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心力衰竭 > 慢性心力衰竭 > 正文
编号:10428619
http://www.100md.com 飞华健康网
     概述

    指慢性原发性心肌病变和心室因长期压力或容量负荷过重,使心肌收缩力减弱,不能维持心排血量。分为左侧、右侧心力衰竭和全心衰竭。常见病因是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炎、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室间隔缺损、肺原性心脏病、肺动脉瓣狭窄等。任何年龄可发生,一般可控制症状,常有反复发作,有部分病人可获痊愈。

    临床表现

    (一)左心衰竭 1.呼吸困难、劳力性、阵发性、夜间性、端坐性呼吸困难。 2.咳嗽、咯血。 3.心悸、乏力。 4.发绀。 5.交替脉。 6.肺部湿性罗音。 7.原发性心脏病体征。 (二)右心衰竭 1.右上腹胀痛、尿少、水肿。 2.发绀、颈静脉怒张、肝肿大、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腹水、下肢水肿。 3.原有心脏病体征。

    诊断依据

    1.呼吸困难与体力活动有明显关系。 2.右上腹胀痛、肝肿大、腹水、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下肢水肿。 3.发绀、肺部湿性罗音。 4.原有心脏病体征。 5.超声心动图可发现某些病因及病理。 6.心脏相可发现一些慢性心衰的病因和左心衰竭特点。 7.心电图可帮助冠心病、心肌炎的诊断。

    治疗原则

    1.治疗病因和诱因; 2.减轻心脏前、后负荷; 3.增强心肌收缩力; 4.改善心室舒张期顺应性; 5.对症支持疗法; 6.终末期病例可考虑心脏移植。

    用药原则

    1.出现早期心力衰竭,便要主动到医院就诊,咨询有关心力衰竭的知识及预防心力衰竭的诱因,及早在医师指导下用“A”项药,使早期心力衰竭转为代偿期。 2.已进入晚期心力衰竭,要坚持系统的正规治疗包括“B”和“C”项药,尽力使心功能恢复到最佳状态。

    辅助检查

    一般情况下只作检查框限的“A”便可。如诊断不明确可加检查框限“B”。

    疗效评价

    1.治愈:心功能纠正到Ⅰ级。 2.好转:心功能改善Ⅰ级以上,而未达Ⅰ级心功能者。 3.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改善。

    专家提示

    患慢性心力衰竭后,要定期到正规医院诊治,心功能不全II级以上,宜长期服药,低盐饮食,注意休息,保温不受凉,经常注意避免各种不良诱因。及时治疗病因,如属风湿性心脏病并心功能不全,尽快进行人工瓣膜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