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健康新闻
编号:10442172
专家:暂时的好习惯是假象习惯养成靠重复
http://www.100md.com 2004年7月13日 精品购物指南
    

    暂时的好习惯是假象

    黄讯 北京社会心理研究所所长

    好习惯的养成需要长期过程。灾难来临时出现的好习惯,并非真正的好习惯。因为人们面临灾难时易形成心理群体,在害怕、恐惧的外部刺激中形成的一种暂时的“好习惯”,是非理性的、盲目的,而非长期习惯,只是一种趋利避害的心理。比如,大家都知道“非典”是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染的,但在空旷的公共场所时大家也都捂着大口罩。这种心理就是盲目的、非理性的。一旦危机过后,这种“好习惯”就会回复原状。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好了伤疤忘了疼,这种灾难“刺激”有助于好习惯的养成。有一部分人会从中吸取教训,真正养成好习惯。比如,“非典”之后,随地吐痰的人少了。
, 百拇医药
    习惯的养成靠重复

    周孝正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在危机面前,人们改掉坏习惯,一方面是由于自身的安全受到威胁;另一方面就是媒体的宣传。

    危机过后,人们一些不好的习惯又回来了,这很正常,遗忘是人的天性,很多教训,过了一段时间人们就会忘记,不管当时付出多么惨痛的代价。所以说现在很多不好的习惯又回来了也是正常的。首先是威胁已经不存在了,其次是时间过去这么长了,也就不会再放在心上了。好习惯的养成像掌握一门知识,要靠重复记忆,反复宣传。

    “健忘”是人的自我保护功能

    祝正宇 北京德道幸福生活科学研究所心理学家

    好了伤疤忘了疼,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对于灾难,人本身有遗忘的功能,比如SARS期间的恐慌,如果过了十年仍历历在目,那人还怎么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所受到的某种刺激会逐渐淡忘,人的自我保护功能会让疼痛淡忘。
, 百拇医药
    人们这种正常的心理在很多事情上能够体现出来,但必须是正常的事件,它有一个标准。对于一些违背伦理道德、触犯法律法规的疼 此外,很多人认为好习惯难以养成与人的素质有关,甚至谈到了国民劣根性的问题。这实际上是物质经济没有达到一个程度,精神上当然不可能达到期望的高度。杜绝随地吐痰、避免重复错误都是可以实现的,但可能需要50年,或者100年。 痛,忘记肯定是错误的,比如吸毒的行为,酒后驾车行为、球迷骚乱。

    没有重创 人类行为很难改变

    于海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行为属于实践意识,不需要动脑筋。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突发事件(例如死亡)是无法改变原有的人生轨迹的。

    以SARS为例,随着中央撤销两个部长,人们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我们的认知被迫改变。事实证明,人类历史上很多重要的改变都是由危机造成的,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意味。但是,人只能在短时间内保持高度的紧张和监控,危机也不可能成为常态。危机的发生有两种结果:一种是变实践意识,另一种就是逐渐的淡忘,好了伤疤忘了疼。
, 百拇医药
    好习惯应从小抓起

    孙时进 复旦大学心理学教授

    习惯的养成来自于对生命的热爱,而这种对生命的珍视应该是由内而外的,与人从小的心理健康有关,让人们知道一系列不良的生活方式都是慢性的自杀行为,而要真正意识到这个问题应该从孩子抓起。心理健康是个长期而艰巨的内容,意识到只是第一步。

    对生命的珍视如何由内而外是个课题,首先应该是政府的重视,然后到全社会,然后到每个人尤其是对孩子的尊重,让他感觉到这是发自骨子里的尊重和接纳,然后是学会尊重别人,这样才会对自己的生命更加了解、珍惜。

    被迫记忆只会下意识地忘记

    杨霞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理学教授

    从心理学角度说,遗忘是人的大脑正常机制。也就是说,遗忘是人的本能。据调查,在人群中,只有10~30%的人不会遗忘,他们对一切充满了焦虑,这部分人最容易患焦虑症。而大约80%的人都会有习惯性遗忘,人们对能令自己高兴的事、有益的事会记住。但对于一些不开心的事,往往会选择下意识地忘记。这样做,从心理学上说,是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

    至于对一些重大灾难的记忆,我认为相关部门应该记住。因为,只有他们认真负责,把安全工作做到事无俱细,才能真正让人们的安全有保证。 (王艳 王立成 瞿玮 刘静),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