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临床进展 > 消化内科
编号:10404597
“一降二调三结合”治疗萎缩性胃炎
http://www.100md.com 2004年5月17日 科技日报
     河北省中医院胃肠病治疗中心(河北省重点专科)主任刘启泉教授等人,通过20余年的临床研究,在中医药治疗萎缩性胃炎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由他们创立的“一降、二调、三结合”的治疗大法及研制出的专方专药,经数万例该症患者临床使用,临床治愈率达63.4%%,总有效率达95%%以上,经专家鉴定居国内领先水平。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世界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的第二位。而医学研究结果已经证明,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基础上伴发的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为胃癌的癌前病变。因此,研究和找到一种慢性胃炎特别是萎缩性胃炎的理想疗法和药物,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为此,作为省重点专科的河北省中医院胃肠病治疗中心,早在20多年前,就把萎缩性胃炎的治疗研究作为一个主攻课题。在该中心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选拔确定的“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资助对象刘启泉教授的带领下,经过多年潜心研究,他们发现该病是由于气机郁滞、湿浊中阻、热毒蕴结、淤血阻络、阴液亏虚所致;其癌变并非系突变所致,而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多基因变化的渐进性演变过程。据此,他们在总结多年治疗经验的基础上,独创了“一降、二调、三结合”的治疗大法。所谓“一降”,就是鉴于胃病多实、多热,胃腑应以通为用,在治疗上把“和胃降逆”作为第一要义,采用相关中药清热、化湿、理气、养阴、补虚等。所谓“二调”,就是鉴于人体脾、肝及其他脏腑均与胃腑的生克息息相关,调和脾胃、肝胃及其它脏腑功能。所谓“三结合”,就是在治疗中做到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基础治疗与阶段性治疗相结合,药物治疗与调护相结合。

    根据这一治疗大法和多年的临床摸索,刘启泉教授等人还精选菖蒲、茵陈、获苓、枳实、香橼、三七粉、元胡、白芍、当归等中药组方,研制成“胃安颗粒”等系列专药,用于对慢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的治疗。经动物实验和系统临床治疗观察显示,由他们创立的上述治疗大法和研制的专方专药,对已经萎缩的腺体有明显的促再生作用,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所表现出的基础排酸、最大排酸的降低有逆转作用;对胃蛋白酶活力的增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胃酸的分泌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其有效率和治愈率明显高于相对照的其它类中成药物。

    据悉,由中医胃肠病专家刘启泉教授等人创立的这一中医药治疗萎缩性胃炎的新方法已经惠及数万例该症患者并已获河北省科技进步奖。, 百拇医药(记者 王振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