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虽小 五脏俱全 “小儿科”里的大学问
新华网北京5月30日电(记者 邱红杰)一个医界小儿科的大夫早在多年前就告诉我,“小儿科”其实是最复杂的临床医学,虽有卖什么吆喝什么的嫌疑,但那不会说话的小家伙除了哭之外,不会告诉你哪疼哪痒,确实让人手足无措。
如果把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与医学相比的话,思想上的“小儿科”可能更加复杂,此时原因常在于那些已经会说话的小家伙,或许已不愿意对上一代人敞开心扉,两代人隔着“代沟”的望闻问切,看到的要么都是毛病,要么一头雾水。
小儿虽小,五脏俱全。诊断病症时,所有给成人看病用的仪器和手段,小儿科也都要用。除此之外,我想有经验的小儿科大夫可能还得掌握一门复杂的学问,就是能听懂小儿哭声,听哭而辨病。同样,对于未成年人的思想,我也一直以为成年人应该学会向未成年人请教,倾听未成年人的意见,就像医生和父母学会听小儿的哭声一样。我认识的爱孩子的年轻父母中,有的竟能一听到孩子哭就知道小家伙是饿了、尿了还是屙了臭臭,绝不是简单给塞上一个奶嘴了事。
我也一直以为当成年人真的能去听并且听懂一个未成年人的声音时,能得到不少有趣的信息。新华社记者最近在小范围内做了这样的一次倾听的尝试,对150名中小学生做了一个简单的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到校园周边环境、课业负担、媒体环境,以及他们对学校和家庭中大人的希望和要求。
这些设计得远不能称得上专业的问卷收上来后,记者从中得到不少有趣的信息。比如我们发现孩子们喜欢的广播电视节目、报纸和杂志中,天文、地理、物理、化学、文化娱乐、时事新闻,无所不包,已超出我们这些成人平时目光所及的范围。再如,我们曾理所当然地以为他们会普遍喜欢周星弛的电影、《蜡笔小新》这样的动画片,或者《超级模仿秀》这样的电视节目。但实际上在“喜欢”“不喜欢”“一般”这样的三个选项中,选择率几乎分庭抗礼,难分伯仲。
这份由我们成年人设计的调查问卷,收上来的结果虽然仅只言片语,但亦足以让我们发现,孩子们是有不少心里话想要对人说的。有一个小学的孩子在问卷里写道:“我最希望我的舅舅帮我把我的电脑知识加强。”对此我们沉思良久,为什么他要得到舅舅的帮助,他的父母、舅舅、老师知道他这个想法吗?还有些孩子写给父母和老师的一句话是:“有些事情没做好,不要埋怨”“希望父母体谅我的想法和感受”“希望老师多了解我们的内心”……在我看来,这些内心里的呼声很似小儿的哭声,有关的成年人是否认真去倾听过,又是否听懂过?
我有时会想,一个病中的小儿如果心里有知,当他(她)遇到一个庸医在那里指手划脚时,是否既好气又好笑。而当一个成年人自以为是地思考未成年人的问题时,未成年人心里是否也在发笑。
真正系统而深入地了解未成年人的内心世界,无疑是一门大学问。但从这次问卷调查,记者还感到,其实,我们平时想听听未成年人的想法并不难,无非就是谦虚一点,耐心一点就够了。而当他们发现你是真心想听时,也不会吝惜透露些小秘密给你。, http://www.100md.com
如果把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与医学相比的话,思想上的“小儿科”可能更加复杂,此时原因常在于那些已经会说话的小家伙,或许已不愿意对上一代人敞开心扉,两代人隔着“代沟”的望闻问切,看到的要么都是毛病,要么一头雾水。
小儿虽小,五脏俱全。诊断病症时,所有给成人看病用的仪器和手段,小儿科也都要用。除此之外,我想有经验的小儿科大夫可能还得掌握一门复杂的学问,就是能听懂小儿哭声,听哭而辨病。同样,对于未成年人的思想,我也一直以为成年人应该学会向未成年人请教,倾听未成年人的意见,就像医生和父母学会听小儿的哭声一样。我认识的爱孩子的年轻父母中,有的竟能一听到孩子哭就知道小家伙是饿了、尿了还是屙了臭臭,绝不是简单给塞上一个奶嘴了事。
我也一直以为当成年人真的能去听并且听懂一个未成年人的声音时,能得到不少有趣的信息。新华社记者最近在小范围内做了这样的一次倾听的尝试,对150名中小学生做了一个简单的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到校园周边环境、课业负担、媒体环境,以及他们对学校和家庭中大人的希望和要求。
这些设计得远不能称得上专业的问卷收上来后,记者从中得到不少有趣的信息。比如我们发现孩子们喜欢的广播电视节目、报纸和杂志中,天文、地理、物理、化学、文化娱乐、时事新闻,无所不包,已超出我们这些成人平时目光所及的范围。再如,我们曾理所当然地以为他们会普遍喜欢周星弛的电影、《蜡笔小新》这样的动画片,或者《超级模仿秀》这样的电视节目。但实际上在“喜欢”“不喜欢”“一般”这样的三个选项中,选择率几乎分庭抗礼,难分伯仲。
这份由我们成年人设计的调查问卷,收上来的结果虽然仅只言片语,但亦足以让我们发现,孩子们是有不少心里话想要对人说的。有一个小学的孩子在问卷里写道:“我最希望我的舅舅帮我把我的电脑知识加强。”对此我们沉思良久,为什么他要得到舅舅的帮助,他的父母、舅舅、老师知道他这个想法吗?还有些孩子写给父母和老师的一句话是:“有些事情没做好,不要埋怨”“希望父母体谅我的想法和感受”“希望老师多了解我们的内心”……在我看来,这些内心里的呼声很似小儿的哭声,有关的成年人是否认真去倾听过,又是否听懂过?
我有时会想,一个病中的小儿如果心里有知,当他(她)遇到一个庸医在那里指手划脚时,是否既好气又好笑。而当一个成年人自以为是地思考未成年人的问题时,未成年人心里是否也在发笑。
真正系统而深入地了解未成年人的内心世界,无疑是一门大学问。但从这次问卷调查,记者还感到,其实,我们平时想听听未成年人的想法并不难,无非就是谦虚一点,耐心一点就够了。而当他们发现你是真心想听时,也不会吝惜透露些小秘密给你。,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