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疗法(2004.07.22)
穴位疗法对治疗小儿腓神经损伤有重要价值
据悉,为探讨穴位疗法在小儿腓神经治疗中的价值,郑州市儿童医院内科的权弋医师对24例患儿进行了穴位注射、针刺、按摩、蜡疗治疗。《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第8卷第6期中对此作了有关报道。
选择24例该病患儿进行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1)穴位注射药物:精制脑组织注射液2ml、丹参注射液2ml。取穴: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解溪、委中、承山、悬钟、丘墟、昆仑。操作:取2支2.5ml注射器,抽取精制脑组织注射液2ml和丹参注射液2ml,取1组穴位,消毒后,直刺入穴位0.5cm,行提插捻转,回抽无回血,推入药液0.5ml/穴,拔针后,用棉球压迫针孔防止出血和药物渗出。疗程:1次/天,每周5次,20次为1个疗程。(2)针刺:选用1寸毫针,取上穴,直刺入穴位0.5cm,行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1次/天,每周5次。(3)按摩:每日做完穴位注射、针刺3~5小时后,沿经络循行由近端至远端施行按法、揉法、推法、拿法、捏法等手法,并对穴位施行点穴手法,由轻到重,由浅至深,每次治疗30分钟,1次/天,每周5次。(4)蜡疗:采用蜡饼法,将石蜡熔解成液体后倾倒于浅盘中,厚1.5~2.0cm,待冷凝成块时取出,直接敷贴于患肢,包裹保温,进行治疗,每次治疗20~30分钟,1次/天,每周5次,20次为1个疗程。经治疗后,结果如下:采用手法肌力检查Lovett的6级分级法:肌电图恢复正常,临床康复评定均正常为痊愈,8例,占33%;肌电图明显好转,临床康复评定肌力提高2级以上,距小腿关节活动度提高>20°为显效,11例,占46%;肌电图好转,临床康复评定肌力提高1级以上,距小腿关节活动度提高>10°为有效,5例,占21%。
, http://www.100md.com
小儿腓神经损伤,属祖国医学“痿证”范畴,多由“风、湿、热”邪引起,风热袭肺,耗伤肺津,筋脉失养而致;或湿热蕴蒸阳明而宗筋弛缓或精血亏损,出现筋软骨萎,弛缓不收。据此,权弋医师在治疗过程中有如下体会:“治痿独取阳明”,故取多气、多血、又主宗筋的阳明经之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足下垂取解溪、委中、承山,足内翻取悬钟、丘墟、昆仑。用精脑针穴位注射,既可起到该穴位的治疗作用,又可直接将药物注射到受损神经周围,充分发挥其药理作用。另选用丹参针穴位注射,可起活血化瘀之功。对上述经穴的推拿、按摩亦可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通利关节的效果,并加快了药物的吸收与渗透。石蜡具有很好的蓄热性能,且保温时间长,与皮肤能紧密接触,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可加强血液循环,增强组织营养,加速组织的修复生长,增强其弹性。对小儿腓神经损伤的综合康复治疗,可防止肌肉挛缩变形,保持肌肉正常张力和关节活动范围,增强肌力,促进水肿吸收,使受损的神经纤维组织血液循环得到进一步改善,有利于神经再生和修复,恢复神经正常功能。根据以上小儿腓神经损伤的治疗结果,可以认为,穴位疗法在小儿腓神经损伤的治疗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百拇医药
温针灸治疗腰突症术后腰痛有良效
腰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最主要、最常见的并发症。随着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术中损伤已越来越少,而术后粘连变得越来越突出。如何减轻术后粘连是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效果的关键,尽管医家采取了很多办法来预防,但仍难避免。粘连所致的腰腿痛主要是由于硬膜囊神经根或脊神经后支受瘢痕组织挤压、牵张而引起的病理变化。据悉,辽宁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的宫艳华医师1996~2000年先后在意大利拉维那市中心医院及也门萨那共和国医院工作,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腿痛患者采用中医传统的温针灸疗法治疗52例,并针对该方法的疗效进行了分析。《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第8卷第8期中对此作了有关报道。
选择52例该病患者进行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取穴,根据术后患者腰痛部位,取压痛最明显处为治疗点,即阿是穴。另取华佗夹脊穴,根据术前CT诊断、在病损部位取相应夹脊穴,遵循以阿是穴为主,夹脊穴为辅的取穴原则。取穴多少依病情而定,一般腰部取3~5穴,下肢取委中穴。操作方法:取俯卧位,皮肤常规消毒,选用30号9~15cm(1cm=0.33寸)毫针,用夹持进针法直刺9~12cm,提插捻转施用泻法,令其得气,即酸麻沉胀感。进针后将毫针留在适当的深度,然后取艾条1根(艾条要选择艾绒较细,卷曲结实,卷纸易于燃烧者)截成2.0~3.0cm,用止血钳将艾条中央穿1小孔,插在针柄上点燃,艾条距离皮肤3.0cm左右为宜。当艾柱点燃后,患者会有很强的灼热感,这时要特别注意嘱患者不要移动体位,将事先准备好的纸片垫在皮肤上作隔热处理,待艾条燃尽为止,每穴一壮。委中穴直刺1.5~3.0cm,施提插捻转泻法,留针20分钟,隔双日用梅花针或三棱针点刺放血,放血后拔火罐,留罐10分钟,治疗1次/天,20次为1疗程。经1疗程治疗后评定疗效,52例患者中,优35例,良12例,差5例,总有效率90.3%(47/52)。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痛属中医学“腰痛”范畴,辨证为皮肉筋骨损伤,瘀血寒湿阻滞,经脉不通则痛。据此,宫艳华医师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体会到,对该病,应温经散寒,通络止痛。取腰部阿是穴、夹脊穴针刺,以达通其气血,调其经脉,通络止痛的目的。艾叶气味芳香易燃,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的作用。在针刺同时施用灸法,治疗时患者感到腰部灼热感极强,这种热感传导扩散到肌肉组织当中,促使血管扩张,血流加速,组织温度升高,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温针灸集针刺、药物渗透、物理疗法于一体,通过经络、腧穴直达病所,消除肿胀,松解神经根的粘连,解除局部痉挛状态,软化瘢痕,消除或减轻疼痛。此法简便易行,疗效显著。以上所作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亦印证了如上的治法确有良效。, http://www.100md.com(中国中医研究院信息所)
据悉,为探讨穴位疗法在小儿腓神经治疗中的价值,郑州市儿童医院内科的权弋医师对24例患儿进行了穴位注射、针刺、按摩、蜡疗治疗。《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第8卷第6期中对此作了有关报道。
选择24例该病患儿进行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1)穴位注射药物:精制脑组织注射液2ml、丹参注射液2ml。取穴: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解溪、委中、承山、悬钟、丘墟、昆仑。操作:取2支2.5ml注射器,抽取精制脑组织注射液2ml和丹参注射液2ml,取1组穴位,消毒后,直刺入穴位0.5cm,行提插捻转,回抽无回血,推入药液0.5ml/穴,拔针后,用棉球压迫针孔防止出血和药物渗出。疗程:1次/天,每周5次,20次为1个疗程。(2)针刺:选用1寸毫针,取上穴,直刺入穴位0.5cm,行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1次/天,每周5次。(3)按摩:每日做完穴位注射、针刺3~5小时后,沿经络循行由近端至远端施行按法、揉法、推法、拿法、捏法等手法,并对穴位施行点穴手法,由轻到重,由浅至深,每次治疗30分钟,1次/天,每周5次。(4)蜡疗:采用蜡饼法,将石蜡熔解成液体后倾倒于浅盘中,厚1.5~2.0cm,待冷凝成块时取出,直接敷贴于患肢,包裹保温,进行治疗,每次治疗20~30分钟,1次/天,每周5次,20次为1个疗程。经治疗后,结果如下:采用手法肌力检查Lovett的6级分级法:肌电图恢复正常,临床康复评定均正常为痊愈,8例,占33%;肌电图明显好转,临床康复评定肌力提高2级以上,距小腿关节活动度提高>20°为显效,11例,占46%;肌电图好转,临床康复评定肌力提高1级以上,距小腿关节活动度提高>10°为有效,5例,占21%。
, http://www.100md.com
小儿腓神经损伤,属祖国医学“痿证”范畴,多由“风、湿、热”邪引起,风热袭肺,耗伤肺津,筋脉失养而致;或湿热蕴蒸阳明而宗筋弛缓或精血亏损,出现筋软骨萎,弛缓不收。据此,权弋医师在治疗过程中有如下体会:“治痿独取阳明”,故取多气、多血、又主宗筋的阳明经之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足下垂取解溪、委中、承山,足内翻取悬钟、丘墟、昆仑。用精脑针穴位注射,既可起到该穴位的治疗作用,又可直接将药物注射到受损神经周围,充分发挥其药理作用。另选用丹参针穴位注射,可起活血化瘀之功。对上述经穴的推拿、按摩亦可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通利关节的效果,并加快了药物的吸收与渗透。石蜡具有很好的蓄热性能,且保温时间长,与皮肤能紧密接触,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可加强血液循环,增强组织营养,加速组织的修复生长,增强其弹性。对小儿腓神经损伤的综合康复治疗,可防止肌肉挛缩变形,保持肌肉正常张力和关节活动范围,增强肌力,促进水肿吸收,使受损的神经纤维组织血液循环得到进一步改善,有利于神经再生和修复,恢复神经正常功能。根据以上小儿腓神经损伤的治疗结果,可以认为,穴位疗法在小儿腓神经损伤的治疗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百拇医药
温针灸治疗腰突症术后腰痛有良效
腰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最主要、最常见的并发症。随着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术中损伤已越来越少,而术后粘连变得越来越突出。如何减轻术后粘连是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效果的关键,尽管医家采取了很多办法来预防,但仍难避免。粘连所致的腰腿痛主要是由于硬膜囊神经根或脊神经后支受瘢痕组织挤压、牵张而引起的病理变化。据悉,辽宁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的宫艳华医师1996~2000年先后在意大利拉维那市中心医院及也门萨那共和国医院工作,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腿痛患者采用中医传统的温针灸疗法治疗52例,并针对该方法的疗效进行了分析。《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第8卷第8期中对此作了有关报道。
选择52例该病患者进行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取穴,根据术后患者腰痛部位,取压痛最明显处为治疗点,即阿是穴。另取华佗夹脊穴,根据术前CT诊断、在病损部位取相应夹脊穴,遵循以阿是穴为主,夹脊穴为辅的取穴原则。取穴多少依病情而定,一般腰部取3~5穴,下肢取委中穴。操作方法:取俯卧位,皮肤常规消毒,选用30号9~15cm(1cm=0.33寸)毫针,用夹持进针法直刺9~12cm,提插捻转施用泻法,令其得气,即酸麻沉胀感。进针后将毫针留在适当的深度,然后取艾条1根(艾条要选择艾绒较细,卷曲结实,卷纸易于燃烧者)截成2.0~3.0cm,用止血钳将艾条中央穿1小孔,插在针柄上点燃,艾条距离皮肤3.0cm左右为宜。当艾柱点燃后,患者会有很强的灼热感,这时要特别注意嘱患者不要移动体位,将事先准备好的纸片垫在皮肤上作隔热处理,待艾条燃尽为止,每穴一壮。委中穴直刺1.5~3.0cm,施提插捻转泻法,留针20分钟,隔双日用梅花针或三棱针点刺放血,放血后拔火罐,留罐10分钟,治疗1次/天,20次为1疗程。经1疗程治疗后评定疗效,52例患者中,优35例,良12例,差5例,总有效率90.3%(47/52)。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痛属中医学“腰痛”范畴,辨证为皮肉筋骨损伤,瘀血寒湿阻滞,经脉不通则痛。据此,宫艳华医师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体会到,对该病,应温经散寒,通络止痛。取腰部阿是穴、夹脊穴针刺,以达通其气血,调其经脉,通络止痛的目的。艾叶气味芳香易燃,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的作用。在针刺同时施用灸法,治疗时患者感到腰部灼热感极强,这种热感传导扩散到肌肉组织当中,促使血管扩张,血流加速,组织温度升高,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温针灸集针刺、药物渗透、物理疗法于一体,通过经络、腧穴直达病所,消除肿胀,松解神经根的粘连,解除局部痉挛状态,软化瘢痕,消除或减轻疼痛。此法简便易行,疗效显著。以上所作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亦印证了如上的治法确有良效。, http://www.100md.com(中国中医研究院信息所)
参见: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中国医学 > 针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