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413524
急性硬脊膜外脓肿不同诊治
http://www.100md.com 2004年5月17日 名医手记
     急性硬脊膜外脓肿可以说是常见病,其诊断和治疗是否及时,后果截然不同。

    例1 李X,男,15岁,房山农民。住院号224560。因腰痛伴高热5~6天,尿常规发现红细胞3~7个/HPF(高倍视野),白细胞0~3/HPF,按“肾周围脓肿”于1982年2月12日收入院。入院检查:呈弛张热型,体温39.2~40.5℃, 胸、腹部无明确异常;神经系统检查:意识清楚,双上肢有力,双下肢5-级,双侧腱反射对称,可见病理反射(+),全身皮肤痛觉、触痛明显,轻度项强,颈5~腰4脊椎棘突压痛、叩击痛明显,以胸8~腰2最明显。血常规:白细胞15.4×109/L,中性94%;复查2次尿常规正常;血沉22mm/小时;血清GPT为 420单位。2月16日脑脊液压力正常,白细胞8×106/L,蛋白定性(+),定量2.7g/L。 骨髓检查示: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红比例9:1(平均2.67: 1),粒细胞系统多数细胞内有中毒性颗粒。脊柱、骨盆、胸部X线片未见异常。心电图提示心肌炎可能大。血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 http://www.100md.com
    至此,诊断考虑如下:1以据高热、周围血象高、血沉快、骨髓粒细胞内多数有中毒性颗粒及血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考虑为全身感染、败血症。脑脊液有改变,较轻微,不象化脓性脑脊髓膜炎、脑脓肿,病灶部位不能肯定;尽管有全身皮肤触痛、肌肉压痛,血沉快、血GPT升高,但轻度项强,脊柱胸8~腰2脊突压痛、叩击痛,不支持多发性肌炎;尽管高热、最初发现尿中少量红、白细胞,脊柱胸8~腰2脊突压痛、叩击痛明显,但入院后2次尿常规正常,不支持“肾周围脓肿”。2 是否为恶性网状细胞增多症?而骨髓象不支持;3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伴有全身感染证据不足,可进一步检查。

    为确定是否以神经系统感染为主,2月17日15:00再次腰穿(本人执行),复查脑脊液。初压48mm水柱,放出不足2毫升脑脊液时,不再滴,随边退针边抽吸,突然抽出脓性液体约1毫升,涂片找到G+葡萄球菌并送培养。会诊讨论中比较一致的诊为急性硬脊膜外脓肿。当时的神经外科主任段国升教授决定转神外,于21:00急诊手术。相当于胸12~腰2脊突水平切口,深部见硬脊膜外脓肿,切除胸11、12及腰1椎板,脓道向上20cm,向下3cm,以盐水及庆大霉素液体反复冲洗、放引流管。术后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给予大量抗菌素,2日后(2月19日)体温降至37.2~38℃,2周后体温正常,四肢无瘫痪,于1982年3月13日痊愈出院。
, 百拇医药
    从参加本例的会诊、做腰穿和多次到神经外科随访直至出院,我对本病认识除从书本得到之外,是实践中留下深刻印象的第一例。

    为什么?

    因为本例刚入院时病情重、表现复杂、作过多种检查,讨论中涉及到多种病,许多专家发表了很好的见解,使我开阔了思路;从发病初具有感染表现,但病灶难以确定,讨论中推测到多种可能,在腰穿吸出脓液前未能肯定诊断;本例急诊手术正确、操作顺利,预后非常理想。决定转神外急诊手术前,段教授曾说,如果手术不及时,一旦发生截瘫,再做手术恢复也很困难。

    手术后对段教授和参与手术的医师,如此果断、正确的处理,非常钦佩。

    例2 李X,男,27岁,农民。

    因高热(T 39~40℃)伴胸背痛4~5天,于1986年5月17日来急诊。在急诊检查:体温40℃,意识清楚,无长束征,有脑膜刺激征,胸9~腰1脊突压痛、脊柱叩击痛明显。血常规白细胞明显升高(14.5×109/L),中性多核90%。当时科间会诊医师意见不一。我到急诊室检查后,认为患者具有败血症伴胸段硬脊膜外脓肿,应手术治疗,但胸段CT扫描未见异常。因发热伴胸痛收住呼吸科。我每天下午主动去看患者,并两次参加科间联合会诊。入院第1、2天神经系统体征与急诊检查类同,脑脊液检查压力正常,蛋白定性(+),定量2.7g/L,白细胞24×106/L,其它项目正常;胸片示左下肺有模糊阴影,2次血培养均为金葡萄球菌(+),败血症诊断无疑,给积极抗感染治疗。入院第3天出现双下肢瘫,复查胸段CT仍未见异常。第3天下午急诊手术,将胸6~9椎板开放,脊髓减压,术中流出脓液20毫升,予以向上下广范的硬膜外冲洗。诊断急性硬脊膜外脓肿。住院33天,出院时双下肢仍完全性瘫痪。
, http://www.100md.com
    体会:

    一是这两例诊断同为急性硬脊膜外脓肿,当时未做CT检查。第1例诊断、治疗及时,后果理想。属于成功的病例。

    二是第2例在急诊室会诊时,骨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及呼吸科,都认为有炎性病变。当时在急诊室已考虑到急性硬脊膜外脓肿可能性,但由于胸段CT结果阴性,否定了急性硬脊膜外脓肿。因高热、胸痛收住呼吸科,每天下午我主动去看病人。第3天出现脊髓受损,双下肢瘫,CT检查仍阴性。出现双下肢全瘫后会诊决定行椎管探查术,明确诊断、清除病灶。但遗留截瘫,终生残疾。本例手术延后与过分相信CT所见有关。

    这样的治疗结果,作为医师心里总觉得是一个缺憾。

    脑CT显示“钙化”,为什么与脊髓碘油有关?

    作者:孙斌 来源:名医手记-解放军总医院专家谈诊治疑难病
, 百拇医药
    脑CT显示“钙化”,为什么与脊髓碘油有关?

    秦×,女,72岁,住院号197367。

    因间断性头痛、眩晕、时有恶心、呕吐1个月,近2周好转。于1996年1月住我科。 有失眠,间断眩晕、耳鸣史10年余。15年前曾有左侧不全偏瘫。20年前行腰椎间盘切除术。体检:双耳听力下降,左耳重,向左偏指明显,无小脑征,深浅感觉存在,左侧肢体肌力4级,腱反射左侧亢进,左侧巴氏征(+)。脑脊液检查正常。2次脑CT发现左侧内囊后肢外方片状低密度病灶,并见颅内多发性点片状小钙化灶,主要分布于颅底和后颅窝、深入小脑皮层的某些沟裂,少数在大脑表面。当时认为头痛与神经衰弱有关,周围前庭性眩晕(血管性),脑梗塞(后遗症),颅内多发性点片状小钙化原因不明。为查找引起钙化灶的病因,检查脑脊液、囊虫补体结合试验及免疫球蛋白、血清钙与磷、甲状腺与甲状旁腺功能、肝CT、X线胸片等。围绕着颅内多发性钙化进行讨论。

    本例经验教训:
, http://www.100md.com
    要熟悉神经系统常用的辅助检查,如脊髓造影、脑CT、MRI等。本例误把碘油入颅的显影当作钙化,围绕着颅内多发钙化寻找原因,进行多项检查。现在脊髓造影使用的造影剂大多是容易吸收的水溶性碘水(Amipaque)。在20年前水溶性碘脊髓造影剂,国内尚未用于临床。而患者腰椎间盘切除术前行脊髓造影,当时使用的造影剂是碘油(碘苯酯, Myodil,1次造影注射3~4ml),难于吸收。脑CT检查时,碘油与钙化的CT值难以区分。对于熟悉脊髓造影使用造影剂的变更、脑CT检查的医师,根据其“钙化灶”的分布特征容易想到,不难鉴别。如能及时确认,于是,则可免去许多不必要的检查。

    正常颅压脑积水只是Chiari畸形的表现之一。对正常颅压脑积水需要进一步查找原因。

    作者:孙斌 来源:名医手记-解放军总医院专家谈诊治疑难病

    正常颅压脑积水只是Chiari畸形的表现之一。对正常颅压脑积水需要进一步查找原因。
, http://www.100md.com
    任×,男,45岁,大同工人。住院号273024。因头晕、耳鸣、双下肢无力8年,进行性加重。渐出现视物模糊、耳鸣、头晕、右耳听力下降、头痛、行走不稳,有时尿裤,持拐杖行走。

    于1990年7月28日再次来我院。

    1987年4月曾住我院,出院诊断:变性病(脑干受损),治疗无效。

    患者在发病后8年间4次进京看病,曾到几家大医院诊疗,并曾多种检查,3次脑脊液检查正常,头颅X片正侧位正常,3次行脑CT检查,均诊为“正常颅压脑积水”。我院门诊检查发现:双侧注视性眼球震颤,右耳听力下降,双侧下肢无力4级,四肢反射亢进,病理反射(+)但不连续,双侧小脑征(+),感觉系统无异常。

    根据上述症状、体征和脑脊液检查、脑CI检查,诊断正常颅压脑积水无疑。但引起脑积水的病因未明。根据患者有脑干、小脑和四肢轻度锥体束征,病变定位于上颈段、枕大孔区。即行颅颈段MRI检查,发现:小脑呈舌形向枕大孔伸出、下疝,脑干、第四脑室受压,上颈段有小灶脊髓空洞症(长约3cm)。按Chiari畸形收住神经外科,行减压术后40天,症状明显缓解,又3个月复查时有进一步好转。
, 百拇医药
    本例经验教训:

    掌握神经系统的基本定位诊断并了解脑CT检查难以解决颅底和枕大孔区病变。病变定位在上颈段与枕大孔区,脑CI提示正常颅压脑积水,但对上颈段与枕大孔区病变CT检查受到性能方面的限制,MRI检查可补充其不足,结果发现Chiari畸形和脊髓空洞症。这样,脑积水系由于小脑下疝、第四脑室受压,影响脑脊液的正常循环而导致正常颅压脑积水。行减压术后症状缓解,进一步证实诊治正确。

    Arnold-Chiari(ACM)畸形:分为4型。根据小脑下疝是否伴延髓畸形来区分Ⅰ与Ⅱ型;Ⅰ型不伴延髓畸形,Ⅱ型伴。Ⅲ型:上颈或枕颈部脊膜膨出、小脑下疝;Ⅳ型:仅小脑发育不良,无向下膨出。

    Ⅰ型:可至成人而无症状。有小脑下疝,颅压增高或正常压力脑积水,约25%阻塞性脑积水;进行性共济失调;常合并脊髓空洞症(约半数)或短颈(bull neck)、颅骨脊椎骨融合(37%)或伴后组颅神经症状,常伴头痛。

    Ⅱ型:小脑与延髓下疝畸形,2/3病例合并脊髓空洞症。常伴脊髓与脊膜膨出,四脑室狭长下移和后颅窝脑池受压(100%),脑干与小脑重叠(93%),进行性脑积水(90%);婴儿难以确定小脑征,但常见后组颅神经症状,舌肌纤颤;至儿童、青少年期,其中某一症状出现+Ⅰ型特点。常与其它颅脑畸形共存。

    诊断依据:1 后组颅神经受损;2 小脑征;3 双侧锥体束征;4 自主神经受损:Horner征(+)、尿便障碍、Charcot’s关节、中线骨畸形;5 四肢与头面部畸形或非对称性异常;7辅助检查:脊髓造影(水溶性造影剂)、MRI(CT)、颅颈X片检查等。, 百拇医药(孙斌 孙斌 来源:名医手记-解放军总医院专家谈诊治疑难病 脑CT显示“钙化”,为什么与脊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