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方药解析
编号:10406326
《伤寒论》方药解析:桂枝汤禁例
http://www.100md.com 2004年5月2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149期
     [原文]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16下)

    [提要]

    太阳伤寒表实证不可用桂枝汤。

    [阐论]

    本条首先点明桂枝汤的主要功能是解肌、调和营卫,与麻黄汤之发汗解表不同。若病人见脉浮紧,发热汗不出,是伤寒表实证,应用麻黄汤发汗解表,开泄腠理,发散寒邪。而桂枝汤达不到开表发汗的作用,反有敛荣止汗之弊,所以说“不可与之也”。若误用之,可使表闭阳郁更甚而使病情加重,以致转成不汗出而烦躁的大青龙汤证或发生斑黄、狂乱等种种变证。正因为误用桂枝汤所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因此仲景叮咛:“常须识此,勿令误也。”提示用汗法解表,既不可太过,又不能不及。发汗不及,祛邪失时,发汗太过,必招伤正,均能酿成变证,故当常识不忘。此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意。
, http://www.100md.com
    [原文]

    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17)

    [提要]

    酒客里蕴湿热者禁用桂枝汤。

    [阐论]

    平素嗜酒之人,多有湿热内蕴中焦,素质与常人有异,虽见中风诸证,当慎用桂枝汤。因为桂枝汤为辛甘温之剂。辛温助热,甘能助湿。湿热内蕴者,在所必禁。因为湿热得辛甘药物能壅滞脾胃,势必使胃气上逆,而发生呕逆,所以说这是“酒客不喜甘故也”。

    “酒客病”的含义,解释有异,有人认为是酒客患太阳中风,而见外有风邪,内多湿热;有人认为酒客病是太阳中风之类证。因为过嗜酒醴,湿热内蕴,导致营卫气血失去和调,而见头痛、身热、汗出、恶心、呕吐等症。证候表现类似外感,而实非外感。解释虽异,内蕴湿热则一致,所以均不适用桂枝汤。对“酒客病”的治疗,可考虑以下原则:
, 百拇医药
    1.若酒客中风,查其内无湿热者,桂枝汤亦可服用。或虽可服桂枝汤,但应去甘草、大枣甘温补腻之品,或减其量而行之。

    2.从“酒客不喜甘故也”推论而知,凡素体内蕴湿热者,使用桂枝汤时,皆应谨慎。

    3.确属酒客,又有湿热内蕴,患了太阳中风证,应如何治疗?既患太阳中风,理应用桂枝汤,然湿热内盛,又恐桂枝汤助热碍湿,此时可于桂枝汤中加清热利湿之品,或加清解酒湿之品,如葛花、枳棋子等。此外,还可用葛根芩连汤、小柴胡汤一类方剂。本条以举列方式,提出“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目的在于告诫医者,治病用药,应因人而异。

    [原文]

    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19)

    [提要]

    桂枝汤不宜用于里热壅盛者。
, http://www.100md.com
    [阐论]

    桂枝汤为辛温之剂,对内有热毒壅盛者,则须禁用。

    服桂枝汤本不应吐,若服后见吐,必有原因。从“其后必吐脓血”一句看出,此患者素常必有内痈之疾,体内热毒壅盛。其热灼伤气血,影响营卫不和,亦可出现类似太阳中风证的表现,如果审证不清,误认为是中风证,而投用桂枝汤,发汗后则伤津,更助长内热,从而促使病情恶化,出现呕吐,继则热毒腐血,内痈破溃,而吐脓血之物。

    从以上两条得出,凡内有湿热或热毒者,皆不可误用桂枝汤。《伤寒例》载:“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正是此意,从而推广论之,凡温热病证,亦当忌用。

    “其后必吐脓血也”,是预料之词,非必然之势。所以服桂枝汤后,是否“必吐脓血”,亦当灵活看待。, 百拇医药(聂惠民)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茎藤类 > 桂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