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观念 > 邓铁涛及相关
编号:10412364
对《温病条辨》之评价
http://www.100md.com 大医精诚
     一、使温病学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

    有关温病的论述,历代皆有,日积月累,至叶天士始趋成熟,然而他的经验散见于《临证指南》,理论虽有《温热论》及《幼科要略》,也仅属发凡起例而已。我们承认叶天士为温病学科奠定基础有巨大功绩,但也毋庸讳言,温病学科在他手里尚未达到完整、系统的地步。《温病条辨》则从《内经》到叶天士的著作和医案。广搜博采,含英咀华,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病名、病因、病机、辨证纲领、治法、方药等各项内容,条分缕析,纲举目张,基本上达到理足方效的程度,为使温病学成为独立于伤寒之外的一门系统性学科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其系统性和完整性,为王孟英《温热经纬》所不及。笔者管见:叶天士之书是温病学的雏形,《温病条辨》才是成形著作,《温热经纬》则可算作补充材料。

    叶霜指责《温病条辨》“剽窃叶案,杜撰方名”的说法也欠公允。继承前人的经验,本来就无可非议,何况吴鞠通已把学术渊源的来龙去脉在伏暑中说得一清二楚,“叶氏心灵手巧,精思过人,案中治法,丝丝入扣,可谓汇众善以为长者,惜时人不能知其一二,然其法散见案中,章程未定,浅学者读之,有望洋之叹,无怪乎后人之无阶而升也。故本论拾其大概,粗定规模,俾学者有路可寻。精妙甚多,不及备录,学者仍当参考名家,细绎叶案,而后可以深造”。明白如此,似不能再以“剽窃”目之。又在凡例中说:“故历取诸贤精妙,考之《内经》参以心得,为是编之作。诸贤如木工钻眼,已至九分,瑭特透此一分作圆满会耳。”其态度之谦虚谨慎,尤令人钦佩不已。
, http://www.100md.com
    二、比较全面论述了温病的病因学

    《温病条辨·原病篇》第一条,引《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以说明每岁之温有早暮微盛之不同,由司天在泉、主客加临等变化的影响所致。承认运气的变化在发病学上的重要性,此为“常”即一般规律;又指出“变”即特殊规律,如:“益时和岁捻,天气以宁,民气以和,虽当盛之岁亦微;至于凶荒兵火之后,虽应微之岁亦盛。理数自然之道,无足怪者。”同篇第二条又说:“伏气为病,如春温、冬温、温疟,《内经》已明言之矣;亦有不因伏气,乃司天时令现行之气,如前列《六元正纪》所云是也。此二者皆理数之常者也。更有非其时而有其气,如又可所云‘戾气’,间亦有之,乃其变也。惟在司命者,善察其常变而补救之。”指出温病的外因是外界环境与气候变化的失常,以及邪气(疫、疠)的伤害。叶霖批评:“鞠通所载诸证,言四时六气之常;延陵论疫,道天地诊厉之变。知其常不能通其变,识其变不能达其常,致使温热、温疫不分,遗误来兹,两人皆不得辞其过”。从上述看来,叶氏之言并不中肯。

    《温病条辨·原病篇》第三条“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吴氏自释:“不藏精三字须活看,不专主房劳说,一切人事之能动摇其精者皆是,即冬日天气应寒而阳不潜藏,如春日之发泄,甚至桃李反花之类亦是”。这说明机体有弱点给外因以可乘之机是温病的内因。这一观点连叶霖也加赞赏,认为“释经义明白晓畅,不藏精三字须活看,尤有卓见”。
, 百拇医药
    概括起来说,外界环境、气候的变化失常,会导致机体出现弱点,当机体有弱点可乘之时,病邪就容易侵入人体,导致疾病的发生。这一见解正是继承和发扬了《内经》“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理论,比较全面、完整地论述了温病的病因。时至今日仍然可以说这是比较先进的病因学说。

    三、对温病辨证论治的几项贡献

    《温病条辨》创立的三焦辨证之法,系根据叶天士的“河间温热须究三焦”之说发展而来。王士雄最为反对,认为这是“界划三焦”,主张按卫气营血辨证。其实三焦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各有所长,当时还不能互相取代。从现在的临床实践看来,卫气营血辨证虽比较符合温病的发病规律,又比较容易掌握。但也有其不足之处,而其不足之处,正是三焦辨证之所长。《温病条辨·下焦篇》中指出温病发展到后期,常见肝肾之阴受损的情况,并详细阐述了肝肾之阴受损的证治,这是三焦辨证的一大长处,为温病学派强调的“养得一分阴,保得一分命”的观点提供了较为充足的理论依据和有效治法。《温病条辨》在这方面的贡献是应该肯定的。
, http://www.100md.com
    《温病条辨》对各个季节的温病(如冬温、风温、春温、湿温、暑温、伏暑、秋燥等)的特点、变化规律和治疗方法进行较为清晰详尽的论述,使辨证与辨病有机地联系起来,这是前人所未能做到,而由吴氏将其完成了的。更应当指出的是,吴氏把秋燥纳入温病范围,补充前人之未备。这虽然受到喻嘉言的启发,但其功也不在喻氏之下。

    此外,《温病条辨》在温病治法上的承先启后作用,也是不可磨灭的。如对“三宝”——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的作用和运用的阐述,就大大地起了指导作用,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临证指南》只载紫雪、至宝,《温热经纬》附方只载牛黄清心九与至宝丹)。直至今天,我们在治疗温病高热时,往往还是依靠“三宝”使患者安然渡过难关。这是祖国医学不用物理降温之法,而又绝少后遗症的关键所在。又如雪梨浆与五汁饮等,正好用口服方法解决了发热患者的补液问题,现在也还有其实用价值,因为输液不能完全代替其作用。我师其法,曾用甘蔗汁口服治疗高热舌上芒刺之患者生津甚效。又如“下法”的运用,《条辨》在《伤寒论》的“下法”之外开辟了新天地。以三承气法为基础,结合
, 百拇医药
    温病的特点,发展为增液汤、增液承气汤、宣白承气、导赤承气、牛黄承气、新加黄龙汤等等共ll方。这正是温病学派在“下法”中提出的“无水舟停”,“滋水行舟”之理论与方法的得意之作。

    还有一个问题需要附带说一下。即叶霖在《温病条辨·中焦篇》六十九条吴氏自释后的批语中说:“论黄疽证治,全从《临证指南》蒋式玉论中窃来,并不将阴黄、阳黄、在腑、在脏,形证、病因辨明,而自诩究心有年,用罗天益法化裁之,无不应手取效。欺世盗名,莫此为极”。按吴氏自按确有一大段文字(从“《金匮》有辨证三十五条”起,至“出茵陈四逆汤之治”)从《指南》蒋按中引来,未注明出处,当然有掠美之嫌。但前人亦有此种情况,且《温病条辨》之凡例中已有说明,似不应苛求。吴氏还补充说:始有寒湿,得燥热药数剂,阳明转燥金之化而为阳证者,即从阳黄例治之。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下,阴黄与阳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一论点确具卓见,证之我们的实践,的确如此。可见吴氏之引用前人,是经过临床验证而又参以自己心得的,决非豆丁者可比。,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