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415955
关于提高人体有氧代谢能力的训练方法
http://www.100md.com 2004年6月16日 急救快车
     北京体育大学 吕韶钧

    (一)问题的提出

    每周锻炼几次、练多长时间才能保持和增进健康?进行什么样的训练最合适?由于健康是大量参数所组成,而且身体对锻炼的适应性反应又极复杂,因此,对这类问题很难统一回答。现就运动的次数、强度、持续时间及活动方式等提出一些相对的看法,供锻炼者参考。经过研究;为了保持和不断提高循环、呼吸的机能水平,并保持一定的净体重,所需的训练负荷如下:

    1、运动形式:大趴肉群能参与活动和周期性的、长时间的、有一定强度的、以有氧代谢为主的活动。如跑步、游泳、划船;骑自行车、跳绳等。

    2、练习强度:能达到最高心率的60%至90%,或者是最大摄氧量的50%至85%。

    3、锻炼次数:每周3至5次。
, 百拇医药
    4、持续时间:持续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练习强度。一般可在持续有氧活动15至60分钟范围内做出选择、对非运动员的成年人,以 强度、长时间的活动为宜,以免出现潜在性的危险。

    (二)理论依据

    人体有氧能力的提高,取决于训练的次数、强度、持续时间、运动方式与起始的健康水平,为此从提高最大摄氧量的角度来看,曾提出如下看法:

    1.最大摄氧量通过训练只能提高5—25%。其他95-72%主要是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但个别人通过训练则又可提高25%以上,如何解释这种现象?这些情况通常是因为总体重和脂肪重量的下降,按每分、每公斤体重毫升计算最大摄氧量,就会有明显的提高,另一个原因可能是由于起始的健康水平太低,因此锻炼后没有较大的提高。

    2.最大摄氧量的提高与训练次数有关。实验证明起码每周要保持三次的训练,如果每周少于两次训练,最大摄氧量的变化不显著。
, 百拇医药
    3.要想改进身体的组成,使去脂体重(净体重)的比例增大,每周的训练也不能少于3次,每次至少持续20分钟,缩小所消耗的热量每次应接近300千卡。如果每周训练4次,则每次消耗热量应接近200千卡。

    4.提高最大摄氧量的最低阈值。应为“最大心率储备”的60%左右(50%的最大摄氧量)。最大心率储备是指最大心率与安静时心率之差,再加上安静时的1/2的心率。对青年人来说大约相当于心率达到130-150次/分的水平。老年人此值可低至:110-120次/分(阈水平的心率绝对值与年龄成反比)。

    5.持续训练是保持良好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停止训练两周,工作能力就会显著下降,停止lo周至8个月后,健康状况就会回到训练前的水平;停止训练4周到12周,已提高的心脏、呼吸健康水平可下降50%。

    6.初次练跑每周三次以上;每次超过30分钟,有可能引起足膝的损伤,为此可选用不同的项目进行交替练习。
, 百拇医药
    7.最近研究表明,年龄不是耐力训练的障碍。中老年人最大摄氧量的变化与青年人相似,只是年龄大的人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适应训练;尽管最大摄氧量有随年龄增大而下降的倾向(可能是总体重和脂肪重随年龄而增加)但有材料证明,耐力训练可以改变这种倾向。

    8.力量训练不能提高最大摄氧量。最近的试验表明,采用中等负荷的循环力量练习;每组重复10-15次,组间休息15—30秒,最大摄氧量没有变化或只有很小变化。

    9.短期的训练不能提高人体的有氧适应能力,最少需要10周到20周才能见效。对成年人来说,每周训练不应少于2次;每次不应少于10分钟,否则,不能起到保持和提高健康水平的作用。

    (三)美国运动医学的库珀(Cooper)博士制定了提高人体有氧代谢能力的训练原则。

    1、 在最初训练时必需使大肌肉群也参加运动,如腰部和上臂肌肉。
, 百拇医药
    2、 保持大肌肉群持续不断的、有节奏的、数十分钟以上的运动时间。

    3、为了达到有氧训练的目的,运动必须达到足够的强度;心率和呼吸频率能达到本人最高值的50-70,身体要出汗。

    4.如果参加勃格(Brog)体力感知表测试时,运动的主观感觉应达到12—14之间。

    5.每次参加训练时,必须遵守先做准备活动,再做剧烈运动,最后做恢复运动的程序。

    6. 有氧代谢锻炼的次数;每周进行3-4次是比较适宜的。

    7.每次训练的时间,开始时每次训练5—12分钟比较适宜,逐渐地延长到20-30分钟。

    8、提高有氧代谢的训练项目,最好是快走、跑、游泳、骑自行车、越野滑雪或有氧舞蹈等等。,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