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节前后是结婚的高峰期,可记者在北京一些婚前保健机构采访时发现,自从去年十月婚检改为自愿后,婚检人数骤然下降。由于难以运行,一些综合医院已经摘掉了“婚前保健”的牌子,一些妇幼保健院的“婚检科”被并入了“体检中心”,如果不仔细找,还真找不到提供婚检服务的地方。上海、广东等一些省市的妇幼保健院也反映:来婚检的人越来越少了,这样下去后果难料!
婚检量: 少则为零多则仅为原来的一成
记者走进北京市某区妇幼保健院,这里曾有着北京市婚检量较大的“婚检科”。记者发现,“婚检科”的牌子已经没有了,原来排着队等待婚检的长队也不见了。几间诊室虽然还垂挂着半截白色门帘,但里面却空空荡荡。几位穿着白大褂的医生坐在诊室外的休息椅上聊天。一位医生说:“原来是车水马龙,现在则是门可罗雀,有时一天连一对都没有!婚检已名存实亡。我们只好摘下了原来的牌子。现在以作婚前保健咨询为主。”
北京市卫生局妇幼处任正梅告诉记者,自婚检改为自愿以来,前来婚检的人数大幅度减少,北京市的婚前保健处境艰难。目前全市综合医院的婚检科几乎全撤了,只有19家妇幼保健机构保留了原来的婚检科。有的区县的妇幼保健院有时一个月里才有一两对人来作婚检,最多的也仅为过去的1/10左右。任正梅说,这是北京市自1985年开展婚前检查以来前所未有的低潮期。
经历最低潮的不止北京。据了解,自去年以来,广东、广西、浙江、辽宁等省区的婚前保健机构已经濒临瘫痪。其中,广西全区的婚检已逼近“零报告”水平。在浙江省海宁市,去年10月1日到12月31日,全市到民政部门登记结婚的超过1000对,但到妇幼保健院来婚检的仅有6对!
代价之一: 性病患者漏网病情失控
在北京海淀妇幼保健院,记者采访中发现了这样的记录:在2003年一年中,婚前保健中发现患有梅毒的有51例,而在2004年1月至4月的头4个月中,婚前保健中发现患有梅毒的仅两例。是患梅毒的人少了吗?负责婚前保健的专家方宝瑞大夫说:“是来婚检的人少了,更确切地说,是有梅毒这类性病的人不来婚检了。这些人一旦在婚检中漏网,对自己、家人和后代是很危险的。”
“漏网”了的这些人到哪里去了?记者来到海淀妇幼保健院皮肤性病门诊。当班的医生王振清说:“今年,我们这里的病人一下子多了起来!以前,我们这里一年也就几例梅毒病人,更多的病人在婚检时发现并及时得到治疗。现在很多人不去婚检了,得了病的会隐瞒病情,要是妇女这时怀孕,会传染给婴儿,导致生出梅毒胎,甚至会生出严重的先天性畸形儿。”王振清大夫说,今年春节以后到现在他们已发现了两三例梅毒病人,其中两位都是没有去婚检,而且马上要结婚的。
代价之二: 出生缺陷发生率迅猛增长
有位遗传学家曾预言,婚检这道防线被冲破后,出生缺陷将在未来几年内上升50%~80%!北京市海淀妇幼保健院在2003年产前筛查中发现的出生缺陷为8.9‰,而从2004年1~4月,产前筛查中发现的出生缺陷为17.8‰,整整比去年高出一倍,平均值上升了100%!而正常允许值仅为10‰。
产前筛查科主任赫飞告诉记者,以前来作婚检的准夫妇会听婚前保健课,会在婚检中发现或了解自己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对胎儿有利的时机怀孕。现在人们可以不来婚检了,盲目怀孕的多了,导致出生缺陷发生率迅猛增长。据透露,去年年底的检测结果显示,广西出生缺陷已达到20.08‰,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某医院一位妇产科医生则透露,不久前,她们对一位怀孕20周的孕妇进行梅毒筛查,RPR检查结果为阳性,孕妇承认自己和丈夫都没有经过婚检,也从不知道自己患了梅毒。这位医生说,她在妇产科工作快10年了,以前作产前检查时从未遇到过梅毒胎,因为按照以往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规定,婚检时如发现梅毒患者,会对其作出暂缓结婚的建议。
来自卫生部门的调查证实,婚检改为自愿后半年多来,产前筛查中发现的梅毒胎正呈高比例增长趋势。
补救措施 能否拯救危局?
据说,北京市为挽救危局下了不小功夫。北京市海淀妇幼保健院今年年初花了20多万元,重新装修婚前保健服务中心,并推出了更加人性化的自选婚检服务。宣武区、西城区妇幼保健院为方便群众开设了周六、周日婚前保健服务,在设备质量和人员配备上都提升了水平。尽管如此努力,仍难以提高婚检人数。西城区妇幼保健院一位女大夫说:“我们欢迎咨询者。有人不来婚检了,来咨询一下也好呀!起码能够知道自己是否适合马上怀孕,了解和掌握一些有关的知识,也就能避免一些风险,起码对自己和家庭有好处。”
北京协和医院一位妇产科专家指出,婚检改为自愿后,产前诊断便成为预防出生缺陷的“最后的防线”,而遗传咨询是“把关”的重要手段。现在,他们妇产科要求医生,在给孕妇进行早孕检查或产前检查时,一定要询问家族遗传史尽量早期发现和预防遗传病的发生。
任正梅说,预防出生缺陷分为3级:婚前检查及孕前教育、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缺陷筛查。现在一级预防难以保证,对产前筛查和诊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目前还没有专业的遗传咨询医生,因此,临床医生的参与非常重要。建议医生一定要重视并真正承担起咨询的责任,虽然所花时间相对多,但对病人来说极其重要,这是发现和预防出生缺陷的关键。
为遏制出生缺陷上升趋势,广西、浙江、山西等地卫生部门已要求各级妇幼保健部门尽可能地宣传婚前保健与新生儿健康的利害关系,并改善服务,提高婚检质量。
今年初,卫生部在实施《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又成立了全国产前诊断技术专家组。卫生部有关负责人说,建立专家组,就是要通过专家组织进行行业自律,加强自身技术水平建设,为社会提供更加科学和人性化的服务,最终让公众受益。
即使是在民政部门要求有婚前检查证明的时候,我国出生缺陷的发生率也是每年数以几十万计。一旦这个数字升高甚至翻倍,对一些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将是灾难性的后果。在婚检低潮看似自由、正常的同时,谁在为此付出代价?
婚检量: 少则为零多则仅为原来的一成
记者走进北京市某区妇幼保健院,这里曾有着北京市婚检量较大的“婚检科”。记者发现,“婚检科”的牌子已经没有了,原来排着队等待婚检的长队也不见了。几间诊室虽然还垂挂着半截白色门帘,但里面却空空荡荡。几位穿着白大褂的医生坐在诊室外的休息椅上聊天。一位医生说:“原来是车水马龙,现在则是门可罗雀,有时一天连一对都没有!婚检已名存实亡。我们只好摘下了原来的牌子。现在以作婚前保健咨询为主。”
北京市卫生局妇幼处任正梅告诉记者,自婚检改为自愿以来,前来婚检的人数大幅度减少,北京市的婚前保健处境艰难。目前全市综合医院的婚检科几乎全撤了,只有19家妇幼保健机构保留了原来的婚检科。有的区县的妇幼保健院有时一个月里才有一两对人来作婚检,最多的也仅为过去的1/10左右。任正梅说,这是北京市自1985年开展婚前检查以来前所未有的低潮期。
经历最低潮的不止北京。据了解,自去年以来,广东、广西、浙江、辽宁等省区的婚前保健机构已经濒临瘫痪。其中,广西全区的婚检已逼近“零报告”水平。在浙江省海宁市,去年10月1日到12月31日,全市到民政部门登记结婚的超过1000对,但到妇幼保健院来婚检的仅有6对!
代价之一: 性病患者漏网病情失控
在北京海淀妇幼保健院,记者采访中发现了这样的记录:在2003年一年中,婚前保健中发现患有梅毒的有51例,而在2004年1月至4月的头4个月中,婚前保健中发现患有梅毒的仅两例。是患梅毒的人少了吗?负责婚前保健的专家方宝瑞大夫说:“是来婚检的人少了,更确切地说,是有梅毒这类性病的人不来婚检了。这些人一旦在婚检中漏网,对自己、家人和后代是很危险的。”
“漏网”了的这些人到哪里去了?记者来到海淀妇幼保健院皮肤性病门诊。当班的医生王振清说:“今年,我们这里的病人一下子多了起来!以前,我们这里一年也就几例梅毒病人,更多的病人在婚检时发现并及时得到治疗。现在很多人不去婚检了,得了病的会隐瞒病情,要是妇女这时怀孕,会传染给婴儿,导致生出梅毒胎,甚至会生出严重的先天性畸形儿。”王振清大夫说,今年春节以后到现在他们已发现了两三例梅毒病人,其中两位都是没有去婚检,而且马上要结婚的。
代价之二: 出生缺陷发生率迅猛增长
有位遗传学家曾预言,婚检这道防线被冲破后,出生缺陷将在未来几年内上升50%~80%!北京市海淀妇幼保健院在2003年产前筛查中发现的出生缺陷为8.9‰,而从2004年1~4月,产前筛查中发现的出生缺陷为17.8‰,整整比去年高出一倍,平均值上升了100%!而正常允许值仅为10‰。
产前筛查科主任赫飞告诉记者,以前来作婚检的准夫妇会听婚前保健课,会在婚检中发现或了解自己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对胎儿有利的时机怀孕。现在人们可以不来婚检了,盲目怀孕的多了,导致出生缺陷发生率迅猛增长。据透露,去年年底的检测结果显示,广西出生缺陷已达到20.08‰,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某医院一位妇产科医生则透露,不久前,她们对一位怀孕20周的孕妇进行梅毒筛查,RPR检查结果为阳性,孕妇承认自己和丈夫都没有经过婚检,也从不知道自己患了梅毒。这位医生说,她在妇产科工作快10年了,以前作产前检查时从未遇到过梅毒胎,因为按照以往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规定,婚检时如发现梅毒患者,会对其作出暂缓结婚的建议。
来自卫生部门的调查证实,婚检改为自愿后半年多来,产前筛查中发现的梅毒胎正呈高比例增长趋势。
补救措施 能否拯救危局?
据说,北京市为挽救危局下了不小功夫。北京市海淀妇幼保健院今年年初花了20多万元,重新装修婚前保健服务中心,并推出了更加人性化的自选婚检服务。宣武区、西城区妇幼保健院为方便群众开设了周六、周日婚前保健服务,在设备质量和人员配备上都提升了水平。尽管如此努力,仍难以提高婚检人数。西城区妇幼保健院一位女大夫说:“我们欢迎咨询者。有人不来婚检了,来咨询一下也好呀!起码能够知道自己是否适合马上怀孕,了解和掌握一些有关的知识,也就能避免一些风险,起码对自己和家庭有好处。”
北京协和医院一位妇产科专家指出,婚检改为自愿后,产前诊断便成为预防出生缺陷的“最后的防线”,而遗传咨询是“把关”的重要手段。现在,他们妇产科要求医生,在给孕妇进行早孕检查或产前检查时,一定要询问家族遗传史尽量早期发现和预防遗传病的发生。
任正梅说,预防出生缺陷分为3级:婚前检查及孕前教育、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缺陷筛查。现在一级预防难以保证,对产前筛查和诊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目前还没有专业的遗传咨询医生,因此,临床医生的参与非常重要。建议医生一定要重视并真正承担起咨询的责任,虽然所花时间相对多,但对病人来说极其重要,这是发现和预防出生缺陷的关键。
为遏制出生缺陷上升趋势,广西、浙江、山西等地卫生部门已要求各级妇幼保健部门尽可能地宣传婚前保健与新生儿健康的利害关系,并改善服务,提高婚检质量。
今年初,卫生部在实施《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又成立了全国产前诊断技术专家组。卫生部有关负责人说,建立专家组,就是要通过专家组织进行行业自律,加强自身技术水平建设,为社会提供更加科学和人性化的服务,最终让公众受益。
即使是在民政部门要求有婚前检查证明的时候,我国出生缺陷的发生率也是每年数以几十万计。一旦这个数字升高甚至翻倍,对一些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将是灾难性的后果。在婚检低潮看似自由、正常的同时,谁在为此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