肠的电节律便开始发生,而深肌丛ICC则在出生后才形成,环形肌细胞先于纵行肌的细胞而发育。且胃肠起步点已在形态组织学上获得了证实 [3] 。
胃肠起搏器遵循此理论,利用胃肠起步点在体表的投影,增强了胃肠道的蠕动功能和结肠收缩力。而且结肠蠕动缓慢,食物滞留会反馈性影响胃的蠕动,造成上腹部闷胀感,利用胃肠起搏器电脉冲谐同人体胃肠基本节律,刺激胃、肠,加强收缩力。改善了排便困难、腹胀、食欲不振,进而引起的上腹胀满感,解除了老年功能性便秘症状。
, http://www.100md.com
总之,利用胃肠起搏器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是从理论到实践证明的一种可靠的非创伤性治疗方法,无任何副作用,且治疗效果令人满意。
参考文献
1 赵华月.哈里逊内科学,第十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307.
2 侯晓华.消化道运动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355.
3 欧阳守.胃肠起搏.临床内科杂志,1999,70-72.
4 赵玉荣,苏娟.临床医学,2001,21(10):30-31.
(收稿日期:2003-03-08) (编辑 一坤), http://www.100md.com(宋淑平)
便秘是一常见的症状,常由于排便规律改变所致,患者描述为排便次数减少,排便不完全或大便过度干结,或诉说要异常用力才能完成排便 [1] 。便秘的原因与饮食含纤维素不足,缺乏锻炼和抑制排便等有关 [2] 。随着人类的发展,老年人口在逐年增加,全世界将进入人口老龄化的状态,加之饮食结构变得越来越精细,食物含纤维素减少,老年人缺乏运动,使功能性便秘在老年人中出现增长的趋势,非创伤治疗便秘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而近年来胃肠起搏研究,为治疗便秘揭开了新的一页,其原理是存在于胃肠道的起步点(Pacemaker)可被外加的不同频率的电流所驱动(driven effect)犹如心脏起搏一样 [3] 。我科在1999~2002年2月利用胃肠起搏器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均有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9年6月以来住院治疗患者19例,平均年龄64.3岁;均经专科检查排除器质性改变后诊断为功能性便秘,表现为排便困难,平均4.67天排便一次,粪便呈干硬球形,伴有腹胀、食欲不振、睡眠欠佳等症状,偶有由排便困难造成的上腹胀满感。
, 百拇医药
1.2 方法 所用胃肠起搏器为泰士WCH型。治疗时病人取平卧位对排便困难病人用肠起搏,对有上腹胀满感病人加胃起搏,治疗时间为30min。肠起搏频率为10次/min,胃起搏频率为3.0±0.3次min,起搏器治疗幅值以腹部贴片处皮肤有轻微灼热感为宜。以10次为一疗程 [4] 。
1.3 结果判定 (1)显效:治疗后症状全部消失,3个月内无反复。(2)有效:治疗后症状较前减轻。(3)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改变。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
2 结果
本组病人排便困难症状改善者19例,有效率100%。显效5例,占总数的26.32%,上腹胀满感7例中应用胃起搏均有效,上腹胀满感消失。
3 讨论
老年功能性便秘不仅由于结肠运动的改变,还因为缺乏身体运动,造成结肠收缩力下降,转运时间延长 [2] 。老年人多有脑血管疾病,使之身体活动愈加减少,且嗜睡状态增加,而睡眠中结肠运动功能是减弱的,长期的结肠运动减弱,使粪便在结肠内长时间存留,水分和毒素再吸收,加重了便秘的症状。
, http://www.100md.com
胃肠起搏器的治疗原理来源于胃肠起步点电位即慢波发生学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不少研究已注意到肌粘膜边缘及肠丛的结构与活动。
1982年Thuneberg曾推测肠壁的Cajal间质细胞(Interˉ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可能与慢波发生有关。Faussone等认为环行肌粘膜下边缘ICC与电节律有关,而深部肌层的ICC调控NO依赖性神经传递 [2] 。肌间丛的ICC形成后,小肠的电节律便开始发生,而深肌丛ICC则在出生后才形成,环形肌细胞先于纵行肌的细胞而发育。且胃肠起步点已在形态组织学上获得了证实 [3] 。
胃肠起搏器遵循此理论,利用胃肠起步点在体表的投影,增强了胃肠道的蠕动功能和结肠收缩力。而且结肠蠕动缓慢,食物滞留会反馈性影响胃的蠕动,造成上腹部闷胀感,利用胃肠起搏器电脉冲谐同人体胃肠基本节律,刺激胃、肠,加强收缩力。改善了排便困难、腹胀、食欲不振,进而引起的上腹胀满感,解除了老年功能性便秘症状。
, http://www.100md.com
总之,利用胃肠起搏器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是从理论到实践证明的一种可靠的非创伤性治疗方法,无任何副作用,且治疗效果令人满意。
参考文献
1 赵华月.哈里逊内科学,第十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307.
2 侯晓华.消化道运动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355.
3 欧阳守.胃肠起搏.临床内科杂志,1999,70-72.
4 赵玉荣,苏娟.临床医学,2001,21(10):30-31.
(收稿日期:2003-03-08) (编辑 一坤), http://www.100md.com(宋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