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因素可导致病人CABG术后发生房颤
本报讯 美国学者报告称,他们发现了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病人发生房颤的危险指标并验证了这些指标。(JAMA 20042911720)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杜克大学医学中心麻醉科和围手术期缺血多中心研究组的Matthew医师说,在一项大样本、多中心、国际定群研究中,他们发现在世界的大部分地区,CABG术后房颤的发生率显著地一致,约为32%。围手术期缺血多中心研究中的房颤危险指标可用于这些病人的识别。而对这些病人来说,预防性治疗可能非常有效,还有利于优化目前的治疗方案。
研究共纳入3093例病人,Matthew等评价了参试者预测变量与术后房颤间的相关性,并对1564例病人的预测因素进行了验证。
结果显示,病人术后发生房颤的多变量预测因素为:30岁以上者年龄每增长10岁,发生房颤的比值比OR为1.75;有房颤史者OR为2.11;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者OR为1.43;同时接受瓣膜手术者OR为1.74;撤除β阻滞剂者OR为1.91;撤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者OR为1.69。
与此相反,术前和术后应用β阻滞剂和ACEI治疗可降低房颤的发生率,其OR分别为0.49和0.62。此外,术后服用β阻滞剂、补钾和服用非类固醇类抗炎药NSAIDs亦可减少房颤的发生,OR分别为0.32、0.53和0.49。
分析还表明,复发性房颤在术后病人中的发生率为43.7%。多变量预测因素为:40岁以上者年龄每增长10岁,发生复发性房颤的OR为1.22;伴有左心室肥厚者的OR为1.60;伴有中-重度主动脉硬化者OR为1.47;双腔静脉导管插入者OR为1.91;撤除ACEI或β阻滞剂者OR分别为1.80和1.93。与此相反,伴充血性心力衰竭者发生复发性房颤的OR为0.67;术后应用胺碘酮或地高辛治疗者OR分别为0.50和0.57。
研究人员对验证组病人的资料进行了分析,证实以上因素是术后发生房颤和复发性房颤的预测因素。
Matthew医师总结认为,上述研究结果提示,ACEI和或NSAIDs对术后房颤可能具有预防效应,因此中断某些心血管药物可能是不明智的。他强调指出,复发性房颤病人处于术后并发症的高危状态,应予积极干预。, 百拇医药(丛殊)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杜克大学医学中心麻醉科和围手术期缺血多中心研究组的Matthew医师说,在一项大样本、多中心、国际定群研究中,他们发现在世界的大部分地区,CABG术后房颤的发生率显著地一致,约为32%。围手术期缺血多中心研究中的房颤危险指标可用于这些病人的识别。而对这些病人来说,预防性治疗可能非常有效,还有利于优化目前的治疗方案。
研究共纳入3093例病人,Matthew等评价了参试者预测变量与术后房颤间的相关性,并对1564例病人的预测因素进行了验证。
结果显示,病人术后发生房颤的多变量预测因素为:30岁以上者年龄每增长10岁,发生房颤的比值比OR为1.75;有房颤史者OR为2.11;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者OR为1.43;同时接受瓣膜手术者OR为1.74;撤除β阻滞剂者OR为1.91;撤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者OR为1.69。
与此相反,术前和术后应用β阻滞剂和ACEI治疗可降低房颤的发生率,其OR分别为0.49和0.62。此外,术后服用β阻滞剂、补钾和服用非类固醇类抗炎药NSAIDs亦可减少房颤的发生,OR分别为0.32、0.53和0.49。
分析还表明,复发性房颤在术后病人中的发生率为43.7%。多变量预测因素为:40岁以上者年龄每增长10岁,发生复发性房颤的OR为1.22;伴有左心室肥厚者的OR为1.60;伴有中-重度主动脉硬化者OR为1.47;双腔静脉导管插入者OR为1.91;撤除ACEI或β阻滞剂者OR分别为1.80和1.93。与此相反,伴充血性心力衰竭者发生复发性房颤的OR为0.67;术后应用胺碘酮或地高辛治疗者OR分别为0.50和0.57。
研究人员对验证组病人的资料进行了分析,证实以上因素是术后发生房颤和复发性房颤的预测因素。
Matthew医师总结认为,上述研究结果提示,ACEI和或NSAIDs对术后房颤可能具有预防效应,因此中断某些心血管药物可能是不明智的。他强调指出,复发性房颤病人处于术后并发症的高危状态,应予积极干预。, 百拇医药(丛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