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吸虫病22例临床分析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4-2030(2003)01-0037-02
肺吸虫病是由于寄生在人体内脏器的肺吸虫所致的一种人畜共患慢性寄生虫病。人吞食含有肺吸虫活囊虫幼的溪蟹或蛄而感染。我区属肺吸虫流行区,每年都有一些患者住院。为了加强对肺吸虫病的认识,现将我院1974年以来收治的22例肺吸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1974年3月~2001年3月住院治疗的肺吸虫病患者22例。男性20例,女性2例,年龄3~69岁,平均21岁,住院5~85天,平均住院27.5天。
1.2 诊断依据 (1)有在流行区生吃或半生食溪蟹史或饮用溪流生水史;(2)有长期咳嗽、咳痰、咯血、胸痛或头痛,共济失调、乏力、皮下游走性包块等症状;(3)有持续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并排除其它寄生虫病;(4)肺吸虫抗原皮试阳性;(5)病理活检阳性;(6)吡喹酮或别丁治疗症状消失或病灶吸收。
, http://www.100md.com
1.3 流行病学特点 所有患者都有明确的生食溪蟹或半生食鱼片等生水产品史,22例中有15例(68.2%)为青少年患者。其中14例是1990年以后入院。
1.4 临床表现 22例中有肺型肺吸虫病16例,脑型肺吸虫病3例,皮下型肺吸虫病3例,肺型与皮下型同时并存2例。表现为咳嗽14例(63.6%);咳痰、胸痛12例(54.5%);咯血8例(36.4%);口温超过37.3℃10例(45.5%);盗汗、乏力6例(27.3%);并发胸腔积液10例(45.5%);心包积液4例(18.2%);胸闷、气促5例(22.7%);荨麻疹、皮肤瘙痒5例(22.7%);9例(40.9%)有游走性包块,大小2×4cm 2 ~3×8cm 2 不等,且均有局部皮肤水肿、瘙痒和压痛。3例脑型肺吸虫病分别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共济失调、视物模糊及单肢体无力。22例患者有15例早期误诊为其它疾病,其中分别被误诊为肺结核、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心包炎、结核性脑膜炎,脑外伤后遗症、脑脓肿。
, 百拇医药
1.5 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者10例,超过10×10 9 /L12例(54.5%),最高达31×10 9 /L,22例患者中有16例(72.7%)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高于正常值,最高达56%,胸腔积液10例中抽胸水8例,胸水常规均为淡黄色、混浊,粘蛋白定性试验(+~++),白细胞32~5000/HP,红细胞10~3200/HP,胸水中找肺吸虫虫卵均阴性,14例作肺吸虫抗原皮内试验均为阳性或强阳性。
1.6 影像学检查 X线胸片检查显示双侧胸腔积液1例,单侧胸腔积液9例,肺部浸润阴影12例。1例患者行头颅CT扫描,疑诊为“脑脓肿”而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切片检查证实肺吸虫侵犯脑组织。
2 治疗及转归
22例中8例给予硫氯酚口服治疗,一般按成人3g/d、儿童50mg/d,分3次口服,连服15~20日为1个疗程;14例患者给予吡喹酮治疗,按总剂量120~160mg/kg,在4~6日内口服,20例患者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其余患者继续用以上方案治疗1~2个疗程后痊愈。
, 百拇医药
3 讨论
肺吸虫病在我省、区报道已有不少 [1,2] ,由于我区溪涧多,故溪蟹亦多。当地居民尤其是儿童、青少年喜生吃或烧烤吃溪蟹及喝生水的不良习惯,极易受到感染。本组22例中有儿童、青少年15例,占68.2%,说明患病仍以儿童及青少年多见 [3] 。本组病例中1974年~1990年入院8例,1991年~2001年收治14例,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分析其原因除当地喜生吃或烧烤吃溪蟹外,主要原因有两点:(1)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生水产品人数增多,感染机会增加;(2)水产品卫生状况下降。
肺吸虫病临床表现复杂而多变,临床误诊仍是肺吸虫病诊断普遍存在的问题。本组22例中误诊为其它疾病15例,误诊率高达68.18%。误诊原因主要由于:(1)病史中忽视了当地居民喜生吃或半生吃螃蟹等流行病学特点;(2)对肺吸虫病认识不够全面,容易被局部症状或单一的检查结果所误导;(3)忽略了某些特异性检查,如肺吸虫抗原皮试及补体结合实验等。因此,重视流行病学资料,充分利用对本病敏感性、特异性较高的免疫学试验,结合常见的临床表现、嗜酸性粒细胞比率以及X线等检查,肺吸虫病可以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加强卫生健康教育和卫生检疫监督,提高人们对肺吸虫病的认识,摒弃一些不良习惯,是预防肺吸虫病的重要措施。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陈文卿.湖南省西部的皮下型肺吸虫病———附38例临床分析.中华内科杂志,1978,17(5):371.
2 高玲,黄湘荣,何庆.湖南省儿童肺吸虫病胸部X线分析.罕少疾病杂志,2001,8(2):17.
3 彭文伟.传染病学,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231.
(收稿日期:2002-09-23)
作者单位:419200湖南省新晃县人民医院
(编辑晓 勇), 百拇医药(姚茂江)
肺吸虫病是由于寄生在人体内脏器的肺吸虫所致的一种人畜共患慢性寄生虫病。人吞食含有肺吸虫活囊虫幼的溪蟹或蛄而感染。我区属肺吸虫流行区,每年都有一些患者住院。为了加强对肺吸虫病的认识,现将我院1974年以来收治的22例肺吸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1974年3月~2001年3月住院治疗的肺吸虫病患者22例。男性20例,女性2例,年龄3~69岁,平均21岁,住院5~85天,平均住院27.5天。
1.2 诊断依据 (1)有在流行区生吃或半生食溪蟹史或饮用溪流生水史;(2)有长期咳嗽、咳痰、咯血、胸痛或头痛,共济失调、乏力、皮下游走性包块等症状;(3)有持续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并排除其它寄生虫病;(4)肺吸虫抗原皮试阳性;(5)病理活检阳性;(6)吡喹酮或别丁治疗症状消失或病灶吸收。
, http://www.100md.com
1.3 流行病学特点 所有患者都有明确的生食溪蟹或半生食鱼片等生水产品史,22例中有15例(68.2%)为青少年患者。其中14例是1990年以后入院。
1.4 临床表现 22例中有肺型肺吸虫病16例,脑型肺吸虫病3例,皮下型肺吸虫病3例,肺型与皮下型同时并存2例。表现为咳嗽14例(63.6%);咳痰、胸痛12例(54.5%);咯血8例(36.4%);口温超过37.3℃10例(45.5%);盗汗、乏力6例(27.3%);并发胸腔积液10例(45.5%);心包积液4例(18.2%);胸闷、气促5例(22.7%);荨麻疹、皮肤瘙痒5例(22.7%);9例(40.9%)有游走性包块,大小2×4cm 2 ~3×8cm 2 不等,且均有局部皮肤水肿、瘙痒和压痛。3例脑型肺吸虫病分别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共济失调、视物模糊及单肢体无力。22例患者有15例早期误诊为其它疾病,其中分别被误诊为肺结核、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心包炎、结核性脑膜炎,脑外伤后遗症、脑脓肿。
, 百拇医药
1.5 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者10例,超过10×10 9 /L12例(54.5%),最高达31×10 9 /L,22例患者中有16例(72.7%)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高于正常值,最高达56%,胸腔积液10例中抽胸水8例,胸水常规均为淡黄色、混浊,粘蛋白定性试验(+~++),白细胞32~5000/HP,红细胞10~3200/HP,胸水中找肺吸虫虫卵均阴性,14例作肺吸虫抗原皮内试验均为阳性或强阳性。
1.6 影像学检查 X线胸片检查显示双侧胸腔积液1例,单侧胸腔积液9例,肺部浸润阴影12例。1例患者行头颅CT扫描,疑诊为“脑脓肿”而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切片检查证实肺吸虫侵犯脑组织。
2 治疗及转归
22例中8例给予硫氯酚口服治疗,一般按成人3g/d、儿童50mg/d,分3次口服,连服15~20日为1个疗程;14例患者给予吡喹酮治疗,按总剂量120~160mg/kg,在4~6日内口服,20例患者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其余患者继续用以上方案治疗1~2个疗程后痊愈。
, 百拇医药
3 讨论
肺吸虫病在我省、区报道已有不少 [1,2] ,由于我区溪涧多,故溪蟹亦多。当地居民尤其是儿童、青少年喜生吃或烧烤吃溪蟹及喝生水的不良习惯,极易受到感染。本组22例中有儿童、青少年15例,占68.2%,说明患病仍以儿童及青少年多见 [3] 。本组病例中1974年~1990年入院8例,1991年~2001年收治14例,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分析其原因除当地喜生吃或烧烤吃溪蟹外,主要原因有两点:(1)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生水产品人数增多,感染机会增加;(2)水产品卫生状况下降。
肺吸虫病临床表现复杂而多变,临床误诊仍是肺吸虫病诊断普遍存在的问题。本组22例中误诊为其它疾病15例,误诊率高达68.18%。误诊原因主要由于:(1)病史中忽视了当地居民喜生吃或半生吃螃蟹等流行病学特点;(2)对肺吸虫病认识不够全面,容易被局部症状或单一的检查结果所误导;(3)忽略了某些特异性检查,如肺吸虫抗原皮试及补体结合实验等。因此,重视流行病学资料,充分利用对本病敏感性、特异性较高的免疫学试验,结合常见的临床表现、嗜酸性粒细胞比率以及X线等检查,肺吸虫病可以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加强卫生健康教育和卫生检疫监督,提高人们对肺吸虫病的认识,摒弃一些不良习惯,是预防肺吸虫病的重要措施。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陈文卿.湖南省西部的皮下型肺吸虫病———附38例临床分析.中华内科杂志,1978,17(5):371.
2 高玲,黄湘荣,何庆.湖南省儿童肺吸虫病胸部X线分析.罕少疾病杂志,2001,8(2):17.
3 彭文伟.传染病学,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231.
(收稿日期:2002-09-23)
作者单位:419200湖南省新晃县人民医院
(编辑晓 勇), 百拇医药(姚茂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