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 2003年第12期
编号:10402047
化疗药物发生外渗外漏后的处理方法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2003年第12期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80-6115(2003)12-1136-01

    化疗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常用的药物有:柔红霉素、长春新碱、氮芥、5-氟尿嘧啶、环磷酰胺等。化疗药物有严重的刺激性,静脉点滴时,首先必须用生理盐水建立静脉通路后再滴入药液。但发生外渗外漏有多种原因,临床工作中常难免,关键是要及时发现,恰当处理,这样才可避免局部组织发生坏死。若有发生可根据输入药物的量和渗漏范围大小,采取不同的相应措施,绝不可热敷。现介绍2例化疗药物发生外渗外漏后的处理方法。

    1 临床资料

    例1,患者,男,32岁,诊断:急性白血病。在化疗过程中用长春新碱,因未先建立静脉通道,直接用配好的药物输液,穿刺时又不太顺利。右手背皮肤出现3cm×4cm的发紫区,不痛。当即用黄柏煅石膏外敷,第三天引起皮肤苍白,起水泡,范围扩大为4cm×5cm。改用冷敷,0.5%普鲁卡因做浸润封闭2次,2天后,局部肤色转红润。未用其他特殊治疗,患者按期出院。

    例2,患者,男,42岁,诊断:恶性淋巴瘤。在化疗过程中用氮芥,左踝处渗出,家属发现后自做主张给热敷后引起局部坏死,经用冷敷及0.5%普鲁卡因封闭后坏死面积缩小,5天后愈合。

    2 讨论

    化疗药物发生外漏渗时,严禁热敷,应立即更换部位。如果局部苍白或紫红色立即用0.5%普鲁卡因在严密无菌操作下行皮下浸润封闭,然后将患肢抬高,对局部严密观察,如血运恢复好,可一次见效。如果恢复慢,可在2~4h后再重复封闭1次,直到血运恢复,肿胀消退为止。注意封闭量要适中,不能引起肢体肿胀过甚,以致影响动脉血运。

    (收稿日期:2003-06-29)

    作者单位:344300江西省乐安县人民医院

    (编辑秋 实), 百拇医药(曾发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