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多用民族药——让更多的民族药进入《医保目录》
民族医药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我国55个少数民族有一亿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十二分之一。但由于少数民族大都分布在边远地区,他们创造的医药知识和医疗经验不拘一格,占有的天然药物资源相对丰富,在多种民族医学理论和经验的指导下,民族药药材资源不下七、八千种(其中有一部分是与中药交叉使用的),民族药成药品种九百多个。这些药物具有疗效确切、功能独到、安全性强、副作用小、药源广阔、价格低廉等优点,在我国医药卫生资源中越来越显示其重要地位。特别近十几年来,民族药由自采、自种、自制、自用的“四自方针”进入社会化大生产,民办的民族药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药品年销售量约四十亿元左右;民族药成药生产已经成为我国医药经济中富有特色的重要门类。
医药是人类健康的不息追求。过去,民族药主要在民族地区使用,纵有风情万种,养在深闺未识,全国广大地区的人民不十分了解。现在民族药下山进城,日益为全国人民所认知和需求,有的被选用为“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应该说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中国有中药、西药、还有藏药、蒙药、维吾尔药、傣药、苗药、壮药、彝药等民族药,再加上针灸、推拿、按摩、气功、拔罐、刮痧、药浴等非药物疗法和外治疗法,中国人民的医药保健手段林林总总、丰富多彩,此药不灵,彼药投之;一法不应,十法选之,呈现出中国医药卫生事业的中国特色。从医学上讲,比一个人的健康挂靠在一个医学体系上强得多;从文化上讲,给各个民族的传统医药都提供了继承发扬和各展所长的机会;从经济上讲,土洋结合降低了医疗成本,促进了民族医药工业的发展;从社会上讲,我们创造了一个多种医学成份保障人类生命健康的良好模式。
, 百拇医药
但是,尽管民族药得到一般性的重视和赞赏,当下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主要表现有“三难”:一是进城市医院难,二是医生开处方难,三是进药店购民族药难。首先是城市的中医院、西医院没有民族医的位置,大都连一个民族医科也没有。原来的中医师、西医师又缺乏民族医药的知识,他们不会用民族药。其次,即使这些医院有民族药,但在《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简称《医保目录》)的1535种药品中,西药913种,中成药575种,民族药只有47种,是全部《医保目录》的3%。这个比例显然太小,绝大部分患者还是享受不到民族药。第三,2000年5月进入第一批《医保目录》的民族药,只有藏药、蒙药和维吾尔药三类,而傣、苗、壮、彝、等民族药都没有机会收入,更不用说动员整个民族医药的力量来为医保服务。
当然,造成民族药进入《医保目录》数量较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2000年以前,许多民族药还是地方标准,而不是国家部颁标准,它们还没有“身份”和资格进入《医保目录》。民族药产品的质量、销售、信誉、科研也均有待提高。但是今天,民族药的发展已令人刮目相看,有些民族药与同类功能的中、西药比较,疗效高,疗程短,副作用无或小,价格便宜,药材资源充足,在竞争中已处于优势,让这样一批民族药进入《医保目录》的条件已经成熟。
因此,让更多的民族药进入《医保目录》成了当前正确对待民族药、合理使用民族药和促进发展民族药的关键问题。为了解决这个关键问题,我建议第一步,收集各地药品管理部门和企业提供的资料,推荐一批民族药;第二步,由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评选;第三步,把评选合格的民族药和中药、西药一道综合平衡,确定品种,进入新的《医保目录》。, 百拇医药(诸国本)
医药是人类健康的不息追求。过去,民族药主要在民族地区使用,纵有风情万种,养在深闺未识,全国广大地区的人民不十分了解。现在民族药下山进城,日益为全国人民所认知和需求,有的被选用为“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应该说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中国有中药、西药、还有藏药、蒙药、维吾尔药、傣药、苗药、壮药、彝药等民族药,再加上针灸、推拿、按摩、气功、拔罐、刮痧、药浴等非药物疗法和外治疗法,中国人民的医药保健手段林林总总、丰富多彩,此药不灵,彼药投之;一法不应,十法选之,呈现出中国医药卫生事业的中国特色。从医学上讲,比一个人的健康挂靠在一个医学体系上强得多;从文化上讲,给各个民族的传统医药都提供了继承发扬和各展所长的机会;从经济上讲,土洋结合降低了医疗成本,促进了民族医药工业的发展;从社会上讲,我们创造了一个多种医学成份保障人类生命健康的良好模式。
, 百拇医药
但是,尽管民族药得到一般性的重视和赞赏,当下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主要表现有“三难”:一是进城市医院难,二是医生开处方难,三是进药店购民族药难。首先是城市的中医院、西医院没有民族医的位置,大都连一个民族医科也没有。原来的中医师、西医师又缺乏民族医药的知识,他们不会用民族药。其次,即使这些医院有民族药,但在《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简称《医保目录》)的1535种药品中,西药913种,中成药575种,民族药只有47种,是全部《医保目录》的3%。这个比例显然太小,绝大部分患者还是享受不到民族药。第三,2000年5月进入第一批《医保目录》的民族药,只有藏药、蒙药和维吾尔药三类,而傣、苗、壮、彝、等民族药都没有机会收入,更不用说动员整个民族医药的力量来为医保服务。
当然,造成民族药进入《医保目录》数量较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2000年以前,许多民族药还是地方标准,而不是国家部颁标准,它们还没有“身份”和资格进入《医保目录》。民族药产品的质量、销售、信誉、科研也均有待提高。但是今天,民族药的发展已令人刮目相看,有些民族药与同类功能的中、西药比较,疗效高,疗程短,副作用无或小,价格便宜,药材资源充足,在竞争中已处于优势,让这样一批民族药进入《医保目录》的条件已经成熟。
因此,让更多的民族药进入《医保目录》成了当前正确对待民族药、合理使用民族药和促进发展民族药的关键问题。为了解决这个关键问题,我建议第一步,收集各地药品管理部门和企业提供的资料,推荐一批民族药;第二步,由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评选;第三步,把评选合格的民族药和中药、西药一道综合平衡,确定品种,进入新的《医保目录》。, 百拇医药(诸国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