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临床运用
编号:10442933
清热蠲痹汤治疗痛风
http://www.100md.com 2004年7月19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179期
     痛风病多见于男性,男女之比约为20:1。男性患者又以较肥胖的中老年为多。约30~50%有阳性家属史。本病好发于指、趾关节,也可发生于腕、踝、膝、肘关节。受累关节红肿热痛,疼痛较甚,夜间尤剧,影响睡眠,可有发热(T37.5°~38.5°)、心慌、头痛等症状。血尿酸值>420umol/L。

    现代医学认为,痛风系嘌呤代谢紊乱所致,尿酸是嘌呤的代谢产物,故血液中长期尿酸增高是痛风发生的关键。尿酸在血液中聚积,则产生高尿酸血症。久而久之,沉积在关节、皮下组织、肾脏等部位,则可引起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肾脏结石,或痛风性肾病。

    祖国医学称痛风为“历节风”、“历节病”或“白虎历节风”,属于“痹证”中的“热痹”范围。该病多由平素过食膏梁厚味,以致湿热内蕴,或痰热内生,兼受风湿外邪,侵袭经络,日久风湿与湿热(或痰热)相互搏结,流窜肢节,阻碍气血经络的流通,不通则痛,故肢节局部红肿灼热,疼痛剧烈,不能活动屈伸。若风邪偏盛,因风性善行数变,故痛无定处,历节游走。久痛入络,或久病入络,络脉瘀阻,痰瘀互结;或病久伤肾,肢节失于濡养,故见皮下结节,关节强直畸形。

    治疗痛风,西医用别嘌呤醇和秋水仙碱等,有一定疗效,但均有毒副反应。余在临床,用自拟方清热蠲痹汤治疗,效果较为满意。

    方药组成:黄柏10g,忍冬藤30g,丹皮10g,赤芍10g,薏苡仁15g,滑石30g(包煎)。防风、防己各10g,泽泻10g,全蝎3g,僵蚕10g,怀牛膝10g,甘草6g。方中黄柏清热燥湿,长于清下焦湿热,善治下肢红肿热痛。忍冬藤既能清热解毒,又能清经络湿热,主治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疼痛,与黄柏为伍,清热祛湿作用更强。丹皮清热凉血,善通血脉中热结。赤芍清热凉血,散恶血,除血痹,与丹皮合用,则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之力益宏。防风祛风止痛,防己祛风湿,利水消肿,长于祛湿通络,泻下焦血分湿热,尤宜于湿热痹痛。防己与防风配伍,则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作用更佳。薏苡仁、泽泻,性味甘淡,渗湿泄热,而薏苡仁又有健脾舒筋排脓之功,善治风湿痹痛、筋脉挛急;现代药理试验证实,滑石能增加尿量,促进尿素、氯化物、尿酸等的排泄,重用滑石可清热利尿通淋,与薏苡仁、泽泻相配,相辅相助,加强清热利尿之功,此殆为高尿酸血症而设者。全蝎味辛走窜,善走经络,通络止痛。僵蚕祛风化痰,散结息风止痛。僵蚕与全蝎合用则透达经络,疏散风热,通络蠲痹止痛作用益佳。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牛膝引药下行,使药力直达病所。综观全方,具有清热利湿、蠲痹通络止痛之功,与病机颇为合拍,故能收效。

    临床使用时,若病位在肘、腕关节者,去牛膝,可加桂枝6g,或桑枝15g;如疼痛剧烈,可加露蜂房10g;患者病史较长,皮下有结节,关节畸形者,可加皂角刺10g、炮山甲10g、白芥子10g,或陈胆星10g;倘若疼痛无定处,呈游走状者,可加秦艽10g、羌活独各10g;伴有发热者,可加生石膏30g(先煎半小时)、知母10g。, http://www.100md.com(鲍正飞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常用方剂 > 祛湿剂 > 祛风胜湿 > 羌活胜湿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