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药发展概况
壮药是根据壮医传统理论和经验应用于临床的,具有传统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的天然药物。具有2500年悠久历史的壮医药,经过近20年的发掘整理,已知的壮药资源达2000多种,常用的也有500多种。加强对壮医药资源的发掘研究和开发利用,将成为广西中药产业发展的优势。
医药卫生的起源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疾病、创伤、饥饿等作斗争的必然结果。壮族先民在经历了反复验证之后逐渐掌握了一些植物的特性,从而促进了原始壮药的萌芽。先秦时期的一些古籍记载了壮族先民早期的医疗实践活动。据目前已有的资料来看,壮医壮药的记载始于汉代,尔后历代有所增加。隋朝巢元方所著的《诸病源候论》记载了岭南俚人的五种毒药:不强药、蓝药、焦铜药、金药、菌药,以及中毒的诊断方法。随着壮医对痧、瘴、蛊、毒、风、湿等病症认识的深入,壮药的应用规律也逐渐明了。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一部内容丰富、收载广泛的医药学巨著。该书收载了不少岭南地区的壮族医药,最突出的是壮族人民对名贵壮药———田七的开发和应用。此外,对于许多壮族地区特产及多产药物的记录充分反映了当时壮医药的发展水平和壮药的开发利用情况。壮族地区的州、府、县志也大都有专章记载地方药材。民国时期编修的地方志和有关文献收载了此前未记或少记的壮乡特产或多产药材。据调查,民国时期还出现了不少有关壮医药的手抄本,并在民间广泛流传。在壮族聚居的靖西、忻城、贵县等地还自发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壮乡药市。在药市上摆摊交流出售的壮药生药达数百种。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了医药研究所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高级中医职业学校,校内设有药科专业班和药物种植场、制药生产合作社,并对部分中药、壮药进行了剂型改革的尝试,提炼出流膏、水液、粉末、植物结晶体等多种成品。综观壮医药发展的历史,尽管由于各种原因,壮族历史上未能形成本民族规范统一的文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壮药应用经验的总结,但壮族先民防病治病的实践经验通过民族语言,以师徒授受、口耳相传的形式流传下来。在与汉族的长期交往和壮汉文化的交流中,有大量关于壮医药的真实资料以汉文形成记载于各种文献之中。有的则以文物的形式展现出来。这些既让我们看到壮药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轨迹,也为壮医药的深入发掘整理、研究提高和现代开发利用打下基础。
, http://www.100md.com
壮医药的发掘整理工作尽管起步较晚,在千百年临床实践的基础上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临床体系。壮药的开发利用,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开展大规模的民族医药调查整理工作。早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广西壮族自治区就开展了包括壮药在内的中草药调查工作。经过1978年~1979年,全区开展民族药普查,1983年~1987年全区中药资源普查,以及1986年~1992年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民族医药古籍整理办公室牵头的全区民族医药普查工作,共收集了10000多条民族医药验方、单方和一批古籍文献资料,制作了1000多个民族药物标本,整理出版了一批民族医药专著,建立了较完备的民族药标本室和民族医药陈列室。自治区党委、区人民政府在《关于实施科教兴桂战略,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桂发[1995]29号)中明确要求:“推进传统医药,壮、瑶、苗等民族医药和现代科技相结合,加快中草药资源的开展和持续利用,发展广西民族医药”。发展壮医药等民族医药被列入了自治区发展总体规划和西部大开发总体规划。
, 百拇医药
成立一批壮医药医、教、研及技工贸开发机构。1985年5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科委批准,成立了以壮、瑶医药为主要研究任务和主攻方向的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建所以来,这个研究所已承担和完成了150多项包括国家攻关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在内的各级各类科研课题,获得多项省部级、厅局科技进步奖。该所现有科研人员和干部职工200多人,是全国规模较大的民族医药研究开发机构。广西中医学院成立了壮医药研究所,壮族聚居的崇左、来宾、百色市及部分县相继成立了民族医药科研和医疗机构。经自治区编委和区卫生厅批准,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于2002年8月加挂“广西壮医医院”的牌子,成为全国首家省区级壮医医院。广西中医院制药厂、玉林制药厂、桂西制药厂、柳江制药厂被国家有关部委定为生产壮、瑶药的民族药定点生产企业。广西药用植物园开辟了以引种栽培壮、瑶药为主的民族药区。
壮医理论的发掘整理和临床实验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在自治区领导和有关部委的支持下,经过广大科研人员10多年的艰苦努力,由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承担和完成的《壮医理论的发掘整理与临床实验研究》科研课题成果,于2002年2月2日在南宁通过专家鉴定。以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长诸国本、中国中医药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博导、著名医史学家李经纬教授为正副主任,包括国内知名的藏医药、蒙医药、傣医药以及中西医药权威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壮医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曾经为民族的健康繁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创用针剌治疗、制造金属针具,应用毒药与解毒药,痧、瘴、蛊、毒、风、湿等病症的防治,以及内病外治、导引按跷、目诊等方面达到了较高的医学水平。壮医的阴阳为本、三气同步、脏腑气血、三道两路、毒虚致病学说和调气解毒补虚治疗原则的确定,表明壮医理论体系已基本形成。作为壮医理论体系主要载体的《壮族医学史》、《中国壮医学》专著的出版,是壮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从根本上解决了壮医长期以来没有形成系统理论的问题。该项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荣获2002年度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度中华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壮族医学史》1998年底由广西科技出版社出版后,荣获1999年桂版图书特别奖、中国民族图书奖一等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科研人员在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的壮医药论文达200多篇,出版专著10多部。目前尚有30多项在研的壮医药课题,包括壮药筛选方面的自治区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以及多部待出版的壮医药著作。由广西中医药学院承担和完成的《常用壮药生药学质量标准研究》科研成果,也于2002年12月8日在南宁通过专家鉴定,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荣获2003年度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常用壮药生药学质量标准研究》、《中国壮药原色图谱》、《中国壮药志》(第一卷)等三部专著已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公开出版。
, 百拇医药
壮药的引种栽培和新产品开发取得重要进展。壮族民间对一些重要壮药有引种栽培或人工养殖的传统经验,但过去由于缺乏政府支持和引导,面积和产量都不大。如何使壮药主要品种的引种栽培或人工养殖在新形势下得以恢复和发展是目前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我国加入WTO后,按GAP要求进一步规范化、规模化栽培种植,不断提高科技含量和社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壮医药验方秘方筛选基础上开发新药和新产品成为医药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壮医药的学术地位和对外交流不断扩大。壮医药理论体系和临床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壮医药在我国传统医药领域中的学术地位,扩大了壮医药在国内外的影响,培养了一批壮医药的医教研人才。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被中国中医研究院定为该院的民族医药基地。1990年以来,有10多名壮医副主任医师以上的高级称职人员通过审批。广西中医学院于2002年招收了壮医史、壮医硕士研究生和五年制壮医本科班。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培训了近4000名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和乡村医生,举办的各种民族医药特色诊疗技术培训班,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了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卫生技术人才。广西民族医药协会还与泰国、越南、美国、德国、日本以及港澳台地区的有关专家学者进行了民族医药的学术交流。, 百拇医药( 黄汉儒 梁启成)
医药卫生的起源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疾病、创伤、饥饿等作斗争的必然结果。壮族先民在经历了反复验证之后逐渐掌握了一些植物的特性,从而促进了原始壮药的萌芽。先秦时期的一些古籍记载了壮族先民早期的医疗实践活动。据目前已有的资料来看,壮医壮药的记载始于汉代,尔后历代有所增加。隋朝巢元方所著的《诸病源候论》记载了岭南俚人的五种毒药:不强药、蓝药、焦铜药、金药、菌药,以及中毒的诊断方法。随着壮医对痧、瘴、蛊、毒、风、湿等病症认识的深入,壮药的应用规律也逐渐明了。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一部内容丰富、收载广泛的医药学巨著。该书收载了不少岭南地区的壮族医药,最突出的是壮族人民对名贵壮药———田七的开发和应用。此外,对于许多壮族地区特产及多产药物的记录充分反映了当时壮医药的发展水平和壮药的开发利用情况。壮族地区的州、府、县志也大都有专章记载地方药材。民国时期编修的地方志和有关文献收载了此前未记或少记的壮乡特产或多产药材。据调查,民国时期还出现了不少有关壮医药的手抄本,并在民间广泛流传。在壮族聚居的靖西、忻城、贵县等地还自发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壮乡药市。在药市上摆摊交流出售的壮药生药达数百种。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了医药研究所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高级中医职业学校,校内设有药科专业班和药物种植场、制药生产合作社,并对部分中药、壮药进行了剂型改革的尝试,提炼出流膏、水液、粉末、植物结晶体等多种成品。综观壮医药发展的历史,尽管由于各种原因,壮族历史上未能形成本民族规范统一的文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壮药应用经验的总结,但壮族先民防病治病的实践经验通过民族语言,以师徒授受、口耳相传的形式流传下来。在与汉族的长期交往和壮汉文化的交流中,有大量关于壮医药的真实资料以汉文形成记载于各种文献之中。有的则以文物的形式展现出来。这些既让我们看到壮药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轨迹,也为壮医药的深入发掘整理、研究提高和现代开发利用打下基础。
, http://www.100md.com
壮医药的发掘整理工作尽管起步较晚,在千百年临床实践的基础上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临床体系。壮药的开发利用,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开展大规模的民族医药调查整理工作。早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广西壮族自治区就开展了包括壮药在内的中草药调查工作。经过1978年~1979年,全区开展民族药普查,1983年~1987年全区中药资源普查,以及1986年~1992年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民族医药古籍整理办公室牵头的全区民族医药普查工作,共收集了10000多条民族医药验方、单方和一批古籍文献资料,制作了1000多个民族药物标本,整理出版了一批民族医药专著,建立了较完备的民族药标本室和民族医药陈列室。自治区党委、区人民政府在《关于实施科教兴桂战略,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桂发[1995]29号)中明确要求:“推进传统医药,壮、瑶、苗等民族医药和现代科技相结合,加快中草药资源的开展和持续利用,发展广西民族医药”。发展壮医药等民族医药被列入了自治区发展总体规划和西部大开发总体规划。
, 百拇医药
成立一批壮医药医、教、研及技工贸开发机构。1985年5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科委批准,成立了以壮、瑶医药为主要研究任务和主攻方向的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建所以来,这个研究所已承担和完成了150多项包括国家攻关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在内的各级各类科研课题,获得多项省部级、厅局科技进步奖。该所现有科研人员和干部职工200多人,是全国规模较大的民族医药研究开发机构。广西中医学院成立了壮医药研究所,壮族聚居的崇左、来宾、百色市及部分县相继成立了民族医药科研和医疗机构。经自治区编委和区卫生厅批准,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于2002年8月加挂“广西壮医医院”的牌子,成为全国首家省区级壮医医院。广西中医院制药厂、玉林制药厂、桂西制药厂、柳江制药厂被国家有关部委定为生产壮、瑶药的民族药定点生产企业。广西药用植物园开辟了以引种栽培壮、瑶药为主的民族药区。
壮医理论的发掘整理和临床实验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在自治区领导和有关部委的支持下,经过广大科研人员10多年的艰苦努力,由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承担和完成的《壮医理论的发掘整理与临床实验研究》科研课题成果,于2002年2月2日在南宁通过专家鉴定。以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长诸国本、中国中医药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博导、著名医史学家李经纬教授为正副主任,包括国内知名的藏医药、蒙医药、傣医药以及中西医药权威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壮医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曾经为民族的健康繁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创用针剌治疗、制造金属针具,应用毒药与解毒药,痧、瘴、蛊、毒、风、湿等病症的防治,以及内病外治、导引按跷、目诊等方面达到了较高的医学水平。壮医的阴阳为本、三气同步、脏腑气血、三道两路、毒虚致病学说和调气解毒补虚治疗原则的确定,表明壮医理论体系已基本形成。作为壮医理论体系主要载体的《壮族医学史》、《中国壮医学》专著的出版,是壮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从根本上解决了壮医长期以来没有形成系统理论的问题。该项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荣获2002年度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度中华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壮族医学史》1998年底由广西科技出版社出版后,荣获1999年桂版图书特别奖、中国民族图书奖一等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科研人员在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的壮医药论文达200多篇,出版专著10多部。目前尚有30多项在研的壮医药课题,包括壮药筛选方面的自治区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以及多部待出版的壮医药著作。由广西中医药学院承担和完成的《常用壮药生药学质量标准研究》科研成果,也于2002年12月8日在南宁通过专家鉴定,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荣获2003年度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常用壮药生药学质量标准研究》、《中国壮药原色图谱》、《中国壮药志》(第一卷)等三部专著已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公开出版。
, 百拇医药
壮药的引种栽培和新产品开发取得重要进展。壮族民间对一些重要壮药有引种栽培或人工养殖的传统经验,但过去由于缺乏政府支持和引导,面积和产量都不大。如何使壮药主要品种的引种栽培或人工养殖在新形势下得以恢复和发展是目前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我国加入WTO后,按GAP要求进一步规范化、规模化栽培种植,不断提高科技含量和社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壮医药验方秘方筛选基础上开发新药和新产品成为医药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壮医药的学术地位和对外交流不断扩大。壮医药理论体系和临床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壮医药在我国传统医药领域中的学术地位,扩大了壮医药在国内外的影响,培养了一批壮医药的医教研人才。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被中国中医研究院定为该院的民族医药基地。1990年以来,有10多名壮医副主任医师以上的高级称职人员通过审批。广西中医学院于2002年招收了壮医史、壮医硕士研究生和五年制壮医本科班。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培训了近4000名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和乡村医生,举办的各种民族医药特色诊疗技术培训班,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了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卫生技术人才。广西民族医药协会还与泰国、越南、美国、德国、日本以及港澳台地区的有关专家学者进行了民族医药的学术交流。, 百拇医药( 黄汉儒 梁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