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病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性及治疗研究进展 通心络对急性脑梗死治疗作用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作者简介
胡文立
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北京朝阳医院神经身心疾病会诊中心主任,神经科主任,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病系副主任,北京神经科学会理事,北京脑防办专家组成员;主要从事缺血性脑血管病、脊髓疾病、炎性疾病及其他遗传变性疾病的临床和研究工作,在面肌痉挛的A型肉毒素治疗方面有较为丰富的经验;任多家杂志编委,在《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等发表文章40余篇,主编专著3部。
摘 要
目的: 研究通心络对急性脑梗死治疗作用的基础和临床疗效。
方法:
将13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查血栓调节蛋白(Tm)、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tPA抑制物(PAI)、抗凝血酶因子Ⅲ(AⅢ)、抗心磷酯抗体(ACA)、D-二聚体D-dimer,DD、高同型半胱氨酸(tHcy)、蛋白S(PS)、蛋白CPC,并于15天、30天、90天时进行ESS和Barthek指数评分。
, http://www.100md.com
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Tm、PAI显著下降(P<0.01),tPA、tHcy亦有下降(P<0.05);ESS评分在30天与90天时有显著差异(P<0.05或0.01),Batrhek指数在90天时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 通心络可能通过影响凝血、纤溶系统,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来提高临床疗效。
我们较为全面系统地研究了通心络对凝血、抗凝及神经功能的影响,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1.患者一般资料:急性脑梗死患者140例,为2003-2004年经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或门诊治疗的患者;年龄为29~79岁,平均65岁;其中男性79人,女性56人。
, 百拇医药
2.入组标准:(1)病程为发病72小时以内;(2)诊断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诊断标准,梗死病变均经头CT或MRI证实;(3)年龄为18~80岁;(4)欧洲脑卒中量表中的意识评分>6分;(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即欧洲脑卒中量表总评分为20~80分。
3.排除标准:(1)年龄>80岁;(2)欧洲脑卒中量表中的意识评分≤6分;(3)短暂脑缺血发作者;(4)有心、肝、肾、肺严重并发症或合并脑出血者;(5)有精神症状者;(6)依从性差者;(7)过敏体质,对各种药物有过敏者;(8)此次发病前有肢体瘫痪者不能入组。
二、研究方法
1.经筛选合格者按先后顺序随机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常规治疗(静脉输入灯盏细辛2周,口服阿司匹林100mg,qd及口服二氢麦角碱3个月)。
, 百拇医药
观察组:常规治疗加口服通心络4粒,一日3次,服用疗程3个月。
失访者、因药物副作用或其他原因中途停药者视为脱落。
2. 治疗当日及第15日查梗死9项指标(Tm、tPA、PAI、AIII、ACA、Ddimer、tHcy、PS、PC),由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基础实验室统一分析。
三、疗效判定
所有病例均于治疗开始及治疗第15天、30天及90天时用欧洲卒中评分量表和Barthek指数量表进行评分。
四、统计学分析
Barthek和梗死9项指标采用秩和检验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五、结果
, 百拇医药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分析,Barthek指数和ESS评分(均数±标准差),ESS和Barthek的比较(秩和检验),梗死9项指标的比较和入组时及治疗15天时梗死9项指标的比较分别见表1~5。
表1.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
人数
平均年龄
性别
高血压
糖尿病
高脂血症
男
女
, 百拇医药 对照组
69
66.7±8.2
33
36
48
28
21
实验组
66
64.9±7.6
34
32
, 百拇医药 42
23
21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两组参数比较,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入组时基线情况相近。
, 百拇医药 表2. Barthek指数和ESS评分(均数±标准差)
入组时
治疗开始15天
30天
90天
对照组
实验组
对照组
实验组
对照组
实验组
对照组
, 百拇医药
实验组
ESS评分
40.8±4.4
41.7±6.1
44.2±4.8
46.0±5.4
50.5±4.6
59.8±6.5
62.0±3.6
81.2±4.8
Barthel指数
28.6±5.2
, http://www.100md.com
29.3±4.6
32.5±4.2
35.3±5.2
45.5±5.6
52.0±4.3
59.3±4.1
78.4±5.2
表3. ESS评分和Barthek指数的比较(秩和检验)
入组时
治疗开始15天
30天
, 百拇医药
90天
ESS评分
P>0.05
P>0.05
P<0.05
P<0.05
Barthel 指数
P>0.05
P>0.05
P>0.05
P<0.05
表4.
, 百拇医药 梗死9项指标的比较(均数±标准差)
入组时
治疗开始15天
对照组
实验组
实验组
对照组
DD
0.65±0.42
0.59±0.48
0.41±0.22
0.43±0.34
, http://www.100md.com PS
19.56±2.85
20.23±2.56
19.75±3.23
19.95±3.27
PC
2.55±0.85
2.61±0.73
3.01±0.62
2.9±0.67
TM
37.65±8.66
, http://www.100md.com
38.24±9.25
30.19±8.44
26.10±8.28
ATⅢ
116.58±29.6
111±32.56
129.28±26.56
128.78±25.29
tPA
0.85±0.12
0.88±0.03
1.5±0.26
, 百拇医药
2.67±0.23
PAI
1.18±0.63
1.21±0.69
0.96±0.04
0.75±0.27
tHcy
16.38±6.04
15.95±4.58
14.96±4.88
12.56±4.4
ACA
, 百拇医药
18.05±9.52
17.23±8.91
16.32±9.25
16.98±8.52
表5.
梗死9项指标的ESS评分和Barthek指数的比较(秩和检验)
DD
PS
PC
Tm
ATⅢ
tPA
, 百拇医药
PAI
tHcy
ACA
入组时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 百拇医药
15天时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讨 论
脑梗死的形成过程存在着高凝状态及继发性纤溶活性增强(1),而通心络(吴以岭教授首创运用中医络病理论研制而成的中药复方制剂)的主要成分有人参、水蛭、全蝎、蜈蚣、土鳖、蝉蜕、赤勺、冰片。它以虫药为主,可以显著改善高凝状态,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本研究中,通心络组和基础治疗组在治疗后15天均可见卒中评分的显著差异,但通心络组和基础治疗组间没有显著差异;而30天和90天时两组间可见显著差异;Barthek指数在90天时两组间有显著差异,证实通心络对改善脑梗死恢复期的神经功能缺损具有肯定的效果。
, 百拇医药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D水平在发病1周时轻度增高,2~4周时显著增高2,4,本研究中病人入组时DD均高,15天时显著下降,但无组间显著差异。
PS、PC是由肝脏合成的维生素依赖性蛋白质,有活性的PC可以使活化的凝血因子V和VII失活,发挥抗凝作用。PS是有活性PC的重要辅助因子。PS缺乏提示凝血活性增强,纤溶活性减弱,是血栓形成的原因之一。但本组中,两者的阳性率较低,没有统计学意义。可能与PS、PC的检测值较低有关。另外,由于PS、PC的半衰期比较短,因此最好在抽血后半小时内进行检测。
Tm是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标记物,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并分布于其表面,是一种具有抗凝功能的跨膜糖蛋白。一些研究证明通心络具有内皮细胞保护功能,所以使用通心络组Tm值明显降低,也间接证明了通心络对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
另外,凝血酶与Tm结合后激活蛋白C形成凝血酶-Tm-PC复合物,此系统在抗凝体系中起重要作用,所以Tm的降低也间接提示了纤溶系统活性的增强,缺血状态的改善。
, 百拇医药
tPA升高有助于血栓的溶解,而PAI对tPA有中和抑制作用,故PAI的降低有助于tPA升高且发挥作用5,所以通心络升高tPA,降低PAI的作用有助于血栓的溶解。
t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可因酶的功能障碍或缺陷而升高,其氧化过程中可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而损害内皮细胞。通心络可能通过改善代谢酶的功能,使内皮细胞功能改善,tHcy下降。
ACA包括三种抗体:IgA、IgG、IgM。ACA可抑制PGI2的产生,破坏花生四烯酸和PGI2的平衡,使PC聚集,导致血栓形成3,ACA尚可活化内皮细胞,产生损害内皮的抗内皮抗体,引起内皮的代谢紊乱等。
总之,通心络对tPA、PAI、Tm、Hcy的影响是显著的,对DD、ATⅢ有一定的影响,能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其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
, 百拇医药
1. H ideo T Masahiro K Kenichi T et
ak. Coagukation-fibrinokysis abnormakities in acute and chronic
Phases of cerebrak thrombosis and
embokism. Stroke1990211663
2. Feinbrg WM Bruck DE Ring MIet
ak.Hemostatic markers in acute
stroke.Stroke198420592
, http://www.100md.com
3. 曹文华综述.抗磷脂抗体诱导血栓形成的机制.国外医学.脑血管病分册.1997;5(6)334-337
4. P.H.Lakive MD P.de Moerkoose MDK Lovbkadet
ak.Is measurement of D-dimer usefuk in the diagnosis of cerebrak venous treatment﹖ Neurokogy2003611057-1059
5. Toshihiro Ueda Takao Hatakeyama Yoshiaki Kumenet
ak. Evakuation of risk of 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in kocak intra-arteriak thrombokysis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by initiak
SPECT.Stroke1994252298-302, http://www.100md.com(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内科 胡文立 徐霁华 陈宇丹 项宁 秦伟 侯钢 作者简介胡文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