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 2003年第7期
编号:10402404
低分子肝素治疗高龄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2003年第7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0-6115(2003)07-0631-02

    不稳定性心绞痛是一组急性心肌缺血状态,因其易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而受到临床重视。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已得到国际公认。但对高龄患者应用是否安全有效,目前报道例数还很少。我们对26例75岁以上高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配合常规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自1998~2002年共收治75岁以上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53例,年龄75~86岁,其中男39例,女14例,均符合1979年WHO关于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标准,并符合以下条件:(1)入选前48h内有心绞痛发作,且心电图存在相应缺血性ST-T改变;(2)入选前24h内未曾应用肝素治疗。随机分两组,观察组26例,年龄75~80岁,平均年龄76.6±1.4岁;对照组27例,年龄75~86岁,平均年龄77.5±2.6岁。两组的性别、病程、心绞痛类型及严重程度、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心绞痛发作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排除急性心肌梗死,抗凝剂禁忌证,严重肝肾疾病,活动性出血或溃疡病。
, http://www.100md.com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酌情常规应用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阿斯匹林、ACEI及调脂药物。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山东正大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00U·kg -1 ·d -1 ,分2次腹壁皮下 注射,7天为1疗程。

    1.3 观察指标 每天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心电图ST-T变化以及死亡、自发心肌梗死、出血等重大事件的发生率,监测用药过程中血压、心率,并在肝素钙应用前及停药后第一天检测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和凝血等各项指标。

    1.4 疗效判定 (1)心绞痛症状:依照卫生部抗心绞痛药物Ⅱ期临床试验判定标准(卫生部药品监督局内部资料),同等劳累程度不引起心绞痛或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80%以上为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50%~80%为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不到50%为无效。(2)心电图检验:静息心电图原有缺血性ST-T段恢复正常或回升>0.1mV为显效;ST-T段回升≥0.05~0.1mV或主要导联倒置,T波变浅≥50%或由平坦变为直立为有效;达不到上述标准为无效。
, 百拇医药
    1.5 统计学方法 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

    2 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判定见表1,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用量见表2。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加用低分子肝素钙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略

    表2 两组心绞痛情况比较 (略)

    3 讨论

    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主要病理机制是粥样斑块破裂,形成继发腔内血栓,引起冠状动脉的不完全梗塞。肝素通过抑制凝血酶的生成和活性而抗凝,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肯定,现已成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常规 [3] 。低分子肝素抗Xa活性增强,和血浆及组织蛋白的亲和力低,生物利用率高,半衰期长,对血小板的影响小,出血的副作用少,一般剂量无需实验室监测 [2] ,在减少心血管事件方面有效而安全 [2]。李小鹰等报道了36例高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对出凝血指标的影响均在正常范围内变化,应用速避凝治疗时,不需进行实验室监测 [3] 。本文低分子肝素对高龄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仅1例出现轻微鼻粘膜出血,其余均使用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但观察例数较少,还需进一步探讨。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全国 心绞痛及心肌缺血学术研讨会纪要.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6:405-408.

    2 低分子肝素临床研究协作组.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非Q波心肌梗塞不同抗栓疗法的对比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1:18-21.

    3 李小鹰,孟玲,王从容,等.低分子肝素对高龄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及对出凝血指标的影响.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12:149-150.

    作者单位:157000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

    (收稿日期:2003-03-10)

    (编辑 小川), 百拇医药(孙彦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