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式剖宫产术188例临床分析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6424(2003)01-0030-02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为一种改良的下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采用新式剖宫产术joel-Cohen的开腹方法,术式基本按新式剖宫产手术进行,其改良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术中不将子宫娩出腹腔缝合;皮下组织钝性撕开保护腹壁下静脉分支不被切开;术后皮下组织缝合3~5针;皮肤用创可贴4~6张固定粘贴皮缘后敷盖无菌敷料。我院自1999年5月采用改良新式剖宫手术共188例,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1999年5月~2000年4月在我院住院、有剖宫产指征的产妇共273例随机分两组,观察组188例,采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式;对照组85例,采用传统的Pfanneastiel皱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年龄为22~36岁,平均年龄26.5岁,而且产妇在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民族以及手术指征上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其中手术指征如:头盆不称(包括骨盆狭窄、巨大儿、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臀位,妊高征,胎儿宫内窘迫,过期妊娠,羊水过少, 高龄初产珍贵儿,妊娠合并症,前置胎盘,胎膜早破,活跃期停滞及其他原因。
, 百拇医药
1.2 手术方法 [1] (1)术前准备按常规。(2)手术切口选择:髂前上棘连线下约3cm(Joel-Cohen)横形呈直线仅切开皮肤,长约13~15cm。(3)于切口中间切开皮下脂肪层约2cm达筋膜,再将筋膜切开约2cm,钝性向两端分离皮下组织,再用剪刀向左右两侧推进裁开筋膜,长度与皮肤切口相等。(4)术者及助手用双食指和中指重叠置两侧腹直肌之间向相反方向均匀牵拉腹直肌,并上下方向撕开腹膜暴露子宫下段。(5)横向切开膀胱反折腹膜约2cm撕开并下推膀胱,切开子宫下段前壁肌层约2cm,并向两侧撕开约10cm,破膜、取胎、手取胎盘。(6)宫体注射催产素30U,灭滴灵纱垫擦拭宫腔,用1号华利康肠线全层连续缝合子宫切口,不缝合膀胱子宫反折腹腔和壁层腹膜。(7)4号丝线连续缝合筋膜层;(8)1号丝线缝合皮下脂肪3~5针,最后用组织钳钳夹皮肤上下切缘,并用创可贴固定。术后给抗生素3~4天,预防感染,观察1~2天即可出院。
2 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剖宫产术中术后情况比较注:1~4用u检验,P<0.001;5用X 2 检验,P<0.05。 由表1可见,改良新式剖宫产较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从手术时间、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排气时间等指标都明显缩短及减少,且术后疼痛轻,伤口美观平整,大部分患者于术后12h即可下地活动,切口均达甲级愈合,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 百拇医药
3 讨论
剖宫产术是产科最常见的手术,是解决难产、产科并发症的主要手段。随着社会医学的介入,受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剖宫产率明显上升,再加上年轻女性审美观点的需求,故产科工作者需寻求一种更简单、快捷、美观、并发症少的术式。本文188例采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明显优于传统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采用撕拉法分离皮下脂肪、腹直肌、膀胱腹膜反折、壁层腹膜及子宫肌层,此法使行走其间的血管、神经借助本身的弹性完整地保留下来,而且切口位置较高,分离腹直肌部位远离锥状肌,使腹直肌更易 于撕拉。特别是不缝合膀胱子宫反折腹膜及壁层腹膜,皮下脂肪宽针距缝合,皮缘用组织钳钳夹后以创可贴固定,简化了缝合方法,缩短手术时间便于掌握,且可减少缝线对组织的刺激,利于组织的愈合。不缝合壁层腹膜使其无张力,产妇术后疼痛轻,术后6h可拔除尿管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再者不缝合腹膜,可减少腹膜边缘组织缺血、坏死、炎症及异物反应,降低腹腔粘连的危险。由于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故术后病率低。改良新式剖宫产改良了皮肤缝合方法,无针眼及线痕压迹,切口愈合与皮纹吻合,疤痕线细,满足了年轻女性的审美需求。本资料188例产妇术后均2~3天,拆去创可贴观察1~2天全部健康出院,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医院床位周转率,减轻了患者的住院费用。综上所述,改良新式剖宫产具有明显优越性,可在各级医院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马彦彦.新式剖宫产术,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
(收稿日期:2003-04-02)
作者单位:450053河南省郑州市纺织机械厂职工医院妇产科
(编辑阳 光), http://www.100md.com(刘)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为一种改良的下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采用新式剖宫产术joel-Cohen的开腹方法,术式基本按新式剖宫产手术进行,其改良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术中不将子宫娩出腹腔缝合;皮下组织钝性撕开保护腹壁下静脉分支不被切开;术后皮下组织缝合3~5针;皮肤用创可贴4~6张固定粘贴皮缘后敷盖无菌敷料。我院自1999年5月采用改良新式剖宫手术共188例,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1999年5月~2000年4月在我院住院、有剖宫产指征的产妇共273例随机分两组,观察组188例,采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式;对照组85例,采用传统的Pfanneastiel皱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年龄为22~36岁,平均年龄26.5岁,而且产妇在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民族以及手术指征上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其中手术指征如:头盆不称(包括骨盆狭窄、巨大儿、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臀位,妊高征,胎儿宫内窘迫,过期妊娠,羊水过少, 高龄初产珍贵儿,妊娠合并症,前置胎盘,胎膜早破,活跃期停滞及其他原因。
, 百拇医药
1.2 手术方法 [1] (1)术前准备按常规。(2)手术切口选择:髂前上棘连线下约3cm(Joel-Cohen)横形呈直线仅切开皮肤,长约13~15cm。(3)于切口中间切开皮下脂肪层约2cm达筋膜,再将筋膜切开约2cm,钝性向两端分离皮下组织,再用剪刀向左右两侧推进裁开筋膜,长度与皮肤切口相等。(4)术者及助手用双食指和中指重叠置两侧腹直肌之间向相反方向均匀牵拉腹直肌,并上下方向撕开腹膜暴露子宫下段。(5)横向切开膀胱反折腹膜约2cm撕开并下推膀胱,切开子宫下段前壁肌层约2cm,并向两侧撕开约10cm,破膜、取胎、手取胎盘。(6)宫体注射催产素30U,灭滴灵纱垫擦拭宫腔,用1号华利康肠线全层连续缝合子宫切口,不缝合膀胱子宫反折腹腔和壁层腹膜。(7)4号丝线连续缝合筋膜层;(8)1号丝线缝合皮下脂肪3~5针,最后用组织钳钳夹皮肤上下切缘,并用创可贴固定。术后给抗生素3~4天,预防感染,观察1~2天即可出院。
2 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剖宫产术中术后情况比较注:1~4用u检验,P<0.001;5用X 2 检验,P<0.05。 由表1可见,改良新式剖宫产较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从手术时间、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排气时间等指标都明显缩短及减少,且术后疼痛轻,伤口美观平整,大部分患者于术后12h即可下地活动,切口均达甲级愈合,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 百拇医药
3 讨论
剖宫产术是产科最常见的手术,是解决难产、产科并发症的主要手段。随着社会医学的介入,受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剖宫产率明显上升,再加上年轻女性审美观点的需求,故产科工作者需寻求一种更简单、快捷、美观、并发症少的术式。本文188例采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明显优于传统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采用撕拉法分离皮下脂肪、腹直肌、膀胱腹膜反折、壁层腹膜及子宫肌层,此法使行走其间的血管、神经借助本身的弹性完整地保留下来,而且切口位置较高,分离腹直肌部位远离锥状肌,使腹直肌更易 于撕拉。特别是不缝合膀胱子宫反折腹膜及壁层腹膜,皮下脂肪宽针距缝合,皮缘用组织钳钳夹后以创可贴固定,简化了缝合方法,缩短手术时间便于掌握,且可减少缝线对组织的刺激,利于组织的愈合。不缝合壁层腹膜使其无张力,产妇术后疼痛轻,术后6h可拔除尿管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再者不缝合腹膜,可减少腹膜边缘组织缺血、坏死、炎症及异物反应,降低腹腔粘连的危险。由于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故术后病率低。改良新式剖宫产改良了皮肤缝合方法,无针眼及线痕压迹,切口愈合与皮纹吻合,疤痕线细,满足了年轻女性的审美需求。本资料188例产妇术后均2~3天,拆去创可贴观察1~2天全部健康出院,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医院床位周转率,减轻了患者的住院费用。综上所述,改良新式剖宫产具有明显优越性,可在各级医院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马彦彦.新式剖宫产术,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
(收稿日期:2003-04-02)
作者单位:450053河南省郑州市纺织机械厂职工医院妇产科
(编辑阳 光), http://www.100md.com(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