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 2004年第2期
编号:10403113
脑络通治疗脑梗塞136例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2004年第2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0-6115(2004)02-0151-02

    我院自2001年3月~2003年6月在临床中采用注射用脑络通治疗脑梗塞,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均为住院病人,符合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拟订的诊断标准 [1] ,并经临床及头颅CT扫描确认。采用单盲对照,随机选择发病1个月内的病例分为2组:A组为注射脑络通治疗组136例,男86例,女50例,年龄为38~87岁,平均59岁。B组为复方丹参对照组52例,男32例,女20例,年龄42~86岁,平均64.5岁。

    1.2 治疗方法 A组选用注射用脑络通400mg加入5%葡萄糖或0.9%NS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15天为1个疗程。B组选用复方丹参注射液12~16ml加入5%葡萄糖500ml中静滴,每天1次,15天为1疗程。以上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使用其它血管活性药物,仅辅以脱水剂、维生素类、抗生素。
, 百拇医药
    1.3 疗效评定 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临床康复表现观察记录,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疗效评定标准以记分形式对意识水平、水平凝视、言语、面瘫、舌瘫、感觉障碍、肌力和步行能力等8项进行评分,共45分。0~ 15分为轻型,16~30分为中型,31~45分为重型。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检查评分。根据评分之差(积分的减少)和生活能力来判断。基本痊愈:可恢复工作或操持家务;显著好转: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80%或部分生活能自理;好转: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50%或>5分;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5分;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5分。两组病例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见表1。

    表1 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表中数值经方差齐性检验,A组和B组,F=1.34,F′(0.05)=2.07,P>0.05,方差检验说明有齐同性,即两组实验前神经功能缺损分布无差异,可用于治疗效果比较试验。

, 百拇医药     2 结果

    见表2。

    表2 临床疗效比较 例(%)注:两组疗效比较P<0.01

    3 讨论

    脑络通又名曲克芦丁,多年来经药理学、药效学及临床实验证明,脑络通能与血小板膜上的腺苷载体蛋白结合,增加血小板内环磷酸腺苷(cAMP)的含量,从而抑制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并对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能 对抗5-羟色胺缓激肽、细菌毒素、氧自由基引起的血管损伤,增加毛细血管抵抗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并增加血中氧含量和氧饱和度,保护缺氧状态下酶的活性,改善微循环,促进新血管生成以增进侧支循环,从而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半暗带区域的供血,减轻周边区域水肿,减少脑梗塞面积,并有抗放射线损伤、抗炎、抗过敏、抗溃疡的作用。本组用脑络通针治疗13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总有效率为96.32%,远高于对照组65.38%,提示注射用脑络通在治疗脑梗塞方面,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复方丹参组。而又因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伴有血液流变学的异常 [2] ,而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明显降低,血流变中全血粘度、血浆粘度明显改善,表明脑络通针能够改善脑血流量和血液粘度,明显减轻脑梗塞的神经功能缺损,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是治疗脑梗塞的有效药物。

    参考文献

    1 陈清棠.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度评分标准(1995).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2 史承耀,周盛年,方英立,等.巴曲抗栓酶对高粘血症病人的血液流变学影响.新药与临床,1997,16(2):92.

    作者单位:665000云南省思茅地区医院神经内科

    (收稿日期:2003-10-04)

    (编辑小 川), http://www.100md.com(李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