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茶座 适应障碍
楠楠是农家女,自幼聪明好学,乖巧听话却胆小。父母都没有文化且性情不合,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闹得鸡飞狗跳。生活不富裕,但父母都很爱她,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她身上,从不让她干家务,一心指望她能考上大学,走出农村。这一切激励着楠楠,第一次升学考试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县重点中学。一时间全村轰动,父母也感到非常光荣。开学的那一天,妈妈把她送到学校,嘱咐她要好好学习、不要想家、不要牵挂父母。可妈妈一走,她心中难免感到孤独。由于想家、不适应学校的生活,没几天她就病了,不得以回到了家。父母心急如焚,赶紧带楠楠看病。此时,楠楠第一次深深感到“只有在父母身边才是最幸福的”。以后,只要回到学校,过不了几天,不是这儿不舒服就是那儿不舒服,然后回家。看到父母着急无奈的样子,楠楠很自责,下决心好好上学。可是一到学校,便又坐卧不安,总想着回家的事。一学期下来,功课耽误了许多,只好退学,来年再考。第二次,她又以第一名的好成绩考入那所中学。父母比第一次还高兴,邻居们也纷纷鼓励她。这时的楠楠决心很大,但这一次她只坚持了半个月,又开始出现以前那种焦虑不安的心情。上课总是想着家里的事:妈妈正在干什么?爸爸在做什么?父母是不是又吵架了?于是,她又开始一次次请假回家。就这样,她艰难地读完了初一。初二时,楠楠开始闹胃病,无奈只好转到邻村一所乡中学,每天可以回家和父母在一起。一段时间,她的学习很好,与老师和同学相处得也不错。但好景不长。不久她就出现了频繁的呕吐。医生诊断为神经性呕吐,不得已再次休学……
, http://www.100md.com
又到了初二开学的时候,楠楠的内心充满了矛盾。老师和家长希望她回到县重点中学,而她却感到没脸面对以前的老师和同学。于是经常头痛,情绪很不稳定。她感到:妈妈也不像以前那样关心她了,对她不闻不问。而她也很少与父母说话,整天躺在床上,不敢出门,不敢和别人说话,寝食难安……
至此,可以看得出,楠楠是一个聪明伶俐、智力水平较高、自尊心较强的女孩,但同时有依赖性强和懦弱的一面。对于变化的环境,产生了适应障碍。
适应障碍是一种短期的轻度的烦恼状态及情绪失调,常常影响到人的社会功能———生活、工作和学习。适应障碍的发生是对于某一明显的处境变化或应激性生活事件的不适应反应,如更换环境、更换工作、移居、离退休后均可引起适应障碍,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发生。
引起适应障碍的应激源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比如楠楠的父母关系不融洽,生活不富裕,再加上环境的改变。但应激源的严重程度与出现适应障碍的严重程度无必然关系,却与是否有可逆性和个性因素有关,还有青少年的脆弱性、对应激源的体验较深也是危险因素之一。
适应障碍的表现是在事件发生后1~3个月内,表现以情绪和行为异常为主,可见焦虑不安、烦恼、抑郁心境、胆小、注意力难以集中、惶惑不知所措和易激惹,还可表现出心慌或其他的躯体不适。个别青少年可以出现一些品行障碍或社会性退缩。楠楠退学回家便是一种不适应的行为(退缩),而她的头痛、神经性呕吐则是躯体不适。
对于适应障碍的治疗,原则上首先应消除应激源(有的不是消除应激源本身而是调整对它的认知),当应激源消除之后仍有情绪异常或不适应行为的要进行心理治疗,其中包括情绪疏导、家庭治疗、行为问题指导及心理支持。情绪异常或躯体症状突出者同时给以一些小剂量、短时间的药物配合更为有益。, 百拇医药
, http://www.100md.com
又到了初二开学的时候,楠楠的内心充满了矛盾。老师和家长希望她回到县重点中学,而她却感到没脸面对以前的老师和同学。于是经常头痛,情绪很不稳定。她感到:妈妈也不像以前那样关心她了,对她不闻不问。而她也很少与父母说话,整天躺在床上,不敢出门,不敢和别人说话,寝食难安……
至此,可以看得出,楠楠是一个聪明伶俐、智力水平较高、自尊心较强的女孩,但同时有依赖性强和懦弱的一面。对于变化的环境,产生了适应障碍。
适应障碍是一种短期的轻度的烦恼状态及情绪失调,常常影响到人的社会功能———生活、工作和学习。适应障碍的发生是对于某一明显的处境变化或应激性生活事件的不适应反应,如更换环境、更换工作、移居、离退休后均可引起适应障碍,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发生。
引起适应障碍的应激源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比如楠楠的父母关系不融洽,生活不富裕,再加上环境的改变。但应激源的严重程度与出现适应障碍的严重程度无必然关系,却与是否有可逆性和个性因素有关,还有青少年的脆弱性、对应激源的体验较深也是危险因素之一。
适应障碍的表现是在事件发生后1~3个月内,表现以情绪和行为异常为主,可见焦虑不安、烦恼、抑郁心境、胆小、注意力难以集中、惶惑不知所措和易激惹,还可表现出心慌或其他的躯体不适。个别青少年可以出现一些品行障碍或社会性退缩。楠楠退学回家便是一种不适应的行为(退缩),而她的头痛、神经性呕吐则是躯体不适。
对于适应障碍的治疗,原则上首先应消除应激源(有的不是消除应激源本身而是调整对它的认知),当应激源消除之后仍有情绪异常或不适应行为的要进行心理治疗,其中包括情绪疏导、家庭治疗、行为问题指导及心理支持。情绪异常或躯体症状突出者同时给以一些小剂量、短时间的药物配合更为有益。,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