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 2003年第4期
编号:10402327
剖宫产腹壁切口临床数据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2003年第4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0-6115(2003)04-0359-02

    近年来,随着医学发展及手术方法的改进,剖宫产腹壁切口有纵横两种,本文对纵横两种切口各30例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自2000年9月~2001年10月60例20~40岁无产前出血和凝血机制障碍、无剖宫产史有剖宫产指征的初孕妇,行剖宫产腹壁纵横切口各30例。纵切口为下腹正中切口,横切口有pfannenstiel和joel-G0hn两类切口、皮下脂肪和腹膜采用撕开方式,腹膜游离不缝合。两组研究对象年龄、孕次及临产率、胎膜早破率、内诊率方面无差异(P>0.05)。见表1。

    1.2 观察指标

    1.2.1 术中出血量 手术开始至结束的出血量。

    1.2.2 术后排气时间 手术结束与术后第一次排气之时间间隔。

    表1 两组剖宫产条件比较 例

    注:两组比较P>0.05

    1.2.3 术后最高体温 术后5天内所测得的最高体温。

    1.2.4 体温恢复正常最短时间 手术结束至患者体温恢复正常(24h内体温低于37.4℃)的时间。

    1.2.5 手术时间 自手术开始至结束所需时间。

    1.2.6 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 从切开皮肤至胎儿娩出时间间隔。

    1.2.7 胎儿娩出至手术结束时间 胎儿娩出及皮肤缝合完毕时间间隔。

    1.2.8 生后5天新生儿体重变化 新生儿生后第5天体重与初生时体重之差。

    1.2.9 手术前后血色素变化 术后第一天所检血红蛋白与术前的差值。

    1.3 统计学方法 t检验。

    2 结果

    腹部横纵两种切口均一期愈合,各观察指标见表2、表3。

    表2 两组剖宫产观察指标(略)表3 两组剖宫产观察指标(略)

    注:两组P>0.05差异无显著性

    3 讨论

    腹部横切口剖宫产皮下脂肪和腹膜均采用撕开方式分离,腹膜游离不缝合,对组织损伤小,异物反应小,缝合层次减少,所以手术时间缩短,吸收热偏低,发热持续时间短。手术时间缩短,可减少暴露伤口时间及麻醉药用量,肠管暴露少、刺激小,特别之处还在于腹部横切口采用撕开方式使切口与腹壁神经走向一致,未切断腹壁神经,患者术后疼痛轻[1] ,起床活动早,有利于肠管功能恢复,所以术后排气时间偏短。如采用腰麻更有利于胃肠功能恢复 [1] 。因术中出血主要是胎盘剥离所致,所以两组无明显差异。因新生儿体重变化主要与母乳喂养方式有关,而与伤口疼痛是否方 便喂奶相关性小,所以新生儿体重无差异,表明如需抢救胎儿,应尽快取出胎儿时,此时术者以采用较熟练的方式为宜。横切口因其与腹部皮肤纹理一致,术后形成瘢痕小 [2] 。从总体来说,横切口与纵切口相比,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愈合伤口后较美观。但仍存在延长伤口受限及手术野受限等缺点,对于有可能扩大手术野的病人应酌情选择切口以有利于手术及病人病情恢复。

    参考文献

    1 刘化英.改良式剖宫产132例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9,15(3):171.

    2 马彦彦.新式剖宫产术.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9.

    作者单位:476400河南省夏邑县公疗医院妇产科

    (收稿日期:2002-10-30)

    (编辑张 璇), http://www.100md.com(班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