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 2004年第1期
编号:10400458
纳洛酮治疗肝性脑病20例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4年第1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7587(2004)01-0032-02

    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征,其主要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近年来临床研究表明,其肝性脑病患者血浆中β-内啡肽水平明显升高,认为其与肝性脑病有一定的相关性 [1] 。我科自2002年1月~2003年6月收治肝性脑病患者40例,随机分组后分别使用基础治疗和基础治疗加纳洛酮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入院患者均符合肝性脑病的诊断标准。将肝性脑病住院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纳洛酮组:男12例,女8例,年龄32~65岁;对照组:男11例,女9例,年龄34~68岁。两组住院病人在年龄、性别及病情严重程度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
, 百拇医药
    1.2 疗效观察标准 [2] 显效:指24h内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消失;有效:指24~48h内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明显改善;无效:超过48h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无明显改善。

    1.3 治疗方法 两组住院病人在去除诱因的基础上,均予以相同的基础治疗,应用支链氨基酸250ml,每日1次静滴。治疗组在上述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纳洛酮0.8~1.2mg,加入5%葡萄糖或0.9%氯化钠250ml中,每日1次静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结果以(ˉx±s)表示,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纳洛酮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 见表1。

    表1 纳洛酮组与对照组效果比较 例(略)
, 百拇医药
    纳洛酮组的显效比例、有效比例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纳洛酮在抢救肝性脑病中有促进清醒作用。

    2.2 不良反应 纳洛酮组在静滴纳洛酮时出现恶心感,经减慢静滴速度及肌注胃复安后症状消失,未见其他不良反应。

    3 讨论

    肝性脑病是肝硬化最常见最严重并发症,最常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其发病机制包括氨中毒学说,氨、硫醇和短链脂肪酸的协同毒性作用学说,假性神经递质学说,GABA/Bz受体学说,氨基酸代谢不平衡学说 [3] 。近年来研究发现,阿片类物质在肝功能不全时明显 升高,其中肝性脑病患者血浆中β-内啡肽水平明显升高,认为其与肝性脑病有一定相关系 [4] 。纳洛酮为羟-2氢吗啡酮衍生物,是阿片受体特异拮抗剂,血中半衰期短,静脉给药起效快,吸收迅速,易透过血脑屏障,代谢较快,作用持续45~90min,故需要静脉维持血中有效浓度。纳络酮通过竞争结合阿片受体,而阻断中枢性抑制,逆转昏迷中阿片肽明显增高所致意识障碍,促进意识恢复。从而降低β-内啡肽水平,阻断内源性阿片肽的继续损伤作用,增加了脑血流量及脑灌注区,减轻脑水肿及脑细胞坏死。它还可以与分布在脑的阿片受体结合,解除β-内啡肽对呼吸及心血管交感神经功能的抑制作用,使中枢性呼吸衰竭得到改善,心输出量增加,全身血液循环得到改善的同时,增加了脑部血液供应。纳洛酮还有抑制氧自由基释放,稳定肝溶酶体膜等非阿片受体作用。因此,纳洛酮具有改善脑代谢和脑复苏的双重效应。可见,纳洛酮见效快,治疗方便,降低死亡率及减少医用费用,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在肝性脑病的临床抢救中推广使用,效果良好。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孔宪牛.肝性脑病患者血浆β-内啡肽变化及纳洛酮治疗作用研究.山东医科大学学报,2001,39(1):42-44.

    2 叶任高.内科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3-484.

    3 林克荣,高阿元,张捷.实验性肝硬化血浆内内源性阿片肽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1997,7(4):317-319.

    4 夏乡.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85例临床观察.医师进修杂志,2003,26(4):49.

    (收稿日期:2003-10-13)

    作者单位:132013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编辑李 欣), http://www.100md.com(杨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