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 2003年第12期
编号:10400400
疏肝降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食管炎70例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2003年第12期
     【摘要】 应用祖国医学理、法、方、药,用自拟疏肝降逆汤治疗肝失疏泄,胃失和降致胆汁反流性食管炎70例,总有效率达95.714%,提示用中医中药治疗胆汁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显著。

    关键词 胆汁反流性食管炎 疏肝降逆汤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4-2030(2003)12-1123-01

    胆汁反流性食管炎是因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而引起食管粘膜炎症,目前西药治疗是在抑酸的基础上加用胃肠动力药。一般西药治疗结果容易复发。笔者从1997年11月~2000年6月采用中药疏肝降逆汤治疗70例,与此同时以H 2 受体阻滞剂西米替丁作对照(4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均为本院门诊和住院病例,符合以下条件:(1)有典型的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如明显“烧心”、反酸、胸骨灼痛,以情绪波动时加重。(2)胃镜诊断分级:Ⅰ级,食管粘膜呈点状或条状充血。Ⅱ级,有条状充血、糜烂、并有融合,但非全周性。Ⅲ级,病位广泛,充血、糜烂融合后形成溃疡。(3)排除消化道溃疡癌症,心脏病、糖尿病及哮喘病,并且无消化道手术史。治疗组其中男45例,女25例,年龄在23~56岁,平均年龄在38岁,病程4~12周;胃镜检查:分级,Ⅰ级32例,Ⅱ级26例,Ⅲ级12例。对照组40例,年龄及病程与对照组相近;胃镜分级:Ⅰ级18例,Ⅱ级15例,Ⅲ级7例,两组胃镜分级以及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
, http://www.100md.com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中药柴胡、枳壳、香附、佛手片、姜半夏各10g,延胡索15g,川连6g,蒲公英30g,白芨、代赭石、煅瓦楞各20g,鸡内金12g。脾胃虚寒加茯苓、白术,胃阴不足加麦冬、石斛、花粉,肝胃不和加白芍。对照组给予西米替丁,服药期间停用一切其它药物,戒烟及忌食刺激食物,疗程4~12周,疗程结束后,复查胃镜以确定疗效。

    1.3 疗效标准 临床疗效评定,临床症状消失为痊愈;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好转为有效;症状改善不明显或加重为无效。

    2 治疗结果

    治疗组:痊愈30例,占42.86%,有效37例,占52.86%,无效3例,占4.28%,总有效率达95.71%;对照组痊愈10例,占25%,有效15例,占37.50%,无效15例,占37.50%,总有效率达62.50%。总有效率相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 百拇医药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41岁,有慢性胃炎史10多年,常感胃脘部压痛,每遇情绪激动则胀痛更甚,伴嗳气,矢气则舒,间有嘈杂泛酸,胸骨后疼痛。2年前做胃镜检查,胃窦部粘膜充血水肿,渗出物较多,炎症较明显,伴有中等量胆汁反流,曾服用过胃动力药,症状未见好转,来我院求诊。再次胃镜检查发现食管下段见周状充血、糜烂,未见溃疡及新生物,胃窦部粘膜充血水肿,窦壁附有黄色分泌物。症见胃脘部胀痛,食后加剧,嗳气或矢气则舒,间有泛酸嘈杂,胸骨后疼痛时作时止,舌苔薄腻,质略红,脉弦,证系情志不遂,肝郁气滞,则横逆犯胃乘脾,升降失调。治拟疏肝理气,和胃降逆。方:柴胡、枳壳、白芍、香附、佛手各10g,延胡索15g,川连6g,代赭石、蒲公英各30g,白芨15g,煅瓦楞20g,鸡内金12g。服药1月,症状明显好转,疼痛基本消失,食后亦舒。停药1周后仍有饱胀不适感,续服中药8周后复查胃镜,食管胃粘膜光滑,未见胆汁反流,随访2年,未见复发。
, 百拇医药
    4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胆汁反流性食管炎发病主要是由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降低,张力低下经常处于松弛状态而引起胃食管反流,反流物损伤食管粘膜而发炎,加之食管对反流物清除能力削弱,加重病理损害,病情顽固、反复,西药治疗疗效较差。反流性食管炎属中医“反胃”“噎嗝”。其病机多在肝失疏泄、胃失和降。方中柴胡,香附,佛手疏肝解郁,主行肝胆气滞;柴胡“能于顽土中疏理滞气”,故为肠胃之药也。现代医学研究:柴胡、香附、延胡索具有镇静、安定、镇痛等广泛的中枢抑制作用;枳壳、柴胡、半夏均能兴奋管腔的平滑肌,调节胃肠运动的功能,并能促进胆汁的排泄;鸡内金增强胃运动,从而有利于胃肠积气排除,消除或缓解痞胀;白芨、煅瓦楞生肌敛疮、止酸、止痛;黄连、蒲公英中和胃酸、消炎;代赭石降逆、收敛。诸药合用具有疏肝解郁、和胃降逆,以改善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故疗效满意。

    (收稿日期:2003-12-15)

    作者单位:226100江苏省海门市中医院

    (编辑罗 彬), 百拇医药(于一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