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西药物联合治疗婴幼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门诊95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9例给予中药抗感冒颗粒剂联合西药潘生丁口服;对照组46例给予病毒唑注射液静滴及西药潘生丁口服。结果 治疗组退热时间及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药抗感冒颗粒剂联合潘生丁口服治疗婴幼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显著,且价格低廉、简单易行。
关键词 婴幼儿 疱疹性咽峡炎 中西医结合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09-6614(2003)19-1819-02
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病和多发病,以突发高热,流涎、拒食、疱疹及小溃疡为特点,以往治疗方法见效慢疗程长,为进一步探讨中西医结合对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作用,我院儿科自2002年10月~2003年4月采用武汉健民药业公司生产的中药抗感冒颗粒剂联合潘生丁口服治疗婴幼儿疱疹性咽峡炎4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5例均为门诊患儿,诊断均符合《实用儿科学》标准 [1] ,男52例,女43例,年龄9个月~2岁5个月,病程3~5天,均有发热体温38.0℃~39.8℃,流涎,拒食,咽腭弓或扁桃体上可见大小不等疱疹,部分可见小溃疡,血白细胞4.5×10 9 /L~10.8×109 /L,淋巴细胞0.42~0.78。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9例,其中男29例,女20例,平均年龄(1.43±0.48)岁;对照组46例,其中男23例,女23例,平均年龄(1.49±0.39)岁;两组年龄(t=0.59)、性别(X 2 = 3.02,P>0.05)以及病程,病情轻重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应用中西医结合法,口服中药抗感冒颗粒剂(武汉健民药业公司生产,15g/包):婴儿期,1/4包/次,幼儿期,1/3包/次,均为3次/日;潘生丁片3~5mg/(kg·d)分3次口服,疗程3~4天。对照组应用病毒唑10~20mg/(kg·d),静滴,潘生丁片3~5mg/(kg·d)分3次口服,疗程3~6天。两组患儿若拒食导致脱水者给予静脉补液。所有病例均详细发热、流涎、拒食、疱疹及溃疡发生持续时间,并观察有无副作用。
, 百拇医药
1.3 统计学方法 结果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见表1,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患儿发热、流涎、拒食、疱疹及溃疡等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表1 治疗后两组患儿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 (X±s,d)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有2例出现面色潮红,轻度烦躁,心率稍快,5min后自行缓解,余未发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婴幼儿疱疹性咽峡炎好发于夏秋季,系由肠道柯萨奇病毒感染引起 [2] ,中医辨证属风热喉痹,多为外感风热,脾胃积热上攻咽喉所致,治疗以抗病毒对症处理为主。目前抗病毒药物繁多,疗效不一。我们采用中西医药物联合治疗:抗感冒颗粒剂由金银花、连翘、黄芩、青蒿、荆芥、防风、桔梗、甘草、板蓝根等多种中药配伍而成。方中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甘草清热解毒,黄芩清热泻火,荆芥、防风散风解表,桔梗、青蒿宣肺清热解表;诸药合用可疏风解表、解肺胃热邪,具有清热解毒,清宣透邪之攻效,用于风湿邪在肺卫或风热闭肺证。药理研究已表明,抗感冒颗粒剂具有广 谱抗病毒、抗炎作用,使用后即可显著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阻断或延缓病毒对宿主细胞之穿透,抑制病毒的繁殖,又能在短期内通过对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产生解热作用,进而发挥其抗炎抗病毒作用。潘生丁主要抗RNA病毒,能完全抑制病毒特异性增殖过程,通过阻止二氧嘧啶、核苷等进入细胞内,从而选择性抑制病毒RNA合成 [3] ,此外尚具有提高巨噬细胞吞噬病毒的能力,从而灭活病毒。用于疱疹性咽峡炎时还可改善溃疡部血液循环,促进疱疹愈合。本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给予口服抗感冒颗粒及潘生丁联合治疗婴幼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甚佳,且价格低廉,患儿易接受。结果表明可使发热、流涎、拒食、疱疹及溃疡消失时间明显缩短,进一步缩短疗程,减少患儿痛苦,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804.
2 张子荆.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与病毒性肺炎,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0,201.
3 潘家华,楼皖玲,陈兰举,等.潘生丁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华儿科杂志,1998,36:361.
(编辑黄 杰)
作者单位:570203武警海南总队医院儿科, http://www.100md.com(叶彩霞)
关键词 婴幼儿 疱疹性咽峡炎 中西医结合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09-6614(2003)19-1819-02
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病和多发病,以突发高热,流涎、拒食、疱疹及小溃疡为特点,以往治疗方法见效慢疗程长,为进一步探讨中西医结合对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作用,我院儿科自2002年10月~2003年4月采用武汉健民药业公司生产的中药抗感冒颗粒剂联合潘生丁口服治疗婴幼儿疱疹性咽峡炎4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5例均为门诊患儿,诊断均符合《实用儿科学》标准 [1] ,男52例,女43例,年龄9个月~2岁5个月,病程3~5天,均有发热体温38.0℃~39.8℃,流涎,拒食,咽腭弓或扁桃体上可见大小不等疱疹,部分可见小溃疡,血白细胞4.5×10 9 /L~10.8×109 /L,淋巴细胞0.42~0.78。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9例,其中男29例,女20例,平均年龄(1.43±0.48)岁;对照组46例,其中男23例,女23例,平均年龄(1.49±0.39)岁;两组年龄(t=0.59)、性别(X 2 = 3.02,P>0.05)以及病程,病情轻重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应用中西医结合法,口服中药抗感冒颗粒剂(武汉健民药业公司生产,15g/包):婴儿期,1/4包/次,幼儿期,1/3包/次,均为3次/日;潘生丁片3~5mg/(kg·d)分3次口服,疗程3~4天。对照组应用病毒唑10~20mg/(kg·d),静滴,潘生丁片3~5mg/(kg·d)分3次口服,疗程3~6天。两组患儿若拒食导致脱水者给予静脉补液。所有病例均详细发热、流涎、拒食、疱疹及溃疡发生持续时间,并观察有无副作用。
, 百拇医药
1.3 统计学方法 结果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见表1,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患儿发热、流涎、拒食、疱疹及溃疡等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表1 治疗后两组患儿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 (X±s,d)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有2例出现面色潮红,轻度烦躁,心率稍快,5min后自行缓解,余未发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婴幼儿疱疹性咽峡炎好发于夏秋季,系由肠道柯萨奇病毒感染引起 [2] ,中医辨证属风热喉痹,多为外感风热,脾胃积热上攻咽喉所致,治疗以抗病毒对症处理为主。目前抗病毒药物繁多,疗效不一。我们采用中西医药物联合治疗:抗感冒颗粒剂由金银花、连翘、黄芩、青蒿、荆芥、防风、桔梗、甘草、板蓝根等多种中药配伍而成。方中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甘草清热解毒,黄芩清热泻火,荆芥、防风散风解表,桔梗、青蒿宣肺清热解表;诸药合用可疏风解表、解肺胃热邪,具有清热解毒,清宣透邪之攻效,用于风湿邪在肺卫或风热闭肺证。药理研究已表明,抗感冒颗粒剂具有广 谱抗病毒、抗炎作用,使用后即可显著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阻断或延缓病毒对宿主细胞之穿透,抑制病毒的繁殖,又能在短期内通过对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产生解热作用,进而发挥其抗炎抗病毒作用。潘生丁主要抗RNA病毒,能完全抑制病毒特异性增殖过程,通过阻止二氧嘧啶、核苷等进入细胞内,从而选择性抑制病毒RNA合成 [3] ,此外尚具有提高巨噬细胞吞噬病毒的能力,从而灭活病毒。用于疱疹性咽峡炎时还可改善溃疡部血液循环,促进疱疹愈合。本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给予口服抗感冒颗粒及潘生丁联合治疗婴幼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甚佳,且价格低廉,患儿易接受。结果表明可使发热、流涎、拒食、疱疹及溃疡消失时间明显缩短,进一步缩短疗程,减少患儿痛苦,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804.
2 张子荆.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与病毒性肺炎,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0,201.
3 潘家华,楼皖玲,陈兰举,等.潘生丁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华儿科杂志,1998,36:361.
(编辑黄 杰)
作者单位:570203武警海南总队医院儿科, http://www.100md.com(叶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