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心病死因20年变异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药杂志 2003年6月 第3卷 第6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0-077X(2003)06-0562-02
慢性肺心病目前仍是呼吸系统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多年来专家学者们一直致力于降低肺心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并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1] 。我们回顾了自1977年以来我院住院死亡的肺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1977~1987年及1987~1997前后10年肺心病死亡因素的变异做了总结对比,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人均为我院往院病人,其诊断均符合1977年全国肺心病专业会议制定的肺心病诊断标准。以1987年1月1日为界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1977年1月1日~1986年12月31日以前死亡者为第一组;1987年1月1日~1996年12月31日以前死亡者为第二组,并将各组患者的死亡原因总结归纳为表1。
, http://www.100md.com
表1 慢性肺心病20年死因变异 (例)
2 讨论
从我院前后10年肺心病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中可以看出,肺心病患者的死亡年龄明显后移,前10年平均死亡年龄为50.1岁,后10年为63.3岁,平均增加了12.9岁。这充分说明了全社会对肺心病的预防及早期治疗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尤其是小儿麻疹、结核病及佝偻病等发病率明显下降,从而使青少年肺心病易患因素大大减低。
呼吸衰竭、肺性脑病一直在肺心病死亡因素中占第一位。前10年占41.5%,后10年占49.6%。我们认为死亡比例升高是相对性的,由于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且医生对肺心病的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有了较充分的认识,从而对肺心病患者的治疗及抢救技术不断提高,因而医源性并发症死亡者明显减少,结果:肺心病患者的存活时间延长,肺功能在较长的病程中损害更为严重,而且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方法来恢复严重毁损的呼吸功能,最终患者将死于呼吸衰竭。
, 百拇医药
肺心病患者死于感染性休克者一直在死亡因素中占第二位,但较10年前占死亡的比例减少(前10年为20.5%,后10年为13.6%),主要是由于有效抗生素的不断出现,使多数较为严重的感染得到了控制。目前感染性休克的主要致病菌也与前10年明显不同,已由过去的球菌感染为主(占83%),转变为以杆菌感染为主(73%),尤其很多患者反复在基层医院治疗,缺乏细菌学及药敏试验,抗生素的滥用引起菌群失调,继发霉菌感染的病例较前10年增多(前10年为4.8%,后10年为7.3%)。
使肺心病患者死亡的第三个因素,前10年为离子紊乱,尤其是低钾、低氯性碱中毒,后10年变异为多脏器功能衰竭。分析其原因主要为对肺心病治疗方法的改进及监测手段的提高,过去由医源性因素造成肺心病患者死亡的因素明显减少。如肺心病治疗过程中的宁酸勿碱,以及肺心病血管扩张剂的应用 [2] ,使很多过去无法控制的非常严重的心功能不全得以纠正,避免了大量、长期的应用利尿剂而 引起的低钾、低氯性碱中毒。慎用洋地黄类的药物使洋地黄中毒减少。而肺心病患者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比例较前升高(前10年为4.8%;后10年为9.6%),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于肺心病患者发病及死亡年龄的老化及病程的延长,长期缺氧,酸碱失衡,对肝、肾等器官损害加重使其功能日趋衰竭 [3] 。
, 百拇医药
其他的肺心病死亡因素,从我们的资料可以看出,死于DIC的比例较前10年减少,主要是由于我院近年来对血粘度较高的患者给以放血液稀释方法,及抗凝药物的应用,使DIC得到及早的预防性治疗 [4] 。由上消化道出血致死与10年前比较无明显变异。另外肺心病患者死于非肺心病的比例在上升,如死于冠心病、脑血管病、肺癌等(前10年为2.9%;后10年为7.2%)。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于肺心病患者死亡年龄的明显后移及全社会心脑血管病变及肺癌的发病率提高,如前10年肺心病合并肺癌者我院仅见1例,而后10年为5例。所以部分肺心病患者不是死于肺心病本身,而是死于肺心病以外的其他疾病。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减少肺心病的死亡率,其关键在于预防,要从儿童期做起,减少小儿麻疹、百日咳、结核、佝偻病的发病率,并对慢阻肺的发生与发展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加以防止,同时探讨出更有效的治疗呼吸衰竭的方法。
参考文献
, 百拇医药
1 吴晓梅.慢性肺心病基础与临床的新进展.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1995,29(5):439-441.
2 Braun SE,Effects of Digoxin on Exercise capacity and Right Vetriculay Function duying Exercise in chyonic Airfcow obstruction.Chest,1984,85:187.
3 沈立.慢性肺心病并发多器官衰竭38例分析.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5,4:149-151.
4 韩守信.慢性肺心病并发重症DIC的治疗.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1995,29:130-131.
(收稿日期:2003-03-08)
作者单位:15000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穆斯林医院
(编辑青 山), 百拇医药(于静兰)
慢性肺心病目前仍是呼吸系统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多年来专家学者们一直致力于降低肺心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并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1] 。我们回顾了自1977年以来我院住院死亡的肺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1977~1987年及1987~1997前后10年肺心病死亡因素的变异做了总结对比,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人均为我院往院病人,其诊断均符合1977年全国肺心病专业会议制定的肺心病诊断标准。以1987年1月1日为界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1977年1月1日~1986年12月31日以前死亡者为第一组;1987年1月1日~1996年12月31日以前死亡者为第二组,并将各组患者的死亡原因总结归纳为表1。
, http://www.100md.com
表1 慢性肺心病20年死因变异 (例)
2 讨论
从我院前后10年肺心病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中可以看出,肺心病患者的死亡年龄明显后移,前10年平均死亡年龄为50.1岁,后10年为63.3岁,平均增加了12.9岁。这充分说明了全社会对肺心病的预防及早期治疗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尤其是小儿麻疹、结核病及佝偻病等发病率明显下降,从而使青少年肺心病易患因素大大减低。
呼吸衰竭、肺性脑病一直在肺心病死亡因素中占第一位。前10年占41.5%,后10年占49.6%。我们认为死亡比例升高是相对性的,由于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且医生对肺心病的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有了较充分的认识,从而对肺心病患者的治疗及抢救技术不断提高,因而医源性并发症死亡者明显减少,结果:肺心病患者的存活时间延长,肺功能在较长的病程中损害更为严重,而且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方法来恢复严重毁损的呼吸功能,最终患者将死于呼吸衰竭。
, 百拇医药
肺心病患者死于感染性休克者一直在死亡因素中占第二位,但较10年前占死亡的比例减少(前10年为20.5%,后10年为13.6%),主要是由于有效抗生素的不断出现,使多数较为严重的感染得到了控制。目前感染性休克的主要致病菌也与前10年明显不同,已由过去的球菌感染为主(占83%),转变为以杆菌感染为主(73%),尤其很多患者反复在基层医院治疗,缺乏细菌学及药敏试验,抗生素的滥用引起菌群失调,继发霉菌感染的病例较前10年增多(前10年为4.8%,后10年为7.3%)。
使肺心病患者死亡的第三个因素,前10年为离子紊乱,尤其是低钾、低氯性碱中毒,后10年变异为多脏器功能衰竭。分析其原因主要为对肺心病治疗方法的改进及监测手段的提高,过去由医源性因素造成肺心病患者死亡的因素明显减少。如肺心病治疗过程中的宁酸勿碱,以及肺心病血管扩张剂的应用 [2] ,使很多过去无法控制的非常严重的心功能不全得以纠正,避免了大量、长期的应用利尿剂而 引起的低钾、低氯性碱中毒。慎用洋地黄类的药物使洋地黄中毒减少。而肺心病患者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比例较前升高(前10年为4.8%;后10年为9.6%),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于肺心病患者发病及死亡年龄的老化及病程的延长,长期缺氧,酸碱失衡,对肝、肾等器官损害加重使其功能日趋衰竭 [3] 。
, 百拇医药
其他的肺心病死亡因素,从我们的资料可以看出,死于DIC的比例较前10年减少,主要是由于我院近年来对血粘度较高的患者给以放血液稀释方法,及抗凝药物的应用,使DIC得到及早的预防性治疗 [4] 。由上消化道出血致死与10年前比较无明显变异。另外肺心病患者死于非肺心病的比例在上升,如死于冠心病、脑血管病、肺癌等(前10年为2.9%;后10年为7.2%)。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于肺心病患者死亡年龄的明显后移及全社会心脑血管病变及肺癌的发病率提高,如前10年肺心病合并肺癌者我院仅见1例,而后10年为5例。所以部分肺心病患者不是死于肺心病本身,而是死于肺心病以外的其他疾病。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减少肺心病的死亡率,其关键在于预防,要从儿童期做起,减少小儿麻疹、百日咳、结核、佝偻病的发病率,并对慢阻肺的发生与发展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加以防止,同时探讨出更有效的治疗呼吸衰竭的方法。
参考文献
, 百拇医药
1 吴晓梅.慢性肺心病基础与临床的新进展.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1995,29(5):439-441.
2 Braun SE,Effects of Digoxin on Exercise capacity and Right Vetriculay Function duying Exercise in chyonic Airfcow obstruction.Chest,1984,85:187.
3 沈立.慢性肺心病并发多器官衰竭38例分析.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5,4:149-151.
4 韩守信.慢性肺心病并发重症DIC的治疗.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1995,29:130-131.
(收稿日期:2003-03-08)
作者单位:15000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穆斯林医院
(编辑青 山), 百拇医药(于静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