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 2003年第3期
编号:10402196
己酮可可碱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2003年第3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0-077X(2003)03-0251-02

    己酮可可碱是一种甲基黄嘌呤的衍生物,国外研究表明:它具有抑制血栓形成,改善血液高凝状态的作用。我们于2002年1~8月份观察3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应用己酮可可碱治疗,效果显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8例患者均以眩晕为主诉,全部符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诊断标准,其中男24例,女44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34例。

    1.2 方法 治疗组给予己酮可可碱250ml静脉点滴,1天1次,14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50ml静脉点滴,1天1次,14天为1个疗程。其余治疗均相同。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分别查血流变学。

    1.4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眩晕症状消失。有效:眩晕症状明显改变。无效:眩晕症状无好转。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见表1。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略)

    2.2 检验结果 见表2。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流变略

    2.3 不良反应 3例在治疗中出现头痛,停药后症状消失。

    3 讨论

    红细胞是具有柔顺性和变形性的粘弹流体,在微循环中,是影响全血粘稠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旦红细胞变形性减低,便在微循环中相互冲撞,磨擦,致滞留时间过长,增加全血粘稠度,影响微循环的正常功能。

    目前认为脑缺血时,狭窄血管的病变部位有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己酮可可碱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而使cAMP增加,直接作用使小动脉壁的血管平滑肌舒张,并能降低血液粘稠度,抑制红细胞的粘附和聚集。

    己酮可可碱能激活红细胞膜上磷酸二酯酶活性,使ATP含量上升,红细胞内增高的钙离子外流,红细胞膜顺应性恢复正常,红细胞变形能力大大提高。有利于红细胞通过微血管改善血流,改善脑的周围组织缺血后的循环和营养。

    己酮可可碱是甲基黄嘌呤的衍生物,具有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血浆粘稠度,抑制红细胞的过度聚集,从而促进血液流通,增加组织对氧的利用,达到改善脑及全身组织的缺血状态的目的。

    我们应用己酮可可碱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总有效率为91.17%,治疗后血浆粘度、红细胞变形性、红细胞压积,均有显著的降低,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单位:300250天津市第三医院

    (收稿日期:2002-11-09)

    (编辑 一坤), http://www.100md.com(刘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