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425195
医学世界“特种兵”
http://www.100md.com 2004年6月28日 科技日报
     在雪落三尺的内蒙古草原深处,在潮湿季风永远无法抵达的罗布泊边缘,在某卫星发射基地地下数十米的秘密仓库,在远离海岸线几万里的大洋海域……一支特殊的“特种兵”小分队,走遍了我军官兵奋战着的每一个特种工作领域。

    这支队伍的成员都来自306医院特种医学中心,这也是我军首家针对战争特种伤病同时展开临床救治与研究的机构,近年来,该中心瞄准高技术条件下的现代战争,以提高特种伤病研究和救治能力为根本出发点,取得了包括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数十项科研成果奖,为官兵铸就了一道牢固的生命盾牌。

     “特救”征程廿三年

     上个世纪80年代初,306医院派出岳茂兴等专家,遍采众家之长,成立了全军首家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积极探索重型外伤救治模式。2001年,经中央军委正式列编,该院又在全军率先成立了特种病科。2004年,总后专家组成员来到该院,以惊人一致的意见同意该院成立总装特种医学中心。此时,整整23年过去了。
, http://www.100md.com
    23年里,306医院的特种急救小组,曾近20次随船赴南太平洋执行特种医学保障任务,一去便是3个月时间;他们参加国防工业系统及地方大型突发性事故抢救10余次,成功抢救冲击波、烧伤、染毒三伤合一的复合伤员百余例;“神四”发射试验,他们在零下30多摄氏度低温下,获取了模拟人发生假想意外时的第一手资料;为了获得火箭推进剂的具体染毒指数,“特救”小组成员来到某基地存放推进剂的地下仓库,进行空气采样,刺鼻的气味呛得人一阵阵发晕……306医院“特救”人把自己形容为随时待命出发的战士,已经在最贴近战场的征途上奔波了20多年。

    “特种救护”需要“特殊意志”。这些年的数十万里征程,足以让一切不坚实的物体风化、消亡,但是历经时间与空间磨练的“特救”人,却已经把“特种救护”作为发自内心的孜孜追求,迸发出无穷的战斗力。去年年底,岳茂兴受邀来到第三军医大学讲座,听完报告后,全军战伤研究的最高权威、第三军医大学复合伤研究所程天民院士,激动地题下“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的慷慨诗句赠与306医院特种医学中心。
, http://www.100md.com
     追逐“零”背后的无限可能

     刚刚成立重症监护病房的时候,306医院的专家们依靠已有的临床经验展开救治,30多例因为爆炸、车祸、重病导致的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濒临死亡的患者重获新生。扑面而来的成功、堆满办公桌的锦旗,曾让医生们倍感骄傲。

    但是,当他们把目光逐渐转向战伤救治研究领域的时候却突然发现,现代战争是如此的复杂多变,致伤因素更是层出不穷,旧的临床救治规则面对繁杂的战伤抢救已经无所适从。战伤救护可以遵循的现行规律少之又少。面对这个巨大到可怕的“零”,很多人一时间束手无策。路,似乎窄了起来。

    探索者不会止步于“零”,特救专家们转变观念:没有规则,我们就来制定规则!他们以“贴近实战”为指导思想,从临床实战中总结救治经验。他们发现:随着高科技战争武器的现代化与特种化,冲击波、烧伤、染毒三伤合一的复合伤已成为现代战伤的主要元素,而重度复合伤引起的多器官功能衰竭,也是一个难解的国际性课题,它是导致伤病员、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而这种病症的发生率为90%%以上,很难预防!面对挑战,特救专家们知道:谁能够掌握复合伤引起的全身多器官衰竭的救治方法,谁就能推动守卫官兵生命健康的钢铁大门……几度寒暑春秋,岳茂兴等人通过大量临床救治成功病例,终于总结出了“四大一支持”冲击疗法。后来,这个方法被全国数十家医院采用,成为国内救治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又一通用规则。
, http://www.100md.com
    进入90年代后期,随着国家载人航天计划的实施,岳茂兴等人开始关注载人航天特种病症的研究与救治,这在国内是一个史无前例的研究领域。以邹德威、岳茂兴等人为首的306医院载人航天特救专家组,依靠缜密的逻辑推论,将“零”的基础变化为“无穷大”的可能性,结合实际临床救治经验,撰写出了20多万字的医疗救护细则,创造性地将ICU病房转移到草原上,建立了车载、机载两个救护平台,创造了载人航天特种病研究与救治的历史。

    创新的成就无疑是令人骄傲的,他们还在国际上率先复制成功了液体火箭推进剂爆炸中毒致伤的模型,并率先开展冲击伤复合液体火箭推进剂染毒大鼠的远期效应研究。近年来,针对大型事故频频突发的事实,他们提出了“一戴二隔三救出”及“六早”的救治方案已获中国红十字会审定通过。依靠高瞻远瞩的目光,多年来,306医院就在各类中华级、国家级医学杂志上发表关于特种伤病救治的论文309篇、专著8部,特种病中心也先后荣获科技成果奖32项,仅2003年一年,就获得“中国航天基金奖”和1项全军二等奖、3项三等奖。
, 百拇医药
    用自己的100%争取战士的1%

     “真想为国防和军事医学做一点贡献,就是要医务工作者做出实实在在的牺牲的。”医院院长邹德威和政委白学平都曾感慨地对记者说。

    火箭推进剂是运载火箭起飞升空的原始动力,但也是个“五毒俱全”的家伙:易挥发、易爆、剧毒、高压运输、低温保存。从推进剂的生产制造到化验到运输再到火箭灌注的过程,许多官兵都与这个“特级危险品”有着亲密接触,就算是做足防护措施,伤害、中毒等事故也不可避免。

    在306医院的协调下,火箭推进剂从某试验基地秘密运送至中心实验室。这是一次全军协同的大型科研任务,306医院牵头,军事医学科学院、第三军医大学等国内一流科研机构协同进行,就是要针对运载火箭推进剂致伤问题设置课题专门研究。

    关键试验步骤由特种病中心的医护人员进行。他们期望得出事故发生后的救治原则和方法,能够最大限度降低伤害程度。而要获得这些原则和方法,就必须详细了解推进剂中四氧化二氮与偏二甲基肼两种主要成分的中毒机理、爆炸致伤机理。中心研究人员把实验室里568个小白鼠分组,反复进行推进剂人工染毒、冲击爆炸冲击等试验步骤。其他五六个人轮班倒观察试验效果,技师李建忠却必须一直在染毒箱旁边对小白鼠进行细致记录……3天3夜过去了。
, 百拇医药
    结果出来了。在得到的1000多个数据中,他们得出结论:复合伤伤员在致伤后6个小时血压降至最低、血液动力学降至最低,综合症状最为严重。在语法上如此简单的一个判断句,却决定了挽救生命的钥匙在哪里———抢救人员必须在这个时间段内对伤员进行全身支持疗法,才能保证最大治愈率!为得到这个结论,医务人员们付出了常人想象不到的牺牲:从试验室出来不到半天,大伙儿全躺倒了,而李建忠的症状最严重,发高烧、咳嗽,表现出明显的推进剂中毒症状。

    这仅是他们大量试验中的一个小环节。这几年,光是试验用小白鼠,他们就消耗了2000多只。“都知道推进剂中毒后可能会有癌症、肺组织纤维化等远期影响,他们还是无所畏惧,毫无怨言。”课题负责人眼圈红了。

    最终,特种医学中心破译了特种燃料爆炸致伤的“救治密码”:一味中药,山莨菪碱;一针西药,地塞米松。这是两样加起来不超过7毛5分钱的针剂,却能够“非常有效地”挽救伤病员生命。专家们疑惑,同行们惊讶,然而,306医院特种抢救专家组依靠这种救治方法创下的抢救101例重症复合伤患者、成功率98%%的奇迹,把所有人的问号拉直,成为了惊叹号。,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