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肌瓣的解剖与临床应用体会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4-2030(2003)01-0067-01
额肌是由面神经的额支支配,利用额肌为动力的额肌瓣法是目前治疗重度上睑下垂较理想的一种方式。现就笔者近年来采用单一重睑切口额肌瓣法对需二次修复的重度上睑下垂9例患者额肌瓣的解剖关系与临床应用体会报道如下。
1 额肌的功能
额肌是由面神经的额支支配,其功能是收缩额部肌肉和抬眉作用。在动眼神经支配的上睑提肌功能丧失或减弱时,上睑不能上抬,称“上睑下垂”。临床上常用额肌膜瓣止点下移替代上睑提肌功能,以达矫正上睑下垂的目的。
2 应用解剖
额肌起自帽状腱膜、向前下方止于眉部皮肤,部分肌纤维和眼轮匝肌相互交织,内侧有部分肌纤维止于鼻根部,下部与对侧额肌相毗邻,外侧缘可一直跨过额骨、颧骨、额肌下端与眼匝肌交界处有额肌腱及筋膜,额肌厚约0.5~1mm。眶上血管神经束自眶上孔发出后其主干以大约45°斜行向外上走行 [1] 。主干的近1/2被骨膜表面的致密结蒂组织固定在骨膜上,远端穿过肌层,逐渐进入皮肤内。
, 百拇医药
3 临床资料
本组9例,男6例,女3例,年龄17~23岁,均属双侧重度上睑下垂。均不同程度接受过上睑提肌短缩或切开法重睑手术矫正。
4 手术方式
4.1 术前测量 患者端坐,两眼平视,上睑缘位于瞳孔上缘为轻度下垂;上睑缘遮盖瞳孔上1/3为中度下垂;上睑缘位于睡孔中央水平为重度下垂 [2] 。
4.2 制备额肌瓣 按重睑切口设计切口线,用美蓝划出手术分离的范围。切开上睑重睑皱襞线皮肤和皮下组织,达眼轮匝肌深层,剪除一条睑板前眼轮匝或前次的手术瘢痕, 暴露睑板。在眶隔和眼轮匝肌之间向上潜行分离至眶上缘,在相当于额肌与眼轮匝肌交界处横断额肌筋膜,自骨膜上掀起眉部额肌及筋膜。分离过深易损伤神经血管主干分支,在额肌与皮肤间隙下部不会遇到血管神经束主干,可大胆分离,形成一宽2cm左右的额肌瓣。在睑部眶隔前部余下的眼轮匝肌下打隧道穿过,注意保持额肌的完整性。将肌瓣自重睑切口提出,下移约1.5cm达瞳孔中点即可 [2] 。用3-0丝线将额肌瓣按内、中、外3个点固定于睑板中下缘水平线,在固定过程中注意调整额肌张力,避免3点的提升力不同,一般高出正常上睑缘位置1~2mm。睑缘无成角、无睑球分离,按重睑形成的常规缝合。术后6天拆线。
, 百拇医药
5 讨论额肌瓣转移矫正上睑下垂,是以保留神经支配和血供营养的额肌组织代替上睑提肌的上提作用。是一种符合生理功能的动力性矫正。适用于上睑提肌无功能,而额肌功能正常的各种原因所致的上睑下垂者。额肌是一个有神经支配的组织、血供丰富、肌力强大、富有弹性,移植后不易坏死、液化、吸收,直接以额肌为动力替代上睑提肌功能对经过一次以上整复手术的患者效果较好;额肌的支配神经主要血供来自外侧,术中注意避免切断外侧神经,否则会使额肌失去收缩功能而逐渐纤维化;额肌的活动范围在10~15mm,下降后肌力有所增加 [3] ,完全可以代替上睑提肌功能,适应任何程度的上睑下垂,如肌瓣较厚可出现外形臃肿。移位后的额肌瓣其后为眶隔脂肪、前为眶隔膜,可避免与轮匝肌粘连,术后功能恢复早。
参考文献
1 杨志辉.眶上血管神经束的走行及其上睑下垂整复术的关系.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1993,4(4):171.
2 王炜.整形外科学,杭州:浙江科技出版社,1999,205-208.
3 宋业光.额肌瓣转移治疗重度上睑下垂.中国医学院整形外科学报,1981,12:24.
(收稿日期:2002-10-28)
作者单位:116600辽宁省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编辑梅 燕), http://www.100md.com(程超)
额肌是由面神经的额支支配,利用额肌为动力的额肌瓣法是目前治疗重度上睑下垂较理想的一种方式。现就笔者近年来采用单一重睑切口额肌瓣法对需二次修复的重度上睑下垂9例患者额肌瓣的解剖关系与临床应用体会报道如下。
1 额肌的功能
额肌是由面神经的额支支配,其功能是收缩额部肌肉和抬眉作用。在动眼神经支配的上睑提肌功能丧失或减弱时,上睑不能上抬,称“上睑下垂”。临床上常用额肌膜瓣止点下移替代上睑提肌功能,以达矫正上睑下垂的目的。
2 应用解剖
额肌起自帽状腱膜、向前下方止于眉部皮肤,部分肌纤维和眼轮匝肌相互交织,内侧有部分肌纤维止于鼻根部,下部与对侧额肌相毗邻,外侧缘可一直跨过额骨、颧骨、额肌下端与眼匝肌交界处有额肌腱及筋膜,额肌厚约0.5~1mm。眶上血管神经束自眶上孔发出后其主干以大约45°斜行向外上走行 [1] 。主干的近1/2被骨膜表面的致密结蒂组织固定在骨膜上,远端穿过肌层,逐渐进入皮肤内。
, 百拇医药
3 临床资料
本组9例,男6例,女3例,年龄17~23岁,均属双侧重度上睑下垂。均不同程度接受过上睑提肌短缩或切开法重睑手术矫正。
4 手术方式
4.1 术前测量 患者端坐,两眼平视,上睑缘位于瞳孔上缘为轻度下垂;上睑缘遮盖瞳孔上1/3为中度下垂;上睑缘位于睡孔中央水平为重度下垂 [2] 。
4.2 制备额肌瓣 按重睑切口设计切口线,用美蓝划出手术分离的范围。切开上睑重睑皱襞线皮肤和皮下组织,达眼轮匝肌深层,剪除一条睑板前眼轮匝或前次的手术瘢痕, 暴露睑板。在眶隔和眼轮匝肌之间向上潜行分离至眶上缘,在相当于额肌与眼轮匝肌交界处横断额肌筋膜,自骨膜上掀起眉部额肌及筋膜。分离过深易损伤神经血管主干分支,在额肌与皮肤间隙下部不会遇到血管神经束主干,可大胆分离,形成一宽2cm左右的额肌瓣。在睑部眶隔前部余下的眼轮匝肌下打隧道穿过,注意保持额肌的完整性。将肌瓣自重睑切口提出,下移约1.5cm达瞳孔中点即可 [2] 。用3-0丝线将额肌瓣按内、中、外3个点固定于睑板中下缘水平线,在固定过程中注意调整额肌张力,避免3点的提升力不同,一般高出正常上睑缘位置1~2mm。睑缘无成角、无睑球分离,按重睑形成的常规缝合。术后6天拆线。
, 百拇医药
5 讨论额肌瓣转移矫正上睑下垂,是以保留神经支配和血供营养的额肌组织代替上睑提肌的上提作用。是一种符合生理功能的动力性矫正。适用于上睑提肌无功能,而额肌功能正常的各种原因所致的上睑下垂者。额肌是一个有神经支配的组织、血供丰富、肌力强大、富有弹性,移植后不易坏死、液化、吸收,直接以额肌为动力替代上睑提肌功能对经过一次以上整复手术的患者效果较好;额肌的支配神经主要血供来自外侧,术中注意避免切断外侧神经,否则会使额肌失去收缩功能而逐渐纤维化;额肌的活动范围在10~15mm,下降后肌力有所增加 [3] ,完全可以代替上睑提肌功能,适应任何程度的上睑下垂,如肌瓣较厚可出现外形臃肿。移位后的额肌瓣其后为眶隔脂肪、前为眶隔膜,可避免与轮匝肌粘连,术后功能恢复早。
参考文献
1 杨志辉.眶上血管神经束的走行及其上睑下垂整复术的关系.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1993,4(4):171.
2 王炜.整形外科学,杭州:浙江科技出版社,1999,205-208.
3 宋业光.额肌瓣转移治疗重度上睑下垂.中国医学院整形外科学报,1981,12:24.
(收稿日期:2002-10-28)
作者单位:116600辽宁省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编辑梅 燕), http://www.100md.com(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