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 2003年第17期
编号:10400079
中西医结合治疗粘液性中耳炎186例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3年第17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9-6614(2003)17-1624-01

    粘液性中耳炎是造成儿童传导性耳聋的最常见的疾病,冬春季节多发,大多数双耳患病。其特点是鼓室内积存奶油黄色、粘稠的非化脓性液体,我们于2001年10月~2002年6月采用中药配合鼓室穿刺法治疗186例粘液性中耳炎患者,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们选择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的典型病例301例,均来自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按临床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两组:(1)中西医结合组186例,其中男102例,女84例,年龄为6~14岁,平均年龄8.3岁,双耳患病者161例,单侧患病者25例,病程5~30天;(2)对照组(西药组):115例,其中男63例,女52例,年龄7~16岁,平均9.5岁,双侧患病者98例,单侧患病者17例,病程7~30天。两组症状电耳镜检查及专科仪器检查结果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 百拇医药
    1.2 病例资料 症状:患耳听力下降,较大些儿童能讲清耳内闷胀感,或伴有耳内胀痛,间接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等。电耳镜检查:鼓膜内陷,鼓室内有积液样改变,鼓膜可呈奶油黄色,少数可看到气液平面,伴有急性中耳炎症者,鼓膜表面充血,并有少量液体渗出。专科仪器检查:电测听示患耳传导性耳聋,声阻抗示鼓室压图呈B型曲线,镫骨肌反射衰减,声反射阈值升高。听觉脑干诱发电位示,Ⅰ波潜伏期延长,各波间期正常。

    1.3治疗方法

    1.3.1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首先用75%酒精棉签消毒外耳道,然后用2%利多卡因鼓膜表面局麻15min,用7号长针 头经外耳道在鼓膜前下象限距边缘1~3mm处穿透鼓膜,并且导管连接的注射器提取耳内分泌物,清理后再给鼓室内注入α-糜蛋白酶4000U与地塞米松2mg的混合液,使其充分溶解中耳粘液中的粘蛋白,使其稀释,同时适当加压注入药液,或经外耳道口封闭压力空气,打通咽鼓管,使部分分泌物经鼻或口腔引流,最后把中耳腔液体抽尽。术后配服自拟健脾利湿通窍汤。药物组成:党参5~10g,茯苓6~15g,泽泻6~10g,石菖蒲10~20g,川芎5~10g,白芍5~10g,薏苡仁10~30g,双花10~20g,连翘3~10g,白芷8~15g,甘草3~6g,连服3~7剂。随证加减:鼻塞流涕多者加苍耳子5~10g,辛夷5~10g,积液粘稠者加红花3~9g,香附3~8g,炎症明显者去党参、黄芪,加栀子6~15g,鱼腥草10~15g。同时配合静滴青霉素5~7天,口服抗生素,外用1%呋麻滴鼻液点鼻。
, http://www.100md.com
    1.3.2 对照组 采用鼓室穿刺抽液方法同上,术后静脉滴注青霉素400万~640万U(根据患者体重用量)、利巴韦林0.4g、地塞米松2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每日1次,连用5~7天,同时口服抗生素。

    1.4 疗效标准 治愈:患耳听力恢复正常,鼓膜形态正常,咽鼓管通畅,治疗后1年内未复发;显效:听力明显提高,鼓膜正常或稍内陷,咽鼓管欠通畅,半年内未复发;好转:听力有所提高,鼓膜内陷,咽鼓管不通,1月内未复发;无效:经治疗听力变化不大,症状稍缓解而又复发。

    2 结果见表1。

    表1 中西药结合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例) 注:经统计学处理X 2检验,P<0.0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3 讨论

    粘液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儿童发病率很高,临床多采取西药治疗或配合鼓室穿刺法,但疗效不佳,易复发,而且治疗不当还可导致粘连性中耳炎等后遗症。此病多由上呼吸道感染经咽鼓管累及中耳或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不彻底或应用抗生素治疗不当而引起,若不及时治疗,常致耳聋而无法补救。粘液性中耳炎属中医“耳胀”、“耳聋”范畴,多因脾胃运化失健,复受外感之邪,入肺化热,肺气不宣,津液不布,脾虚水湿内聚,化为痰饮,上犯耳窍成为积液,经临床观察,我们自拟健脾利湿通窍汤治疗此病疗效较好。方中党参、黄芪、白芍益气健脾,葛根、柴胡升阳透邪,防风、白芷、桔梗祛风化痰,薏苡仁、泽泻、茯苓利水渗湿,菖蒲、川芎活血通窍, 甘草缓和药性,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健脾,利湿化浊,祛邪通窍之功。粘液性中耳炎的病理基础是中耳粘膜对炎症的反应。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经咽鼓管累及中耳是最常见的致病原因。在炎症作用下,中耳粘膜骨膜的粘液腺体增加,分泌的粘液增多,粘液的粘滞度增大,中耳正常的粘液纤毛运输系统受损,形成了中耳腔粘液。临床通过鼓室穿刺抽去积液,并用α-糜蛋白酶冲洗中耳腔,打通咽鼓管,从而解决了引流途径,同时外用通鼻窍药,静脉滴注抗菌药物,促进中耳粘膜的吸收和代谢。结合中药治疗,疗效明显提高,解决了大部分单纯鼓膜穿刺治疗后易复发的问题,对听力提高和恢复较好,避免了反复穿刺,或者鼓膜置通气管等措施,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治愈率。作者单位:722405陕西省宝鸡市蔡家坡耳鼻喉专科医院

    作者单位:722405陕西省宝鸡市蔡家坡耳鼻喉专科医院

    (编辑罗 彬), http://www.100md.com(张永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