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专家 > 专家风采
编号:10425097
精医通文吕秉仁
http://www.100md.com 2004年6月28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167期
     吕秉仁教授是原北京医院中医科主任,擅长治疗急性热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已故著名生物学家高士其生前称他是“最好的中医大夫”。

    当记者跟着吕秉仁教授从医院大门口走到其家中的一路上,不断有人停在他面前,恭恭敬敬地叫一声“吕老”,这其中既有很多医生,更有很多患者,已经退休多年的一个老大夫,受这样尊敬,真了不起。

    记者开玩笑地问吕老,是不是和吕炳奎先生有什么亲属或老乡的关系。吕老笑着说:“这个问题人们不止一次地问过我了,其实我们真的没什么乡亲。说起来吕炳奎老司长是我的长辈,他对中医很保护,奋不顾身,又是老革命,我们很敬仰和怀念他。只是他是江苏人,我是山东人,相隔很远呢!”

    吕老出身于中医世家,祖上善治温热病,到吕老是第四代了。但年轻时代的吕老更喜欢文学,本来打算从文的,因为1957年高考之时正值反右之际,一些著名的文人都被打成右派,于是他继承了祖业,用医学来为人民服务。至今吕老还认为,如果是从文的话,成绩会比学中医大,但吕老并不遗憾,仍把诗歌创作当作一个很大的业余爱好。吕老还风趣地说,学医不仅帮助别人解除痛苦,还能让自己躲过劫难。吕老的诗经常在书刊上发表,吕老还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更值得一提的是,吕老的旧体诗词还经常获奖。
, http://www.100md.com
    在中医界,从古至今似乎都默认这样一个规律,凡是大医、良医,多诗文书画也佳,这大概是传统文化的熏陶吧。向吕老请教这个问题,吕老说有没有促进不好说,但李时珍、张景岳、傅青主等名医成就这么大应该和他们广泛的知识面和良好的悟性有关吧!

    吕老告诉记者,自己在医术上受影响较大的就是著名的秦伯未和董建华二位老师,已故名医秦伯未曾经是卫生部中医顾问,经常来北京医院给高干会诊,所以吕老随诊抄方几年。还有董建华老师,是一个实实在在做学问的人。董老也经常来北京医院会诊,同样吕老也多年抄方学习。吕老谦虚地告诉记者,“徒不如师,学到的只是皮毛呀!”。在诊治风格上,吕老认为自己属于江南用药轻灵的风格,吕老还幽默地说:“尤其在北京医院,用药当然要轻喽!”

    当记者让吕老讲讲自己最满意的病例时,吕老沉吟良久,说起来自己诊治印象很深的一个病人。那是一个年轻的多发性神经根炎患者,病人因为劳作后出汗,便跳入河中洗澡冲凉,后来腿发麻,渐至走路困难,呼吸肌也麻痹,病情危险,吕老认为这相当于《千金方》中的“风痱”,是周围神经出了毛病,范围很广,不是大脑血管病变的类中风,于是用了小续命汤加减,服药就很见效,调理不到半年就又恢复农村劳作了。小续命汤中多风燥活血一类药,中风是万万不可以用的,所以吕老再三强调辨证一定要准确。因为是年轻人,又没有延误治疗机会,所以这个结果吕老是很满意的。
, 百拇医药
    吕老的养生原则非常简单,衣食住行都没有什么特别讲究。惟有“自然心宽不馁,便高寿比南山,轻身逛垣垒。”

    吕老认为心态平和最重要,不攀比,少操心,自得其乐。“不以权治人,愿以术济人”是吕老的生活信条。吕老一生有多次从政的机会,1973年就曾当选北京医院党委常委,还在1983年致书全国人大委员长,建议卫生部增设中医副部长,成立中医药管理局,制订《中医法》。用吕老的话说,自己无意于此,却又多次卷入其中,但至今仍坚守医疗阵地。

    录一首吕老1971年在长沙任卫生部外派医疗队队长时,听到自己当选为北京医院党委委员时所作的诗,我们就更能体会他“无意公卿”的心境。

    燕春台·在湘闻当选党委委员

    才渡湘江,又登岳麓,花艳草茂峰青。锣鼓喧天,东风频送歌声,工农充满豪情。众官员、尝胆牛棚。山岚低微,骄阳高照,鸦鹊争鸣。几番“挂帅”,三下长沙;泛舟潇水,剿疫零陵。飞鸿报捷:京都榜上题名。心似秋湖,止涟漪、格外清宁。问平生,恒习张仲景,无意公卿。

    人物链接

    吕秉仁, 1936年生,山东宁津人。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曾任北京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兼任中国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医理论整理研究会委员、副秘书长,中国老年学学会中医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华临床医药》副总编。从事中医临床医疗40余年,擅长中医内科、老年医学。1991年2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老年的健康卫士》为题,对其事迹做了报道。著有《当代名医证治汇粹》(副主编)、《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老年常见病咨询》(编委)等10余部医书。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http://www.100md.com(佳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