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526151
解读2003’国家科技奖医药项目
http://www.100md.com 2004年5月20日 《现代护理报》 2004.05.20
     2月20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会上,颁布了200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获奖人选和项目。在获奖的项目中,医药卫生类项目共有26项,占13.97%。由陈可冀、李连达两位院士领衔,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集体研究完成的“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是惟一荣获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医药卫生项目,是我国自从实施中医药现代化战略以来,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自从1984年开始颁发科技进步奖以来,第一次在这个领域获得的一等奖项目。

    医药卫生科研人员还在“神经肌肉突触新信号传递机制”、“A-1型短指(趾)症致病原因”、“树突状细胞的抗原功能”以及“酶转化法生产Rh2等人参稀有皂苷”等研究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分别荣获200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200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据悉,2003年度国家科技奖上榜的医药卫生通用项目基本涵盖了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创新药物研究进展和疾病预防、临床治疗科技进步等内容,共取得5项高等级奖励(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其余21项均为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百拇医药
    中医药研究获突破

    由陈可冀、李连达两位院士领衔,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集体研究完成的“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历经三代中医专家、40余年努力,揭示了血瘀证的科学内涵、基本治疗规律与作用原理,在临床、基础及理论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

    在临床方面,研究首创了以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使疗效由70%提高到88%;创立了血瘀证的诊断标准和冠心病心绞痛诊断及疗效评价标准;首创以活血化瘀防治介入治疗冠脉再狭窄及心绞痛复发,使两者的复发率下降了50%,超过国际水平。

    在基础研究方面,建立了中医药研究技术平台,并对多种活血化瘀中药进行了多靶点、多层次、多学科研究,发现了其调节心肌代谢、改善心血管功能、抗心肌缺血、抗高脂血症及动脉硬化、抗血栓、抗血小板聚集等一系列新作用,研制成功活血化瘀治疗心脑血管病中药新药30余种,其中有10多种已获准临床应用。
, 百拇医药
    该项目还在继承的基础上,把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从血瘀证的病因病机、整体宏观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描述与现代医学微观病理生理改变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归纳、分析,较系统地阐明了血瘀证的科学内涵,阐明血瘀证是以血液循环和微循环障碍为主,并包含血液理化性状改变、炎症、免疫、组织异常增生等多方面的病理生理变化及其临床表现。同时进一步阐明了“活血化瘀”的基本治疗规律与作用原理,证明活血化瘀作用主要在于“活其血脉”即改善心脑血管功能、血液物理化学性状、血小板及凝血系统功能、微循环等生理功能,“化其瘀滞”即抗心肌缺血、脑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抗血栓形成等病理状态,并具有改善细胞、胶原组织和脂质代谢,抑制平滑肌细胞和纤维组织增生等广泛的作用。证明活血化瘀方药通过改善心脑及周围血管功能,改善冠状动脉循环,改善血液理化性状等,而达到抗心肌缺血、抗脑缺血、抗动脉硬化及血栓栓塞等功效。目前,该治法已广泛用于中医内、外、妇、皮肤等科,涉及现代医学呼吸、消化、循环、泌尿、内分泌、血液、运动、感觉等系统,包括冠心病、糖尿病、癌症、硬皮病、肝硬化等数十种疾病,活血化瘀理念深入人心。本项目建立的血瘀证诊断标准、冠心病辨证及疗效评价标准均被《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采用,用于指导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成为学术界和官方认可的临床诊断、治疗、疗效评价、新药研制及学术交流的标准。
, 百拇医药
    该项研究对“血瘀证”和“活血化瘀”现代科学内涵的阐释,以及一系列诊断和治疗标准的建立,推动了传统中医理论现代化的发展,特别是在对作为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中枢的“证”的现代认识方面,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研究过程中,该项目曾先后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自然基金委的重点资助,相关内容从“七五”到“十五”连续4次被列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在研期间,项目组共发表论文206篇,出版专著18部。培养博士后10名,博士研究生30名,硕士研究生80名。

    基础医学硕果累累

    在基础医学领域,经过多年研究和积累,若干具有重大科学发现、产生重大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原创性成果不断涌现,促进了人类真知的增长。

    现为香港科技大学生物化学系主任、理学院副院长、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及分子神经科学中心协同主任的叶玉如教授一直致力于神经因子在神经元发育中的功能角色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叶玉如教授的“神经肌肉突触新讯传递机制的鉴定”研究项目,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突触是神经细胞间或神经细胞与靶细胞间发生信息传递的接触点,香港科技大学叶教授及其研究小组鉴定了神经肌肉突触形成的新型信号传导途径与机理,识别出在神经肌肉突触中两种关键讯号的新作用,包括:五型细胞周期蛋白依赖型激酶(Cdk5)及蛋白-Eph受体类,是迄今所知的最大一类受体酪氨酸激酶。这些研究成果先后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如《自然:神经科学》(2001年),并应邀为《遗传学研究新貌》(2003年)和《神经细胞学》(2004年)撰写评述。叶教授在神经肌肉突触鉴别新型活跃分子取得的重大突破,增进了对神经肌肉突触产生的讯号传递机制的了解,也有助于设计神经肌肉疾病的治疗药物。此项研究对神经肌肉突触产生的讯号传递机制了解的增加,也为治疗神经退化疾病如老年痴呆症等药物的研制,开辟了新的方向。
, 百拇医药
    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曹雪涛教授领衔攻关的《树突状细胞的抗原提呈、功能调控及其来源的新基因的功能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科学研究表明,树突状细胞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免疫细胞,如果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取得突破,就如同为人体这架庞大的机器配备了一位“健康哨兵”,它能及时发现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并为人体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免疫学“防御机制”,达到防治疾病的效果。曹雪涛等科研人员围绕树突状细胞开展多方面的创新性基础研究,通过10年艰苦攻关,取得了重要进展,在国际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这一研究成果为深入认识免疫应答调控机制开拓了理论基础,并为某些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目前,该基础研究成果正与临床工作紧密结合,“肿瘤抗原触发的树突状细胞”已获国家Ⅰ期临床应用批文,并已应用于临床试治晚期肿瘤患者。

    由上海交通大学贺林教授等完成的“A—l型短指(趾)症致病原因的研究”项目,独立完成从基因的定位、克隆到致病原因检出为一整体的系统性研究工作,成功地破解了人类遗传史上的近百年之谜,第一次把在动物研究中所得到的IHH基因控制骨骼发育的结论伸展到了人,起到了今后有效地杜绝该类遗传病再发生的作用,并为新版教科书增添了新的知识,相关研究论文分别发表在世界权威杂志《AmericanJournal0fHumanGenetics》和《NatureGenetics》上。

    医学发明成绩喜人

    大连轻工业学院金凤燮教授主持研究的“酶转化法生产Rh2等人参稀有皂苷”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酶转化法生产Rh2等人参稀有皂苷”项目,通过利用新发现的皂苷糖苷酶,发明了“选择性地改变人参皂苷糖基、制备高活性的Rh2等人参稀有皂苷”的一整套方法。大大提高了人参皂苷Rh2皂苷的转化率,并已经产业化生产,实现了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本报记者刘延利,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