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风治血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0-6115(2003)06-0556-02
中风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偏瘫为主证的一种病证。本病来势凶险,病情危重,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的健康。笔者长期潜心于活血化瘀研究对中风治血取得较好疗效,浅谈体会如下。
1 中风治血理论渊源
早在内经中有煎厥、薄厥、偏枯的记载。如《素问·上古无真论》云:“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调经论》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说明本病的病变部位在头,主要病机是“血菀于上”。继内经之后,历代医家所处历史条件及个人经验不同,对本病的病因病机作了进一步探讨。《金匮要略》认为是经络空虚,风邪入中,并以邪中浅深分论。唐宋以后以内风立论,刘河间力主心火暴盛,李东坦“以虚立论”,朱丹溪主张“痰湿生热”,张景岳倡“非风”之说,立“内伤积损”论,叶天土认为是“肝血肾液枯涸,阳扰风旋乘窍”所致。综观各家之说,无论是肝阳上亢、心火暴盛,还是内伤积损、痰湿生热,皆可相互影响而致“肝阳化火”、“热极生风”、“阴虚生风”,最后导致“血菀于上”的病理改变。时至晚清,近代医家张伯龙、张山雷、张锡纯总结前人经验开始结合西方医学知识,认为本病主要由于肝阳化风、气血上逆、上动犯脑所致,从而开中风治血之先河。现代西医学将中风分为出血与缺血两大类,前者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者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血管痉挛等。脑出血以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引起最多,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动脉瘤破裂常见,属于《内经》所云之薄厥、煎厥。对于脑血栓形成,认为系脑动脉硬化所致,随着脑血管壁粥样斑块形成,管腔变窄,血流缓慢,血液粘度增高而呈现气滞痰积血瘀之证。脑栓塞则是由于组织因子进入血液或动脉粥样硬化斑脱落形成血栓,阻塞脑部血管而呈瘀血于上而发为中风。综上所述,无论从中医学或西医学的角度来认识“血菀于上”是中风的主要病理改变,因此为中风治血奠定了基础。
, 百拇医药
2 中风治血的依据
现代西医学认为对出血性中风应控制出血,降低颅内压,对缺血性中风注意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和使用抗凝疗法。这和我们的活血化瘀、通络止血认识颇为一致,如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云:“脑充血证宜于引血下行,药中加破血之药以治之以化瘀滞,则偏枯痿废者易愈者也。”王清任《医林改错》则从补气活血立论,制补阳还五汤治疗偏瘫,疗效卓著。在中风治血理论指导下,近年来,药理研究也证实活血化瘀药丹参有扩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作 用,能使缺血性中风者全血粘度下降,血小板聚集功能正常,有利于血液的流动及红细胞在血浆中处于分散状态,防止其凝集。川芎对于积聚的血小板有解聚作用,并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降低血压 [1] 。我们在临床中应用活血化瘀方法治疗脑血栓形成,取得了较好疗效。可见中风治血不但有充足的理论依据,而且经得起实践检验。
3 中风治血的临床运用,结合病因治疗 [2]
3.1 活血化瘀,清热通腑法 适用于各类中风的痰热腑实者,症见平时血压偏高,突然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大便秘结,头痛较剧,恶心呕吐,痰多舌蹇,舌质暗红,舌苔黄腻,脉弦滑选用清热化瘀承气汤:大黄、芒硝、丹参、丹皮、玄参、桃仁、红花、牛膝等清热通腑凉血祛瘀,昏迷者加服安宫丸开窍醒脑。
, 百拇医药
3.2 活血化瘀,滋阴熄风法 适用于各类中风的阴虚风动者,症见平素头昏目眩,面色潮红,腰酸耳鸣,少寐多梦突然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舌有瘀点,脉弦细。方用镇肝熄风汤,药物组成为生地、玄参、麦冬、牛膝、红花、鸡血藤、珍珠母、生牡蛎、川芎,头痛剧加羚羊角、双钩、蔓荆子,如中风日久肢体颤动加地黄饮子加减。
3.3 活血化瘀,祛风通络法 用于缺血性中风或中风后遗症属痰瘀交阻者,证见形体肥胖,手足麻木,肌肤不仁,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质暗红有瘀点,苔白腻,脉细涩,常用大秦艽汤加减,药用秦艽、防风、鸡血藤、穿山甲、威灵仙、南星、白芥子。
3.4 活血化瘀,益气养血法 用于缺血性中风或中风后遗症属气虚血瘀者,证见半身不遂,麻木,口眼歪斜,舌蹇流涎,神倦乏力,自汗,气短,心悸,肢体水肿,舌质淡暗有瘀血,苔薄白,脉弦细,细涩,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常用药黄芪、太子参、丹参、赤芍、生地、当归、川芎、红花、灵仙、地龙、桑枝、伸筋草。
参考文献
1 史大卓.活血化瘀方药防治血栓形成的前景.中医杂志,1993,34(5):308.
2 王永贞.中医内科学.第六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2.
(收稿日期:2003-03-30) (编辑 小川), http://www.100md.com(钟玲)
中风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偏瘫为主证的一种病证。本病来势凶险,病情危重,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的健康。笔者长期潜心于活血化瘀研究对中风治血取得较好疗效,浅谈体会如下。
1 中风治血理论渊源
早在内经中有煎厥、薄厥、偏枯的记载。如《素问·上古无真论》云:“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调经论》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说明本病的病变部位在头,主要病机是“血菀于上”。继内经之后,历代医家所处历史条件及个人经验不同,对本病的病因病机作了进一步探讨。《金匮要略》认为是经络空虚,风邪入中,并以邪中浅深分论。唐宋以后以内风立论,刘河间力主心火暴盛,李东坦“以虚立论”,朱丹溪主张“痰湿生热”,张景岳倡“非风”之说,立“内伤积损”论,叶天土认为是“肝血肾液枯涸,阳扰风旋乘窍”所致。综观各家之说,无论是肝阳上亢、心火暴盛,还是内伤积损、痰湿生热,皆可相互影响而致“肝阳化火”、“热极生风”、“阴虚生风”,最后导致“血菀于上”的病理改变。时至晚清,近代医家张伯龙、张山雷、张锡纯总结前人经验开始结合西方医学知识,认为本病主要由于肝阳化风、气血上逆、上动犯脑所致,从而开中风治血之先河。现代西医学将中风分为出血与缺血两大类,前者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者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血管痉挛等。脑出血以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引起最多,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动脉瘤破裂常见,属于《内经》所云之薄厥、煎厥。对于脑血栓形成,认为系脑动脉硬化所致,随着脑血管壁粥样斑块形成,管腔变窄,血流缓慢,血液粘度增高而呈现气滞痰积血瘀之证。脑栓塞则是由于组织因子进入血液或动脉粥样硬化斑脱落形成血栓,阻塞脑部血管而呈瘀血于上而发为中风。综上所述,无论从中医学或西医学的角度来认识“血菀于上”是中风的主要病理改变,因此为中风治血奠定了基础。
, 百拇医药
2 中风治血的依据
现代西医学认为对出血性中风应控制出血,降低颅内压,对缺血性中风注意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和使用抗凝疗法。这和我们的活血化瘀、通络止血认识颇为一致,如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云:“脑充血证宜于引血下行,药中加破血之药以治之以化瘀滞,则偏枯痿废者易愈者也。”王清任《医林改错》则从补气活血立论,制补阳还五汤治疗偏瘫,疗效卓著。在中风治血理论指导下,近年来,药理研究也证实活血化瘀药丹参有扩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作 用,能使缺血性中风者全血粘度下降,血小板聚集功能正常,有利于血液的流动及红细胞在血浆中处于分散状态,防止其凝集。川芎对于积聚的血小板有解聚作用,并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降低血压 [1] 。我们在临床中应用活血化瘀方法治疗脑血栓形成,取得了较好疗效。可见中风治血不但有充足的理论依据,而且经得起实践检验。
3 中风治血的临床运用,结合病因治疗 [2]
3.1 活血化瘀,清热通腑法 适用于各类中风的痰热腑实者,症见平时血压偏高,突然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大便秘结,头痛较剧,恶心呕吐,痰多舌蹇,舌质暗红,舌苔黄腻,脉弦滑选用清热化瘀承气汤:大黄、芒硝、丹参、丹皮、玄参、桃仁、红花、牛膝等清热通腑凉血祛瘀,昏迷者加服安宫丸开窍醒脑。
, 百拇医药
3.2 活血化瘀,滋阴熄风法 适用于各类中风的阴虚风动者,症见平素头昏目眩,面色潮红,腰酸耳鸣,少寐多梦突然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舌有瘀点,脉弦细。方用镇肝熄风汤,药物组成为生地、玄参、麦冬、牛膝、红花、鸡血藤、珍珠母、生牡蛎、川芎,头痛剧加羚羊角、双钩、蔓荆子,如中风日久肢体颤动加地黄饮子加减。
3.3 活血化瘀,祛风通络法 用于缺血性中风或中风后遗症属痰瘀交阻者,证见形体肥胖,手足麻木,肌肤不仁,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质暗红有瘀点,苔白腻,脉细涩,常用大秦艽汤加减,药用秦艽、防风、鸡血藤、穿山甲、威灵仙、南星、白芥子。
3.4 活血化瘀,益气养血法 用于缺血性中风或中风后遗症属气虚血瘀者,证见半身不遂,麻木,口眼歪斜,舌蹇流涎,神倦乏力,自汗,气短,心悸,肢体水肿,舌质淡暗有瘀血,苔薄白,脉弦细,细涩,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常用药黄芪、太子参、丹参、赤芍、生地、当归、川芎、红花、灵仙、地龙、桑枝、伸筋草。
参考文献
1 史大卓.活血化瘀方药防治血栓形成的前景.中医杂志,1993,34(5):308.
2 王永贞.中医内科学.第六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2.
(收稿日期:2003-03-30) (编辑 小川), http://www.100md.com(钟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