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再溯源
http://www.100md.com
民间中医
《伤寒杂病论》再溯源
中日友好医院 冯世纶
有关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的主要渊源,拙作《伤寒杂病论溯源》中提出《伤寒杂病论》的主要内容来自于《汤液经法》,张仲景是经方学派的杰出传人,方剂之祖是过誉之谈。今就其主要理论来源进行不成熟的探讨。
一、张仲景并非据《内经》撰写《伤寒杂病论》
自成无己以《内经》注《伤寒》,后世多认为张仲景依据《内经》撰写了《伤寒杂病论》,其主要依据是《伤寒杂病论》原序:“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因为有《伤寒论》序,人云亦云,多信其实。但也有不少人提出异议,如经方大师胡希恕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仲景书取法于《汤液经》”,认为此序有问题,并在多次讲座中指出原序从文字、语句、声律上看非仲景本人之作。近在南阳听钱超尘教授讲授其考证论文,持此观点,并提供了有力证据。钱老指出“撰用以下23字为后人所加。”并据杨绍伊的《伊尹汤液经》研究认为是王叔和加入,其大意是:仲景序中,“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平脉辨证》”五句,与“若能寻余所集,则思过半矣”,至“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一节,悉出叔和撰次。知者,以此篇序文,读其前半,韵虽不高而清,调虽不古而雅。非骈非散,的是建安。“天布五行”,与“省疾向病”二段,则笔调句律,节款声响,均属晋音。试以《伤寒论》中词句滴血验之,即知其是一家骨肉。更证以《千金方序》文中引“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至“彼何荣势之云哉”一节,称张仲景曰。而《序例》中引“天布五行以运万类”至“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一节,不称张仲景曰。即知其语,非出自仲景之口。再以文律格之:“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在文律中为浑说,“撰用《素问》、《九卷》”等五句,在文法中为详举。凡浑说者不详举,详举者不浑说。原文当是“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此本辞自足,而体且简。若欲详举,则当云“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不当浑说后又详举也。且仲景为医中汤液家,汤液家举书不举《汤液经》而举《素问》,不数伊尹而数岐黄,何异家系中不系祖祢而谱东邻也。至其下之“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云云,殊不知三部九候,乃针灸家脉法,非汤液家脉法。针家刺在全身,誓不能不遍体考脉;汤液家重在现证,脉则但候其表里寒热、脏腑虚实、荣卫盛衰以决其治之可汗、不可汗,可下、不可下而已。故诊一部亦已可定,不必遍体摩挲。以汤液家而用针灸家骂汤液家之语骂人,仲景纵亦精于针灸脉法,何至遽聩瞀而矛盾若是!
, http://www.100md.com
著名中医文献学家李茂如先生认为:“应知现传《伤寒论序》出自宋臣所载,其文向以愤世洒泼称著,特专以文章为言耳;若果据以辨章学术,则深知其文真伪错杂,绝难尽信。宋版《伤寒论序》大抵半属仲景之言,半出唐宋医家夸诞之词,试检唐初孙思邈《千金方序》,标名引述云:张仲景曰:当今居世之士……何荣势之云哉一段,信属仲景之言;而夫天布五行……夫欲视死别生固亦难矣一段,别载于《千金方·治病略例第三》,则明系孙氏之言。举此,略证今本《伤寒论序》乃杂引后世之文,不可尽为考溯之据也。清代曹禾《医学读书附记》对此辨之甚详……治学贵在严慎辨察,去伪存真,所称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云者,既非确属仲景之言,且亦不合《伤寒论》之实,盖为后人不察本源而妄事增附之文,岂可据为论证乎?”
总之,从以上的考证资料说明“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等不是张仲景手笔,是后人所加,也就是说只就《伤寒杂病论》序看,不能证明张仲景依据《内经》撰写了《伤寒杂病论》,其医学理论也不能说是来源于《内经》。
, 百拇医药
又有的人非常强调《伤寒杂病论》的理论主要依据《阴阳大论》,但据《敦煌医药文献辑校》记载的《伤寒杂病论》(乙本):“32仲景曰:《阴阳大论》:凡伤寒之病……”,马继兴注解到:“此书抄写年代为……在唐高宗时期”,“宋本在第四十八条之首并无‘阴阳大论……’字样,宋本第一条虽引有《阴阳大论》……但该引文距第四十八条相去甚远,已不属引文范围”。这里不但说明《阴阳大论》是后人所加,而且其各条文中并无《阴阳大论》的内容。因此,说张仲景引用《阴阳大论》也是无据的。
二、《伤寒杂病论》源自经方理论体系
任应秋老师认为中国医学最古的流派为三:一曰黄帝针灸;二曰神农本草;三曰素女脉诀,并认为张仲景系《神农本草》一派,这是符合中国医史实际的。晋·皇甫谧《甲乙经序》云:“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宋刻《伤寒论》序也有“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的记载。从药物理论来看,更能看出《伤寒杂病论》与《神农本草经》一脉相承,而与《内经》不同。如《神农本草经》在论述药味功能时,是从病证特点描述,而不见脏腑经络等理论。如干地黄谓:“味甘寒,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鳖甲谓:“味咸,平。主心腹癥瘕坚积、寒热、去痞、息肉、阴蚀、痔(核)、恶肉。”阿胶谓:“味甘平,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痛,女子下血,安胎,久服轻身益气。”这类药,都未提到“养阴”、“滋阴”作用。在《伤寒杂病论》中也看不到养阴滋阴之说。张仲景用鳖甲只是取其主治“癥瘕、痎疟(疟母)”,也不是用其养阴滋阴作用。而脏腑辨证都把这类药物视为有补心肾阴、养阴滋阴的作用。因此,从理论体系看,《伤寒杂病论》是承系《神农》、经方体系,而没有承系《内经》体系。
, 百拇医药
从两书的内容来看,对疾病的概念、理论概念有明显不同。如对疟疾证治,《金匮要略·疟病》篇第4条:“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烦痛,时呕,白虎加桂枝汤主之。”是说疟病脉自弦,已在前论述,今温疟脉不弦,故谓其脉如平。热结于里,则身无寒但热,复有外邪,则骨节烦痛;气冲热壅,故时呕也,此是温疟用白虎加桂枝汤治疗。对此《内经》有着不同的概念。《内经·疟论》篇曰:“帝曰:先热而后寒者何也?岐伯曰:此先伤于风而后伤于寒,故先热而后寒也,亦以时作,名曰温疟。其但热而不寒者,阴气先绝,阳气独发,则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瘅疟”。这里的瘅疟很明显是《金匮》所说的温疟,此温疟不同于《金匮》的温疟。又如对癫狂的论述,《内经》与《伤寒杂病论》也截然不同。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躁狂越,皆属于火”。《难经·二十难》曰:“重阳者狂,重阴者癫”。《素问·脉解篇》曰:“所谓甚则狂癫疾者,阳尽在上,而阴气从下,下虚上实故狂癫疾也。”即把狂的成因,主要归结为火热、重阳。而《伤寒论》第112条曰:“伤寒脉浮,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把惊狂的成因主要归结为亡阳,概念大相反,可见两者有着理论体系的不同。因未明两个理论体系的不同,而总是按《内经》释《伤寒》往往产生费解或笑话。如对“亡阳必惊狂”,有的注家谓:“本方中的亡阳和少阴证的亡阳不同。少阴亡阳是有汗出肢冷,筋惕肉瞤的证候;火邪的亡阳,则是惊狂卧起不安。因为前者所伤是肾阳,后者所伤是心阳,伤肾阳的宜四逆、真武,伤心阳的宜桂枝救逆。本节是因火邪逼迫,心神耗散以致惊狂不安,所以用桂枝汤去芍药之苦平,加蜀漆之辛散,目的是使火邪气与外邪一时并散……”已知病机是心阳耗散,治疗还要散火气?怎能圆其说?又如对《伤寒论》第27条:“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的注解,把“无阳”解释为“阳气虚”或是“表之寒邪轻,而里之温热重”,用《内经》解释,望文生义,岂能全通?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伤寒杂病论》与《内经》为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只就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证看即可明白。“伤寒脉浮,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是说伤寒脉浮,本宜麻黄汤发汗治之,而医以火迫使大汗出,乃错误的治疗,徒亡津液,不但表不解,反导致急剧的气上冲,并激动里饮,而发惊狂,以致卧起不安。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能治火劫亡阳的逆治证,故又特称之为救逆汤。此方为桂枝汤去芍药加祛痰的蜀漆、镇惊的龙牡,故治桂枝去芍药汤证有痰饮而惊狂不安者。值得说明的是,蜀漆苦辛平,为除痰、截疟药,并无解表散邪作用,临床常以半夏、茯苓等代之,疗效颇佳。这里可看出《伤寒杂病论》的亡阳与《内经》的亡阳概念是不同的。
总之,从理论体系看,《伤寒》不同于《内经》,《伤寒》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 百拇医药
中日友好医院 冯世纶
有关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的主要渊源,拙作《伤寒杂病论溯源》中提出《伤寒杂病论》的主要内容来自于《汤液经法》,张仲景是经方学派的杰出传人,方剂之祖是过誉之谈。今就其主要理论来源进行不成熟的探讨。
一、张仲景并非据《内经》撰写《伤寒杂病论》
自成无己以《内经》注《伤寒》,后世多认为张仲景依据《内经》撰写了《伤寒杂病论》,其主要依据是《伤寒杂病论》原序:“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因为有《伤寒论》序,人云亦云,多信其实。但也有不少人提出异议,如经方大师胡希恕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仲景书取法于《汤液经》”,认为此序有问题,并在多次讲座中指出原序从文字、语句、声律上看非仲景本人之作。近在南阳听钱超尘教授讲授其考证论文,持此观点,并提供了有力证据。钱老指出“撰用以下23字为后人所加。”并据杨绍伊的《伊尹汤液经》研究认为是王叔和加入,其大意是:仲景序中,“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平脉辨证》”五句,与“若能寻余所集,则思过半矣”,至“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一节,悉出叔和撰次。知者,以此篇序文,读其前半,韵虽不高而清,调虽不古而雅。非骈非散,的是建安。“天布五行”,与“省疾向病”二段,则笔调句律,节款声响,均属晋音。试以《伤寒论》中词句滴血验之,即知其是一家骨肉。更证以《千金方序》文中引“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至“彼何荣势之云哉”一节,称张仲景曰。而《序例》中引“天布五行以运万类”至“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一节,不称张仲景曰。即知其语,非出自仲景之口。再以文律格之:“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在文律中为浑说,“撰用《素问》、《九卷》”等五句,在文法中为详举。凡浑说者不详举,详举者不浑说。原文当是“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此本辞自足,而体且简。若欲详举,则当云“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不当浑说后又详举也。且仲景为医中汤液家,汤液家举书不举《汤液经》而举《素问》,不数伊尹而数岐黄,何异家系中不系祖祢而谱东邻也。至其下之“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云云,殊不知三部九候,乃针灸家脉法,非汤液家脉法。针家刺在全身,誓不能不遍体考脉;汤液家重在现证,脉则但候其表里寒热、脏腑虚实、荣卫盛衰以决其治之可汗、不可汗,可下、不可下而已。故诊一部亦已可定,不必遍体摩挲。以汤液家而用针灸家骂汤液家之语骂人,仲景纵亦精于针灸脉法,何至遽聩瞀而矛盾若是!
, http://www.100md.com
著名中医文献学家李茂如先生认为:“应知现传《伤寒论序》出自宋臣所载,其文向以愤世洒泼称著,特专以文章为言耳;若果据以辨章学术,则深知其文真伪错杂,绝难尽信。宋版《伤寒论序》大抵半属仲景之言,半出唐宋医家夸诞之词,试检唐初孙思邈《千金方序》,标名引述云:张仲景曰:当今居世之士……何荣势之云哉一段,信属仲景之言;而夫天布五行……夫欲视死别生固亦难矣一段,别载于《千金方·治病略例第三》,则明系孙氏之言。举此,略证今本《伤寒论序》乃杂引后世之文,不可尽为考溯之据也。清代曹禾《医学读书附记》对此辨之甚详……治学贵在严慎辨察,去伪存真,所称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云者,既非确属仲景之言,且亦不合《伤寒论》之实,盖为后人不察本源而妄事增附之文,岂可据为论证乎?”
总之,从以上的考证资料说明“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等不是张仲景手笔,是后人所加,也就是说只就《伤寒杂病论》序看,不能证明张仲景依据《内经》撰写了《伤寒杂病论》,其医学理论也不能说是来源于《内经》。
, 百拇医药
又有的人非常强调《伤寒杂病论》的理论主要依据《阴阳大论》,但据《敦煌医药文献辑校》记载的《伤寒杂病论》(乙本):“32仲景曰:《阴阳大论》:凡伤寒之病……”,马继兴注解到:“此书抄写年代为……在唐高宗时期”,“宋本在第四十八条之首并无‘阴阳大论……’字样,宋本第一条虽引有《阴阳大论》……但该引文距第四十八条相去甚远,已不属引文范围”。这里不但说明《阴阳大论》是后人所加,而且其各条文中并无《阴阳大论》的内容。因此,说张仲景引用《阴阳大论》也是无据的。
二、《伤寒杂病论》源自经方理论体系
任应秋老师认为中国医学最古的流派为三:一曰黄帝针灸;二曰神农本草;三曰素女脉诀,并认为张仲景系《神农本草》一派,这是符合中国医史实际的。晋·皇甫谧《甲乙经序》云:“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宋刻《伤寒论》序也有“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的记载。从药物理论来看,更能看出《伤寒杂病论》与《神农本草经》一脉相承,而与《内经》不同。如《神农本草经》在论述药味功能时,是从病证特点描述,而不见脏腑经络等理论。如干地黄谓:“味甘寒,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鳖甲谓:“味咸,平。主心腹癥瘕坚积、寒热、去痞、息肉、阴蚀、痔(核)、恶肉。”阿胶谓:“味甘平,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痛,女子下血,安胎,久服轻身益气。”这类药,都未提到“养阴”、“滋阴”作用。在《伤寒杂病论》中也看不到养阴滋阴之说。张仲景用鳖甲只是取其主治“癥瘕、痎疟(疟母)”,也不是用其养阴滋阴作用。而脏腑辨证都把这类药物视为有补心肾阴、养阴滋阴的作用。因此,从理论体系看,《伤寒杂病论》是承系《神农》、经方体系,而没有承系《内经》体系。
, 百拇医药
从两书的内容来看,对疾病的概念、理论概念有明显不同。如对疟疾证治,《金匮要略·疟病》篇第4条:“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烦痛,时呕,白虎加桂枝汤主之。”是说疟病脉自弦,已在前论述,今温疟脉不弦,故谓其脉如平。热结于里,则身无寒但热,复有外邪,则骨节烦痛;气冲热壅,故时呕也,此是温疟用白虎加桂枝汤治疗。对此《内经》有着不同的概念。《内经·疟论》篇曰:“帝曰:先热而后寒者何也?岐伯曰:此先伤于风而后伤于寒,故先热而后寒也,亦以时作,名曰温疟。其但热而不寒者,阴气先绝,阳气独发,则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瘅疟”。这里的瘅疟很明显是《金匮》所说的温疟,此温疟不同于《金匮》的温疟。又如对癫狂的论述,《内经》与《伤寒杂病论》也截然不同。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躁狂越,皆属于火”。《难经·二十难》曰:“重阳者狂,重阴者癫”。《素问·脉解篇》曰:“所谓甚则狂癫疾者,阳尽在上,而阴气从下,下虚上实故狂癫疾也。”即把狂的成因,主要归结为火热、重阳。而《伤寒论》第112条曰:“伤寒脉浮,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把惊狂的成因主要归结为亡阳,概念大相反,可见两者有着理论体系的不同。因未明两个理论体系的不同,而总是按《内经》释《伤寒》往往产生费解或笑话。如对“亡阳必惊狂”,有的注家谓:“本方中的亡阳和少阴证的亡阳不同。少阴亡阳是有汗出肢冷,筋惕肉瞤的证候;火邪的亡阳,则是惊狂卧起不安。因为前者所伤是肾阳,后者所伤是心阳,伤肾阳的宜四逆、真武,伤心阳的宜桂枝救逆。本节是因火邪逼迫,心神耗散以致惊狂不安,所以用桂枝汤去芍药之苦平,加蜀漆之辛散,目的是使火邪气与外邪一时并散……”已知病机是心阳耗散,治疗还要散火气?怎能圆其说?又如对《伤寒论》第27条:“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的注解,把“无阳”解释为“阳气虚”或是“表之寒邪轻,而里之温热重”,用《内经》解释,望文生义,岂能全通?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伤寒杂病论》与《内经》为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只就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证看即可明白。“伤寒脉浮,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是说伤寒脉浮,本宜麻黄汤发汗治之,而医以火迫使大汗出,乃错误的治疗,徒亡津液,不但表不解,反导致急剧的气上冲,并激动里饮,而发惊狂,以致卧起不安。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能治火劫亡阳的逆治证,故又特称之为救逆汤。此方为桂枝汤去芍药加祛痰的蜀漆、镇惊的龙牡,故治桂枝去芍药汤证有痰饮而惊狂不安者。值得说明的是,蜀漆苦辛平,为除痰、截疟药,并无解表散邪作用,临床常以半夏、茯苓等代之,疗效颇佳。这里可看出《伤寒杂病论》的亡阳与《内经》的亡阳概念是不同的。
总之,从理论体系看,《伤寒》不同于《内经》,《伤寒》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