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18期
编号:10403027
病证结合糖尿病病机演变规律探讨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18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18-2720-02

    目前文献研究的糖尿病的病机主要有阴虚火旺、气阴两虚、阴阳俱虚、瘀血阻络、脾虚湿盛等。糖尿病病机变化复杂,现有文献在阐述糖尿病上述病机时往往将其一一平行罗列,有杂乱、无规律可循之弊。笔者认为糖尿病属慢性迁延性疾病,其病机的发生发展具有先后次第演变规律,而且患者的病机变化往往与其病程长短有着密切的关系,加之1型、2型糖尿病发病特点的不同,其中医病机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采用病证结合的方法,将西医学诊治糖尿病分1型、2型的思路引入到中医辨证论治中来。同时按发病进程将糖尿病分为糖尿病前期(为糖尿病隐匿期,此期血糖及糖耐量等指标还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但很有可能发展为糖尿病)、中期(糖尿病的诊断已明确但没有并发症)、后期(即并发症期)。使辨证思路更清晰,可达执简驭繁之效,而且也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更趋完善。

    1 糖尿病前期病机特点
, 百拇医药
    临床可见患者情绪抑郁或暴躁,体质尚壮,食欲旺盛,舌红,脉数,中医病机为肝郁;也有患者形体肥胖,耐力减退,舌体胖大有齿痕,病机为脾失运化。通常1型糖尿病隐匿期以肝郁、或肝郁火旺多见;而2型糖尿病隐匿期以脾失运化多见。现代生活节奏快,精神紧张,生活水平提高,饮食多膏粱厚味,运动减少,易导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因此近年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升高。

    2 糖尿病中期的病机特点

    1型糖尿病患者大多具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尿、多食、消瘦。发病与先天禀赋不足及后天饮食失调、情志不遂有关。病变涉及肺、脾、肾。三脏之中各有偏重,又相互影响:上焦肺燥阴虚,津液失于布散,则胃失濡养,肾乏滋助;中焦胃热炽盛,灼伤津液,则上灼肺津,下耗肾阴;下焦肾阴不足,虚火上炎肺胃,致使肺燥、胃热、肾虚三焦同病。根据病程的长短病机特点有所不同,病程短者以阴虚燥热为主,包括肺阴虚、肺胃阴虚、胃阴虚、肝肾阴虚,病情继续发展伤气,出现气阴两虚,但有气虚、阴虚偏重不同,亦有肺、胃、肾之别。气虚不能帅血运行,阴虚火旺煎灼津液,均可致瘀血形成。
, 百拇医药
    2型糖尿病患者有三多一少症状者,病机变化基本同1型演变规律。有大部分患者无明显三多一少症,往往在体检时或并发症出现时才发现。这些患者大多体态肥胖,喜 肥甘厚味,四肢困重,泛恶欲吐,常伴有神疲乏力、不耐劳累,易患感冒,舌体胖大有齿痕。一般是素体脾虚,或因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情志失调致脾失健运。“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津四布,五经并行”。血糖系饮食所化之精微物质,若脾失健运,则血中之糖不能输布于脏腑营养四肢,使血糖蓄积,蓄积过多的血糖随小便漏泄而排出体外。所以病程短者病机以脾虚为主,有脾虚湿盛(有寒湿、湿热之分)、脾虚肝旺;病情继续发展可致脾气虚、脾阴虚、脾阳虚等证,脾虚气血生化无源,气血不足血运则不畅,可见血瘀或痰瘀互结证。

    3 糖尿病并发症期的病机特点

    病久暗耗气血,阴损及阳,致气血双亏、阴阳俱虚。因虚致瘀,无论是中期的阴虚燥热,还是脾虚肝郁均会导致血液运行受阻,气血阴阳的虚损及虚实夹杂常变生他证。糖尿病合并感染,多因正气亏虚,邪气乘虚而入,邪毒与瘀血互结而致。糖尿病心血管病大多因燥热伤阴、阴血不足致心脉瘀阻或瘀血痰湿痹阻心阳而发。糖尿病肾病多因肝肾阴虚,阴损及阳,脾肾阳虚故津液无以输布、气化,出现颜面及四肢浮肿,大便稀溏、尿浊等。糖尿病脑病的发生与风火痰瘀四者密切相关,阴虚燥热、阳化风动、炼液成痰,痰瘀阻络,血脉瘀滞。出现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舌质淡暗有瘀斑、瘀点等症状。并发视网膜病变多为肝肾阴血不足、气阴两虚致瘀血阻络,脾虚痰湿内生,痰瘀互结,出现白内障、微血管瘤等;阴虚火旺或气虚失于固摄致眼底出血。

    综上所述,1型糖尿病阴虚贯穿整个病程,2型或以阴虚或以脾虚贯穿整个病程,无论1型还是2型血瘀证及气虚证常贯穿始终,只是瘀阻程度有轻重缓急的不同,气虚与其他虚证有孰多孰少之别。

    作者单位:510405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

    (编辑小 川), 百拇医药(张玲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