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地区对初入藏部队的影响及对策探讨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4-2030(2003)01-0076-03
西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气压最低、空气稀薄、气候恶劣的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亦有地球“第三极”之说。与平原地区相比,在大气物理、地球化学和生态结构等方面,有着显著的独特性。高原环境对低海拔地区初入藏部队在生理病理方面均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西藏高原环境对初入藏部队生理功能的影响,积极做好初入藏部队的卫勤保障工作,对于保持部队战斗力,减少非战斗减员,保障部队军事训练和作战等任务的顺利进行,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1 西藏高原环境对初入藏部队的影响
1.1 低氧环境的影响 低氧是高原环境对人体最主要的影响因素。高原地区氧分压、吸入气中肺泡氧分压及动脉血氧饱和度均与平原地区不同。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大气压和氧分压也随之下降,当海拔在3000m(医学上所指的高原)时,大气压从海平面的101.32kPa降到70.66kPa,大气氧分压从海平面的14.67kPa降到8.27kPa,从而使氧合血红蛋白减少,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因此,初入高原时,人体血液携氧量和向组织供氧速度均明显下降,从而引起各器官组织缺氧。在缺氧情况下,机体的生理功能会发生一系列的改变,如呼吸、循环、血液、消化、泌尿及神经系统等出现一系列适应性调节和改变。若不能正常调节,则可导致早期的急性高原适应不全症的发生。急性高原适应不全症的发生多在进入高原后48h之内,主要症状有头痛、头昏、心慌、乏力、胸闷、气促等,重者可出现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甚至高原昏迷。超过48h则可出现慢性高原适应不全症,其主要表现为高原性肺动脉高压症、高原性心脏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可引起心力衰竭。在初入藏部队中可出现较多的高原适应不全症患者,导致大量的非战斗减员,影响部队的战斗力。
, 百拇医药
1.2 寒冷环境的影响 西藏地区年平均气温为-5.6~20℃,“六月雪”在西藏并非罕见。气温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0m,气温下降6℃。西藏高原地区总的来说为高原大陆季风气候,受印度洋季风和暖气流影响较小,气温一般较低。因地面植被较少,气候干燥,昼间太阳辐射摄入增加,地面受热强烈;夜间地面射出辐射也强,昼夜温度变化趋于极端,昼夜温差可达20~30℃。对初入藏部队来说,这种寒冷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和冻伤。
1.3 干燥环境的影响 干燥是西藏高原的又一特色。空气的绝对湿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西藏地区降雨时间多集中在6~9月份,年平均降雨量约为80~800mm。因日照时间长,水分蒸发量大,蒸发速度快,故而形成干燥的气候环境。部队进藏后,体内水分丧失增多,皮肤粘膜干燥,造成机体非显性脱水,容易造成鼻出血、皮肤皲裂等。据统计,空运进藏部队,在进藏2h后即感口鼻干燥者占80%,其中约30%出现鼻出血。
1.4 阳光辐射的影响 西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层中的水分及杂质含量多,太阳辐射增强,尤以波长较短的紫外线含量多。在海拔4000m处,波长为300nm的紫外线放射量增加2.5倍(与同纬度平原地区相比)。在高原地区,人体长时间暴露可造成暴露部位皮肤Ⅰ°灼伤、日光性皮炎等。由于高原长期积雪,阳光通过积雪反射产生强烈的光辐射刺激眼睛,可造成雪盲、白内障等。
, 百拇医药
1.5 营养素缺乏的影响 以往,西藏地区新鲜蔬菜少,主副食主要从内地供应,部队营养素的缺乏主要以蛋白质、维生素为明显。目前西藏部队的膳食,其热量、糖、脂肪基本上能够满足需要,而由于温室、大棚种植技术的引进推广使 用,部队养殖技术的发展,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也基本能达到需要标准,但若大批部队进入高原,如新兵集中进藏、部队执行大规模作战任务时,蔬菜供应紧张,常常只能以罐头和干粮补充膳食,若不注意补充适量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则可出现机体抵抗力下降及维生素缺乏症。
1.6 心理素质的影响 对初入藏部队来说,心理因素也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由于对西藏高原奇特环境的神秘幻想,道听途说关于高原气候、生活、文化、风俗、习惯、交通、民族差异等情况,使初入藏部队人员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有的沉闷,精神压抑;有的则兴奋,精神亢进。这对高原环境的适应相当不利,往往会降低机体的适应能力,提前出现或加重高原适应不全症的症状。
2 对初入藏部队应采取的卫勤保障措施
, 百拇医药
2.1 消除恐惧心理,增强对西藏的正确认识 以往没有涉足过高原的人,绝大多数对西藏高原的认识来源于地理课本或其他书刊的介绍,对于西藏高原的气候特点及困难条件知之甚少,缺乏切身体会。初入藏部队人员多在心目中对西藏高原带有一种神秘感,因而不是抱无所谓的态度,就是过分紧张的恐惧心理。根据性格的不同,进藏后对高原环境的适应程度也有差别。性情开朗、心情愉快者适应较快,高原反应往往较轻;而思想负担过重、心情压抑者适应较慢,高原反应往往较重。进藏部队只要能够正确认识西藏高原特殊环境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提高心理素质,进行良好的心理调控,消除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就能在短时间内获得习服,较快适应西藏高原的气候环境,最大程度地减少高原适应不全症的发生。
2.2 进藏前对部队人员进行严格的健康检查 有必要对即将进入西藏高原的人员普遍进行严格的体格检查,通过检查充分掌握每个人的健康情况,从而发现和确定不宜进入高原的人员。对一些健康状况欠佳者,要切实作好登记,并在其入藏后密切追踪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果任务紧迫不能实施普查时,也应根据部队在内地集结后的了解,有重点地进行健康抽查。
, 百拇医药
2.3 加强体格锻炼和阶梯适应性锻炼 健康的机体对高原恶劣的气候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部队在进藏之前,坚持体格锻炼是减少高原疾病和提高低氧适应能力的有效措施。最好能在进入西藏高原之前3个月进行强化军事训练,如长跑、负重拉练、登山等。经过有效的训练,增加体内氧耗,造成组织缺氧,反复多次刺激后,机体各组织器官会出现类似高原低氧习服改变,从而获得对高原环境的适应能力。相比之下,阶梯适应性训练会取得更为明显的效果。最好是进入高原之前在海拔1000~2000m地区停留1~2周,使机体逐步适应缺氧环境,再进入海拔3000~4000m地区停留1~2周,然后再进入更高海拔地区。在各阶段停留期间,可进行适当的军事训练和体力活动,以达到加速适应的效果。但是适应性锻炼一般所需时间较长,难以满足现代战争要求部队快速反应的实际需要。对此,应采取一些特殊办法如药物辅助、配备便携式供氧器、改善部队防寒防强光辐射装备等使部队在短期内适应高原环境。
2.4 加强高原医学知识宣教并辅以药物预防 近年来,随着我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发展,大部队急进高原均采取空运手段,基本上不能进行阶梯适应,因此,当部队在内地集结后,应尽快组织进行高原防病知识宣传教育,使部队在进藏前尽可能地了解西藏高原,了解入高原后产生的生理适应过程和一些基本的防护措施,为尽快适应高原环境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有条件的情况下,可采取药物预防的方法来加速机体对高原环境适应的进程。一般常用的药物有:复方党参片、黄芪茯苓片,在进藏前5天开始服用,每 次5~6片,每日2次。另外,红景天、氨茶碱、鲁米那、苯巴比妥、醋氮酰胺、肾上腺皮质激素、安定、维生素类等对急性高原适应不全症的预防也有效果。
(收稿日期:2002-09-27)
作者单位:860000西藏八一镇解放军第115中心医院
(编辑梅 燕), 百拇医药(冯延春)
西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气压最低、空气稀薄、气候恶劣的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亦有地球“第三极”之说。与平原地区相比,在大气物理、地球化学和生态结构等方面,有着显著的独特性。高原环境对低海拔地区初入藏部队在生理病理方面均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西藏高原环境对初入藏部队生理功能的影响,积极做好初入藏部队的卫勤保障工作,对于保持部队战斗力,减少非战斗减员,保障部队军事训练和作战等任务的顺利进行,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1 西藏高原环境对初入藏部队的影响
1.1 低氧环境的影响 低氧是高原环境对人体最主要的影响因素。高原地区氧分压、吸入气中肺泡氧分压及动脉血氧饱和度均与平原地区不同。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大气压和氧分压也随之下降,当海拔在3000m(医学上所指的高原)时,大气压从海平面的101.32kPa降到70.66kPa,大气氧分压从海平面的14.67kPa降到8.27kPa,从而使氧合血红蛋白减少,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因此,初入高原时,人体血液携氧量和向组织供氧速度均明显下降,从而引起各器官组织缺氧。在缺氧情况下,机体的生理功能会发生一系列的改变,如呼吸、循环、血液、消化、泌尿及神经系统等出现一系列适应性调节和改变。若不能正常调节,则可导致早期的急性高原适应不全症的发生。急性高原适应不全症的发生多在进入高原后48h之内,主要症状有头痛、头昏、心慌、乏力、胸闷、气促等,重者可出现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甚至高原昏迷。超过48h则可出现慢性高原适应不全症,其主要表现为高原性肺动脉高压症、高原性心脏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可引起心力衰竭。在初入藏部队中可出现较多的高原适应不全症患者,导致大量的非战斗减员,影响部队的战斗力。
, 百拇医药
1.2 寒冷环境的影响 西藏地区年平均气温为-5.6~20℃,“六月雪”在西藏并非罕见。气温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0m,气温下降6℃。西藏高原地区总的来说为高原大陆季风气候,受印度洋季风和暖气流影响较小,气温一般较低。因地面植被较少,气候干燥,昼间太阳辐射摄入增加,地面受热强烈;夜间地面射出辐射也强,昼夜温度变化趋于极端,昼夜温差可达20~30℃。对初入藏部队来说,这种寒冷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和冻伤。
1.3 干燥环境的影响 干燥是西藏高原的又一特色。空气的绝对湿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西藏地区降雨时间多集中在6~9月份,年平均降雨量约为80~800mm。因日照时间长,水分蒸发量大,蒸发速度快,故而形成干燥的气候环境。部队进藏后,体内水分丧失增多,皮肤粘膜干燥,造成机体非显性脱水,容易造成鼻出血、皮肤皲裂等。据统计,空运进藏部队,在进藏2h后即感口鼻干燥者占80%,其中约30%出现鼻出血。
1.4 阳光辐射的影响 西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层中的水分及杂质含量多,太阳辐射增强,尤以波长较短的紫外线含量多。在海拔4000m处,波长为300nm的紫外线放射量增加2.5倍(与同纬度平原地区相比)。在高原地区,人体长时间暴露可造成暴露部位皮肤Ⅰ°灼伤、日光性皮炎等。由于高原长期积雪,阳光通过积雪反射产生强烈的光辐射刺激眼睛,可造成雪盲、白内障等。
, 百拇医药
1.5 营养素缺乏的影响 以往,西藏地区新鲜蔬菜少,主副食主要从内地供应,部队营养素的缺乏主要以蛋白质、维生素为明显。目前西藏部队的膳食,其热量、糖、脂肪基本上能够满足需要,而由于温室、大棚种植技术的引进推广使 用,部队养殖技术的发展,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也基本能达到需要标准,但若大批部队进入高原,如新兵集中进藏、部队执行大规模作战任务时,蔬菜供应紧张,常常只能以罐头和干粮补充膳食,若不注意补充适量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则可出现机体抵抗力下降及维生素缺乏症。
1.6 心理素质的影响 对初入藏部队来说,心理因素也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由于对西藏高原奇特环境的神秘幻想,道听途说关于高原气候、生活、文化、风俗、习惯、交通、民族差异等情况,使初入藏部队人员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有的沉闷,精神压抑;有的则兴奋,精神亢进。这对高原环境的适应相当不利,往往会降低机体的适应能力,提前出现或加重高原适应不全症的症状。
2 对初入藏部队应采取的卫勤保障措施
, 百拇医药
2.1 消除恐惧心理,增强对西藏的正确认识 以往没有涉足过高原的人,绝大多数对西藏高原的认识来源于地理课本或其他书刊的介绍,对于西藏高原的气候特点及困难条件知之甚少,缺乏切身体会。初入藏部队人员多在心目中对西藏高原带有一种神秘感,因而不是抱无所谓的态度,就是过分紧张的恐惧心理。根据性格的不同,进藏后对高原环境的适应程度也有差别。性情开朗、心情愉快者适应较快,高原反应往往较轻;而思想负担过重、心情压抑者适应较慢,高原反应往往较重。进藏部队只要能够正确认识西藏高原特殊环境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提高心理素质,进行良好的心理调控,消除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就能在短时间内获得习服,较快适应西藏高原的气候环境,最大程度地减少高原适应不全症的发生。
2.2 进藏前对部队人员进行严格的健康检查 有必要对即将进入西藏高原的人员普遍进行严格的体格检查,通过检查充分掌握每个人的健康情况,从而发现和确定不宜进入高原的人员。对一些健康状况欠佳者,要切实作好登记,并在其入藏后密切追踪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果任务紧迫不能实施普查时,也应根据部队在内地集结后的了解,有重点地进行健康抽查。
, 百拇医药
2.3 加强体格锻炼和阶梯适应性锻炼 健康的机体对高原恶劣的气候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部队在进藏之前,坚持体格锻炼是减少高原疾病和提高低氧适应能力的有效措施。最好能在进入西藏高原之前3个月进行强化军事训练,如长跑、负重拉练、登山等。经过有效的训练,增加体内氧耗,造成组织缺氧,反复多次刺激后,机体各组织器官会出现类似高原低氧习服改变,从而获得对高原环境的适应能力。相比之下,阶梯适应性训练会取得更为明显的效果。最好是进入高原之前在海拔1000~2000m地区停留1~2周,使机体逐步适应缺氧环境,再进入海拔3000~4000m地区停留1~2周,然后再进入更高海拔地区。在各阶段停留期间,可进行适当的军事训练和体力活动,以达到加速适应的效果。但是适应性锻炼一般所需时间较长,难以满足现代战争要求部队快速反应的实际需要。对此,应采取一些特殊办法如药物辅助、配备便携式供氧器、改善部队防寒防强光辐射装备等使部队在短期内适应高原环境。
2.4 加强高原医学知识宣教并辅以药物预防 近年来,随着我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发展,大部队急进高原均采取空运手段,基本上不能进行阶梯适应,因此,当部队在内地集结后,应尽快组织进行高原防病知识宣传教育,使部队在进藏前尽可能地了解西藏高原,了解入高原后产生的生理适应过程和一些基本的防护措施,为尽快适应高原环境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有条件的情况下,可采取药物预防的方法来加速机体对高原环境适应的进程。一般常用的药物有:复方党参片、黄芪茯苓片,在进藏前5天开始服用,每 次5~6片,每日2次。另外,红景天、氨茶碱、鲁米那、苯巴比妥、醋氮酰胺、肾上腺皮质激素、安定、维生素类等对急性高原适应不全症的预防也有效果。
(收稿日期:2002-09-27)
作者单位:860000西藏八一镇解放军第115中心医院
(编辑梅 燕), 百拇医药(冯延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