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人缺急救常识 过半猝死病人不该死
记者近日在医院采访时却了解到,由于广州市民普遍缺乏急救常识,致使广州的院前抢救的难度大增,其中有统计数据表明,广州因为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等猝死病人的院前抢救成功率仅为1%,而这一数字在西方国家是60%。
怕吸地气不让病人平卧地板
上月,76岁的赵伯刚和家人吃完晚饭,突然喊了一句:“我的心好痛……”然后就晕了过去。家人连忙打“120”求助,大概15分钟后,广医一院急诊科的医生就赶到了现场。而在医生赶到前,家人已经把赵伯移到了床上,医生现场给赵伯做了心电图等检查后,初步怀疑赵伯发生了心肌梗塞。医生指示家人帮忙将赵伯从床上移到地板上,家人一听要让病人躺地板,马上就不干了,原因是家人认为让病人躺在地板上会“吸了地气”,对病情不利。
广医一院急诊科的梁子敬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医学上根本没有“吸地气”的说法,这种按压在床上做效果远不如在地板上做,因为现在很多家庭的床上都铺了床垫,床垫硬度不够,医生按压心脏的力度就很难掌握。
, http://www.100md.com
一句“昏迷”耽误抢救时机
患高血压的张老太突然晕过去了,家人打“120”。
张老太的家住在广州老城区的横街小巷里,救护车到了巷口进不去,随车医生就给张老太家打电话。电话中,医生询问张老太的家人:“老人情况怎么样?”不知是心急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张老太的家人在电话中只说了一句话:“病人已经休克了,你们还不赶紧来!?”电话就断了。医生只好根据家人所说的“休克”,从救护车上取下适用的补液,一路往张老太家赶去。医生赶到现场时却发现,病人并非休克,而是因为脑血管意外而昏迷了,医生只好让担架员重新回救护车拿心肺复苏仪,但已经晚了。
梁主任说,这样的事情并不鲜见,虽然救护车上同时备有这两种情况的设备和药物,但广州有的家庭住在巷子里,有的则住在高楼上,医护人员不可能把车上的设备都带在身边。所以,当家属接到救护车上打来的电话时,千万不要给病人的情况妄下结论,最好把病人的具体症状告诉医生。
, 百拇医药
心脏病人被背着送院丧命
今年31岁的陈小姐上周一早上突然晕到在地。陈小姐的哥哥把妹妹背到了医院,可医生一看,陈小姐已经没有了呼吸。经过检查,陈小姐的气管被一块姜给卡住了。原来,陈小姐的哥哥见妹妹晕倒,认为必定是“风寒所致”,于是在哥哥送陈小姐到医院之前往陈小姐嘴巴里塞了一块姜,然而,晕过去的陈小姐早已没有了意识,姜块在陈小姐的嘴巴里根本不受控制,加上哥哥背着她难免一路颠簸,所以姜块很容易就跑到气管里,陈小姐是活活给噎死的。
心脏病人发作时最忌就是搬动,尤其是背。因为这样会让病人的血液全部集中到下肢,使本已缺血的心脏雪上加霜,从而就会出现心跳骤停等危急的情况。
院前简易急救为0,急需补课!
记者连日来采访了多家医院的急诊科主任,他们都指出,目前能在救护车赶到现场前就运用简易急救措施对病人或者伤员展开抢救的比例几乎为零。“绝大部分家庭或者第一个发现伤者的人都只是坐等救护车的到来,有的人则因为迷信一些所谓‘土办法’反而加重了病人的病情。”
, http://www.100md.com
有统计数字表明,北京、上海、广州等几大城市中,对于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等引起猝死的病人,医生赶到现场后的抢救成功率只有1%,而在西方发达国家,这个数字是60%。为何两者相差这么远呢?一位急诊科医生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两年前,他们接到“120”电话说广州某宾馆内有一位女顾客突然晕倒了。当他们赶到现场的时候,赫然发现一名外国人正在卖力地为昏迷者按压心脏,而在围观的数十名市民和服务员中,竟没有一人掌握这种最简单的急救方法。
梁子敬主任说,现代医学中的猝死并不是说病人马上就死去,而是分为濒死期、临床死亡期和生物学死亡期三个阶段,其实处于前两个阶段的病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死亡,而只是昏迷或者休克,所以如果家人或救助者能在这两个阶段中掌握基本的急救方法,往往就能延长病人的生命。
常见大病院前急救指南
1、心肌梗塞和脑血管意外。
, 百拇医药
这类病人是“120”出车的主要原因,在众多的急救方法中,市民最起码要掌握“按压心肺复苏法”。等待期间,如病人出现面色苍白、手足湿冷、心跳加快等情况,多表示已发生休克,此时可使病人平卧,足部稍垫高,去掉枕头以改善大脑缺血状况。
如病人已昏迷、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家人切不可将其抱起晃动呼叫,而应立即通过胸外按摩进行心肺复苏按摩。方法是按压昏迷者的胸前区,频率为每分钟100下,力度的掌握以将患者的胸前肌肉按下3~5厘米为准。
2、昏厥也称晕厥,俗称昏倒。应先让病人躺下,取头低脚高姿势的卧位,解开衣领和腰带,注意保暖和安静。针刺人中、内关穴,同时喂服热茶或糖水。一般经过以上处理,病人很快恢复知觉。
3、溺水:将伤员抬出水面后,应立即清除其口、鼻腔内的水、泥及污物,用纱布(手帕)裹着手指将伤员舌头拉出口外,解开衣扣、领口,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抱起伤员的腰腹部,使其背朝上、头下垂进行倒水。或急救者取半跪位,将伤员的腹部放在急救者腿上,使其头部下垂,并用手平压背部进行倒水。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一般以口对口吹气为最佳。
学习急救方法的途径
目前书店有关于急救常识的书籍出售,此外“广州市红十字会急救培训中心”等机构都会定期到企业、社区和学校开办关于急救常识的讲座,市民只要留意有关预告就能免费去听。
广医一院等医疗机构也会定期开办类似的免费讲座。, http://www.100md.com
怕吸地气不让病人平卧地板
上月,76岁的赵伯刚和家人吃完晚饭,突然喊了一句:“我的心好痛……”然后就晕了过去。家人连忙打“120”求助,大概15分钟后,广医一院急诊科的医生就赶到了现场。而在医生赶到前,家人已经把赵伯移到了床上,医生现场给赵伯做了心电图等检查后,初步怀疑赵伯发生了心肌梗塞。医生指示家人帮忙将赵伯从床上移到地板上,家人一听要让病人躺地板,马上就不干了,原因是家人认为让病人躺在地板上会“吸了地气”,对病情不利。
广医一院急诊科的梁子敬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医学上根本没有“吸地气”的说法,这种按压在床上做效果远不如在地板上做,因为现在很多家庭的床上都铺了床垫,床垫硬度不够,医生按压心脏的力度就很难掌握。
, http://www.100md.com
一句“昏迷”耽误抢救时机
患高血压的张老太突然晕过去了,家人打“120”。
张老太的家住在广州老城区的横街小巷里,救护车到了巷口进不去,随车医生就给张老太家打电话。电话中,医生询问张老太的家人:“老人情况怎么样?”不知是心急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张老太的家人在电话中只说了一句话:“病人已经休克了,你们还不赶紧来!?”电话就断了。医生只好根据家人所说的“休克”,从救护车上取下适用的补液,一路往张老太家赶去。医生赶到现场时却发现,病人并非休克,而是因为脑血管意外而昏迷了,医生只好让担架员重新回救护车拿心肺复苏仪,但已经晚了。
梁主任说,这样的事情并不鲜见,虽然救护车上同时备有这两种情况的设备和药物,但广州有的家庭住在巷子里,有的则住在高楼上,医护人员不可能把车上的设备都带在身边。所以,当家属接到救护车上打来的电话时,千万不要给病人的情况妄下结论,最好把病人的具体症状告诉医生。
, 百拇医药
心脏病人被背着送院丧命
今年31岁的陈小姐上周一早上突然晕到在地。陈小姐的哥哥把妹妹背到了医院,可医生一看,陈小姐已经没有了呼吸。经过检查,陈小姐的气管被一块姜给卡住了。原来,陈小姐的哥哥见妹妹晕倒,认为必定是“风寒所致”,于是在哥哥送陈小姐到医院之前往陈小姐嘴巴里塞了一块姜,然而,晕过去的陈小姐早已没有了意识,姜块在陈小姐的嘴巴里根本不受控制,加上哥哥背着她难免一路颠簸,所以姜块很容易就跑到气管里,陈小姐是活活给噎死的。
心脏病人发作时最忌就是搬动,尤其是背。因为这样会让病人的血液全部集中到下肢,使本已缺血的心脏雪上加霜,从而就会出现心跳骤停等危急的情况。
院前简易急救为0,急需补课!
记者连日来采访了多家医院的急诊科主任,他们都指出,目前能在救护车赶到现场前就运用简易急救措施对病人或者伤员展开抢救的比例几乎为零。“绝大部分家庭或者第一个发现伤者的人都只是坐等救护车的到来,有的人则因为迷信一些所谓‘土办法’反而加重了病人的病情。”
, http://www.100md.com
有统计数字表明,北京、上海、广州等几大城市中,对于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等引起猝死的病人,医生赶到现场后的抢救成功率只有1%,而在西方发达国家,这个数字是60%。为何两者相差这么远呢?一位急诊科医生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两年前,他们接到“120”电话说广州某宾馆内有一位女顾客突然晕倒了。当他们赶到现场的时候,赫然发现一名外国人正在卖力地为昏迷者按压心脏,而在围观的数十名市民和服务员中,竟没有一人掌握这种最简单的急救方法。
梁子敬主任说,现代医学中的猝死并不是说病人马上就死去,而是分为濒死期、临床死亡期和生物学死亡期三个阶段,其实处于前两个阶段的病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死亡,而只是昏迷或者休克,所以如果家人或救助者能在这两个阶段中掌握基本的急救方法,往往就能延长病人的生命。
常见大病院前急救指南
1、心肌梗塞和脑血管意外。
, 百拇医药
这类病人是“120”出车的主要原因,在众多的急救方法中,市民最起码要掌握“按压心肺复苏法”。等待期间,如病人出现面色苍白、手足湿冷、心跳加快等情况,多表示已发生休克,此时可使病人平卧,足部稍垫高,去掉枕头以改善大脑缺血状况。
如病人已昏迷、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家人切不可将其抱起晃动呼叫,而应立即通过胸外按摩进行心肺复苏按摩。方法是按压昏迷者的胸前区,频率为每分钟100下,力度的掌握以将患者的胸前肌肉按下3~5厘米为准。
2、昏厥也称晕厥,俗称昏倒。应先让病人躺下,取头低脚高姿势的卧位,解开衣领和腰带,注意保暖和安静。针刺人中、内关穴,同时喂服热茶或糖水。一般经过以上处理,病人很快恢复知觉。
3、溺水:将伤员抬出水面后,应立即清除其口、鼻腔内的水、泥及污物,用纱布(手帕)裹着手指将伤员舌头拉出口外,解开衣扣、领口,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抱起伤员的腰腹部,使其背朝上、头下垂进行倒水。或急救者取半跪位,将伤员的腹部放在急救者腿上,使其头部下垂,并用手平压背部进行倒水。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一般以口对口吹气为最佳。
学习急救方法的途径
目前书店有关于急救常识的书籍出售,此外“广州市红十字会急救培训中心”等机构都会定期到企业、社区和学校开办关于急救常识的讲座,市民只要留意有关预告就能免费去听。
广医一院等医疗机构也会定期开办类似的免费讲座。,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