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暑
编者按
今年7月20日是初伏。大家都知道,伏天是我国气温最高的季节,在这段时间里,特别容易发生中暑,并因此引发一系列疾病。本期《患者周刊》6~8版全面介绍有关中暑的知识,希望能给各位读者提个醒,学会预防中暑及中暑后的应急处理。祝愿全体读者身体健康,平安度过夏季。
中医学认为,夏季感受暑热病邪是引起中暑的外因,而正气不足则是导致外邪侵袭而发病的内因。夏季暑气当令,温度高、湿度大,人体若正气不足或劳累过度耗伤津气,暑热之气便可侵入人体而发病,因此,本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情况下,老年人、长期卧床病人、产妇、新生儿容易中暑,室外作业者也容易中暑。张平医生认为,本病的治疗以清暑泄热为基本治法,要突出一个“快”字。
中医治疗
依照病情辨证论治,可取得很好的疗效。
, http://www.100md.com
暑入阳明
症见突然高热、头痛头晕、汗多口渴、苔黄燥、脉洪数等。本证为暑热伤气,热盛阳明所致。治以清暑泄热。白虎汤加减:生石膏30g、知母10g、甘草10g、芦根30g、西瓜翠衣30g、粳米10g。
暑伤津气
症见发热心烦、自汗口渴、神疲倦怠、苔少、脉虚无力等。本证为暑热伤气,津气两伤所致。治以清暑泄热,生津益气。清署益气汤加减:西洋参10g、石斛10g、麦冬10g、黄连6g、竹叶10g、荷梗10g、知母10g、甘草10g、粳米10g、西瓜翠衣30g。
津气欲脱
症见发热骤降、大汗不止、心烦口渴、精神倦怠、脉虚无力等。本证为暑伤津气,气虚欲脱所致。治以益气,生津,固脱。生脉散加减:人参10g、麦冬30g、五味子10g、石斛10g、粳米10g、西瓜翠衣30g。
, 百拇医药
暑热动风
症见发热、肢体抽搐、牙关紧闭、神昏不醒、脉象弦数等。本证为暑热炽盛,引动肝风所致。治以清暑泄热,平肝息风。羚羊钩藤汤加减:羚羊角粉1.5g(冲服)、钩藤10g、桑叶10g、川贝6g、鲜生地30g、菊花10g、生白芍10g、生甘草10g。
情况紧急时,可根据病情给予紫雪散、至宝丹、安宫牛黄丸鼻饲,也可针灸强刺激人中、内关等穴。
西医治疗
1.先兆中暑与轻症中暑
患者应立即离开高温作业环境,到阴凉安静的地方休息,补充清凉含盐饮料,即可逐渐恢复。轻症中暑而有呼吸和循环衰竭倾向时,应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必要时可用呼吸和循环中枢兴奋剂。
, 百拇医药 2.重症中暑
必须紧急抢救。治疗原则是将过高的体温迅速予以降低。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的紊乱和积极防治休克、脑水肿等。降温的具体方法有两种:
物理降温 将患者安置在常温(25℃)的安静病室中。在头部、腋下和腹股沟等处放置冰袋,用冷水、冰水或酒精擦身,同时用风扇向患者吹风。必要时可将患者全身除头部外浸在4℃的水浴中,给患者四肢降温,以防止周围血液循环的瘀滞。在物理降温初期,由于表皮受冷的刺激可引起皮肤血管收缩和肌肉震颤,反而影响散热甚至促进机体产热,使体温上升。因此,目前多数主张用药物及物理联合降温方法。
药物降温
目前采用的降温药物主要是氯丙嗪,其作用有以下几方面:控制下丘脑部体温调节中枢;扩张周围血管,加速散热,松弛肌肉,减少肌肉震颤,防止身体产热过多;降低细胞的氧消耗,使身体更好的耐受缺氧,对抗组织胺的作用,预防休克。
, 百拇医药
阿司匹林等药物可与氯丙嗪协同使用。
在上述各种降温过程中,必须加强护理,密切注意体温、血压和心脏情况。一待肛温降至38℃左右时,应立即停止降温,以免发生体温过低而虚脱的危险。
3.合并症的防治
老年人和有心血管病变者静脉补液不宜过速;有心力衰竭倾向者宜及早应用快速洋地黄制剂;有急性肾功能不全者,要严格限制水分和钠盐的摄入,尤其要注意血钾的浓度;有黄疸者宜用大量维生素B和C;昏迷患者易发生吸入性肺炎或合并其他继发性感染,可适当应用抗生素预防。
总之,中暑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我们做好防护,就可以避免伤害。, 百拇医药(病 机)
今年7月20日是初伏。大家都知道,伏天是我国气温最高的季节,在这段时间里,特别容易发生中暑,并因此引发一系列疾病。本期《患者周刊》6~8版全面介绍有关中暑的知识,希望能给各位读者提个醒,学会预防中暑及中暑后的应急处理。祝愿全体读者身体健康,平安度过夏季。
中医学认为,夏季感受暑热病邪是引起中暑的外因,而正气不足则是导致外邪侵袭而发病的内因。夏季暑气当令,温度高、湿度大,人体若正气不足或劳累过度耗伤津气,暑热之气便可侵入人体而发病,因此,本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情况下,老年人、长期卧床病人、产妇、新生儿容易中暑,室外作业者也容易中暑。张平医生认为,本病的治疗以清暑泄热为基本治法,要突出一个“快”字。
中医治疗
依照病情辨证论治,可取得很好的疗效。
, http://www.100md.com
暑入阳明
症见突然高热、头痛头晕、汗多口渴、苔黄燥、脉洪数等。本证为暑热伤气,热盛阳明所致。治以清暑泄热。白虎汤加减:生石膏30g、知母10g、甘草10g、芦根30g、西瓜翠衣30g、粳米10g。
暑伤津气
症见发热心烦、自汗口渴、神疲倦怠、苔少、脉虚无力等。本证为暑热伤气,津气两伤所致。治以清暑泄热,生津益气。清署益气汤加减:西洋参10g、石斛10g、麦冬10g、黄连6g、竹叶10g、荷梗10g、知母10g、甘草10g、粳米10g、西瓜翠衣30g。
津气欲脱
症见发热骤降、大汗不止、心烦口渴、精神倦怠、脉虚无力等。本证为暑伤津气,气虚欲脱所致。治以益气,生津,固脱。生脉散加减:人参10g、麦冬30g、五味子10g、石斛10g、粳米10g、西瓜翠衣30g。
, 百拇医药
暑热动风
症见发热、肢体抽搐、牙关紧闭、神昏不醒、脉象弦数等。本证为暑热炽盛,引动肝风所致。治以清暑泄热,平肝息风。羚羊钩藤汤加减:羚羊角粉1.5g(冲服)、钩藤10g、桑叶10g、川贝6g、鲜生地30g、菊花10g、生白芍10g、生甘草10g。
情况紧急时,可根据病情给予紫雪散、至宝丹、安宫牛黄丸鼻饲,也可针灸强刺激人中、内关等穴。
西医治疗
1.先兆中暑与轻症中暑
患者应立即离开高温作业环境,到阴凉安静的地方休息,补充清凉含盐饮料,即可逐渐恢复。轻症中暑而有呼吸和循环衰竭倾向时,应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必要时可用呼吸和循环中枢兴奋剂。
, 百拇医药 2.重症中暑
必须紧急抢救。治疗原则是将过高的体温迅速予以降低。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的紊乱和积极防治休克、脑水肿等。降温的具体方法有两种:
物理降温 将患者安置在常温(25℃)的安静病室中。在头部、腋下和腹股沟等处放置冰袋,用冷水、冰水或酒精擦身,同时用风扇向患者吹风。必要时可将患者全身除头部外浸在4℃的水浴中,给患者四肢降温,以防止周围血液循环的瘀滞。在物理降温初期,由于表皮受冷的刺激可引起皮肤血管收缩和肌肉震颤,反而影响散热甚至促进机体产热,使体温上升。因此,目前多数主张用药物及物理联合降温方法。
药物降温
目前采用的降温药物主要是氯丙嗪,其作用有以下几方面:控制下丘脑部体温调节中枢;扩张周围血管,加速散热,松弛肌肉,减少肌肉震颤,防止身体产热过多;降低细胞的氧消耗,使身体更好的耐受缺氧,对抗组织胺的作用,预防休克。
, 百拇医药
阿司匹林等药物可与氯丙嗪协同使用。
在上述各种降温过程中,必须加强护理,密切注意体温、血压和心脏情况。一待肛温降至38℃左右时,应立即停止降温,以免发生体温过低而虚脱的危险。
3.合并症的防治
老年人和有心血管病变者静脉补液不宜过速;有心力衰竭倾向者宜及早应用快速洋地黄制剂;有急性肾功能不全者,要严格限制水分和钠盐的摄入,尤其要注意血钾的浓度;有黄疸者宜用大量维生素B和C;昏迷患者易发生吸入性肺炎或合并其他继发性感染,可适当应用抗生素预防。
总之,中暑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我们做好防护,就可以避免伤害。, 百拇医药(病 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