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喜剧化的生死教育
《野蛮人入侵》是本年度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也是2004年法国电影凯撒奖的大赢家,最佳电影、最佳导演和最佳原创剧本,去年,《野蛮人入侵》获得了戛纳电影节最佳剧本奖,女主角因此获得戛纳影后。在中国香港,这部电影被译为《老爸的单程车票》,通过这个译名多少能够感觉到这部电影的主题——生命最后时刻里的父子情。导演通过喜剧阐释生命和死亡的理解。雷明是大学历史教授,癌症将他拖向死亡和痛苦,虽然离婚多年,但得知他的病情之后,前妻路易丝主动将他们的儿子赛巴斯蒂安从伦敦召回,病床前的父子相见不是泪水涟涟而是大吵一场,老教授学养丰富朋友众多,但喜好女色导致夫妻失和,离异让两个孩子不得不成长于单亲家庭,眼下妹妹选择了漂流海上,想起自己的单亲成长,赛巴斯蒂安对“上梁不正”的怨恨已积累多年。作为老爸,雷明对儿子也觉得陌生,儿子是期货经纪人,手头没有真正的石油,却偏偏靠买卖石油赚了大钱,从小还不爱读书,这让大学教授生出多少恨。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疾病让雷明的生命进入倒计时,也正是这样的时候,父子面对。
金钱与情感交织的“单程车票”
, 百拇医药
为雷明安排“单程车票”的是赛巴斯蒂安,起初应该是无意识的,作为中产阶级的一员,赛巴斯蒂安无法接受父亲在逼仄的病房中接受社会医疗保障的底线救治,赛巴斯蒂安处理问题的方式是用钱开路,疏通院方负责人将父亲弄到美国找了专家检查,通过网络会诊,确认父亲走到了癌症末期,同时还贿赂管理者替父亲紧急整修出一间单人病房,父亲的老友们可以带着美酒与美食来来往往,甚至两个老情人也来到病床前,其乐融融,尽管如此,雷明老爹还意犹未尽,与护士调调情,发发牢骚。赛巴斯蒂安甚至听从了美国医生的建议买毒品替代杜冷丁,好让雷明减轻病痛,儿子用金钱打造了一张“单程车票”,用金钱打造物质的空间。赛巴斯蒂安甚至用钱买通父亲的学生前来探病,老教授对学生的看望非常受用,门外,赛巴斯蒂安手握大叠钞票付给学生,此时才能体会到赛巴斯蒂安不仅仅在“用钱”,更是在“用心”。
“野蛮人入侵”是雷明在病床上大发议论中的一段,是一个知识分子对现世经济至上规则的一种忧虑。影片中,雷明是不断思考的知识分子的典型,是“理想主义者”,而赛巴斯蒂安则相当现实,父子两代人虽然基本没有交流,但赛巴斯蒂安的“做”与雷米的“说”都落在了对方的眼中,两种人、两代人的观念、方式、格调完全不同,这种差异导致他们多年不交流,但面对“生命尽头”,原本形同陌路的一对父子不得不暂时搁置观念和态度,一起度过最后的相聚时光,似乎只有“去日无多”这样的残酷裁决,才能让敌视的人们放下盔甲与武器,给对方一个空间,制造一块“飞地”。
, 百拇医药
热爱生活,所以可以面对落幕
在这块“飞地”,雷明与赛巴斯蒂安都表现出色,绝症中的雷明永远热情,没有抱怨和绝望,也不显得无助,在他的生命中,思考与友情是两大主题。赛巴斯蒂安不拘泥常规,甚至找警察咨询如何能买到毒品,虽然年轻,但用钱铺路的老辣手法却真实地为雷明制造了一块自在的空间,因此,雷明最终采用过量注射毒品以求“安乐死”也就不足为奇了。通过这种方式,导演让“雷明”这个角色在最后还触摸医疗伦理的边界,让“雷明”对生命的思考超越了生与死的界限。
影片中有一段对话,发生于雷明和娜塔丽之间,娜塔丽是儿子幼年的好友,使用毒品多年。
雷明问:“你从未关心过生活,对吧?”“不是很关心”。
“如果我是你这个年龄,我也这样,我才不管生与死,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烈士是年轻人的原因,这真是很荒谬。但是你确实在长大,当你开始倒计时:20年,15年,10年,最后你意识到很多最后一次,买的最后一辆车,最后一次旅行……我时日无多了。”
, 百拇医药
“你怎么知道?”“你们都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除了我。”“你害怕吗?”“当然。我还不想死,我是如此热爱生活。”“你爱什么?”
“所有的东西,美酒、书籍、音乐、女人,最爱女人,她们的味道,她们的嘴唇,还有她们柔软的皮肤。”
“你有过很多女人吗?”“是的。”“你不感到厌倦吗?”“是的,有一点。但是我永远不会厌烦。”“你是情圣?”“现在不是了,老了就不一样了。”“你还喜欢美酒吗?”“不行了,我的肝不好。”“你梦想的旅行做到了吗?”“现在到处都是游客。”
这是影片中惟一一段直接探讨生存和死亡的对话,衰老让人不能充分享受生活的美好,而外部环境也变得糟糕,“到处都是游客”让梦想的旅行再也不能达到。因此,导演通过让娜塔丽在迷幻中为雷明总结道:“你不是因为坚持梦想而不愿离开,而是因为你过去的人生,那段人生已经结束了。”
在电影故事中,雷明离世时,娜塔丽开始戒毒。
, 百拇医药
为了告别的聚会
在水边的别墅,一班好友陪伴,儿子默默注视父辈们的欢乐聚会,女儿虽然在海上航行,但通过网络向父亲吻别,雷明的最后时刻平淡却又激情高涨。朋友、亲人在身边,坦然面对濒临死亡时的无力,选择死亡的时刻,握住儿子的手表示已经准备就绪,雷明用自己的方式走向死亡,导演则用雷明表达人对疾病和死亡的一种态度:如果死亡不可避免,那么坦然面对,保持作为人的尊严。
情人、老友和亲人轮流向雷明告别,其中一个老友抱住雷明,用力抱住,只是轻轻叫着“雷明,雷明”,目击这样的告别是一种震撼。而对赛巴斯蒂安来说,他和父亲头碰着头,像孩子们一样地拥抱,雷明对儿子说:“知道我最想你给我什么吗——一个像你一样好的孙子。”一句话说尽了一个父亲对孩子的骄傲和欣赏,价值观、生活方式的不同或许只是表象,在面对肉体消亡的时刻,父子达成真正的和谐,两个男人以不同形式表现出的优秀,最终让他们彼此欣赏。
加拿大导演丹尼尔?阿坎德用善意和幽默的方式描述了一次生命的倒计时,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是我居住社会的现况,影片中很多角色的对话其实是我与朋友们的生活。”丹尼尔?阿坎德说:“父亲的去世,加上我渐渐进入老年,意识到生命就快走到尽头。”或许这正是影片的“动机”。(杨晓梅), http://www.100md.com
金钱与情感交织的“单程车票”
, 百拇医药
为雷明安排“单程车票”的是赛巴斯蒂安,起初应该是无意识的,作为中产阶级的一员,赛巴斯蒂安无法接受父亲在逼仄的病房中接受社会医疗保障的底线救治,赛巴斯蒂安处理问题的方式是用钱开路,疏通院方负责人将父亲弄到美国找了专家检查,通过网络会诊,确认父亲走到了癌症末期,同时还贿赂管理者替父亲紧急整修出一间单人病房,父亲的老友们可以带着美酒与美食来来往往,甚至两个老情人也来到病床前,其乐融融,尽管如此,雷明老爹还意犹未尽,与护士调调情,发发牢骚。赛巴斯蒂安甚至听从了美国医生的建议买毒品替代杜冷丁,好让雷明减轻病痛,儿子用金钱打造了一张“单程车票”,用金钱打造物质的空间。赛巴斯蒂安甚至用钱买通父亲的学生前来探病,老教授对学生的看望非常受用,门外,赛巴斯蒂安手握大叠钞票付给学生,此时才能体会到赛巴斯蒂安不仅仅在“用钱”,更是在“用心”。
“野蛮人入侵”是雷明在病床上大发议论中的一段,是一个知识分子对现世经济至上规则的一种忧虑。影片中,雷明是不断思考的知识分子的典型,是“理想主义者”,而赛巴斯蒂安则相当现实,父子两代人虽然基本没有交流,但赛巴斯蒂安的“做”与雷米的“说”都落在了对方的眼中,两种人、两代人的观念、方式、格调完全不同,这种差异导致他们多年不交流,但面对“生命尽头”,原本形同陌路的一对父子不得不暂时搁置观念和态度,一起度过最后的相聚时光,似乎只有“去日无多”这样的残酷裁决,才能让敌视的人们放下盔甲与武器,给对方一个空间,制造一块“飞地”。
, 百拇医药
热爱生活,所以可以面对落幕
在这块“飞地”,雷明与赛巴斯蒂安都表现出色,绝症中的雷明永远热情,没有抱怨和绝望,也不显得无助,在他的生命中,思考与友情是两大主题。赛巴斯蒂安不拘泥常规,甚至找警察咨询如何能买到毒品,虽然年轻,但用钱铺路的老辣手法却真实地为雷明制造了一块自在的空间,因此,雷明最终采用过量注射毒品以求“安乐死”也就不足为奇了。通过这种方式,导演让“雷明”这个角色在最后还触摸医疗伦理的边界,让“雷明”对生命的思考超越了生与死的界限。
影片中有一段对话,发生于雷明和娜塔丽之间,娜塔丽是儿子幼年的好友,使用毒品多年。
雷明问:“你从未关心过生活,对吧?”“不是很关心”。
“如果我是你这个年龄,我也这样,我才不管生与死,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烈士是年轻人的原因,这真是很荒谬。但是你确实在长大,当你开始倒计时:20年,15年,10年,最后你意识到很多最后一次,买的最后一辆车,最后一次旅行……我时日无多了。”
, 百拇医药
“你怎么知道?”“你们都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除了我。”“你害怕吗?”“当然。我还不想死,我是如此热爱生活。”“你爱什么?”
“所有的东西,美酒、书籍、音乐、女人,最爱女人,她们的味道,她们的嘴唇,还有她们柔软的皮肤。”
“你有过很多女人吗?”“是的。”“你不感到厌倦吗?”“是的,有一点。但是我永远不会厌烦。”“你是情圣?”“现在不是了,老了就不一样了。”“你还喜欢美酒吗?”“不行了,我的肝不好。”“你梦想的旅行做到了吗?”“现在到处都是游客。”
这是影片中惟一一段直接探讨生存和死亡的对话,衰老让人不能充分享受生活的美好,而外部环境也变得糟糕,“到处都是游客”让梦想的旅行再也不能达到。因此,导演通过让娜塔丽在迷幻中为雷明总结道:“你不是因为坚持梦想而不愿离开,而是因为你过去的人生,那段人生已经结束了。”
在电影故事中,雷明离世时,娜塔丽开始戒毒。
, 百拇医药
为了告别的聚会
在水边的别墅,一班好友陪伴,儿子默默注视父辈们的欢乐聚会,女儿虽然在海上航行,但通过网络向父亲吻别,雷明的最后时刻平淡却又激情高涨。朋友、亲人在身边,坦然面对濒临死亡时的无力,选择死亡的时刻,握住儿子的手表示已经准备就绪,雷明用自己的方式走向死亡,导演则用雷明表达人对疾病和死亡的一种态度:如果死亡不可避免,那么坦然面对,保持作为人的尊严。
情人、老友和亲人轮流向雷明告别,其中一个老友抱住雷明,用力抱住,只是轻轻叫着“雷明,雷明”,目击这样的告别是一种震撼。而对赛巴斯蒂安来说,他和父亲头碰着头,像孩子们一样地拥抱,雷明对儿子说:“知道我最想你给我什么吗——一个像你一样好的孙子。”一句话说尽了一个父亲对孩子的骄傲和欣赏,价值观、生活方式的不同或许只是表象,在面对肉体消亡的时刻,父子达成真正的和谐,两个男人以不同形式表现出的优秀,最终让他们彼此欣赏。
加拿大导演丹尼尔?阿坎德用善意和幽默的方式描述了一次生命的倒计时,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是我居住社会的现况,影片中很多角色的对话其实是我与朋友们的生活。”丹尼尔?阿坎德说:“父亲的去世,加上我渐渐进入老年,意识到生命就快走到尽头。”或许这正是影片的“动机”。(杨晓梅),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