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以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要求为依据,加大教学改革力度,进行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以“提高教学水平与加强教学质量保障相结合,坚持重点抓质量,针对教学活动中的薄弱环节,改革创新,强化质量要求;坚持系统地抓质量,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过程管理;坚持科学地抓质量,创新管理机制,完善本科质量保障体系”为基本思路,建立了“院系合一”的临床教学管理运行机制,“三优化”的实验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全方位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评教、评学、评管,全程监控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质量。
建立“院系合一”教学管理机制,加强后期临床教学质量管理
附属医院是高等中医院校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临床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关键。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自1992年起就采用了“院系合一”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打破了原有的“院教分离”、“院系分离”的旧体制,全面推进临床教学改革。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在课堂上讲典型病例,向学生进行直观教学。组织学生进行病例讨论,坚持教学查房制度,逐步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采取集中示范、分散辅导、强化操作、明确标准、人人过关的方式,考核本科生的基本功培训;从采集病史到诊断处方、住院病例书写,全面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制定《临床科室实习教学管理责任制》、《试诊手册评分标准》,严把实习质量关;加强本科生实习带教工作,中医药专业学生从大二开始就配备导师,学生与专家形成了现代中医药教育与传统中医药教育相结合的临床教学模式,即“因人施教、因人培养、因人定向”。
, 百拇医药
建立“三优化”实验教学管理机制,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传统的验证理论教学模式早已不能满足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只有建立适应教学、科研和医疗工作需要的创新性、开放式和综合性实验教学管理模式,才能切实的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该校建立了“三优化”的教学运行管理机制:一是优化实验教学管理。打破原有的教学实验室依附教研室的独立体系,把分散的22个实验室按学科功能重组,建立医学形态实验室、医学基能实验室、中药形态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和综合性实验室,形成学校“统建统管、科学合理、规范高效”的实验教学管理运行机制。二是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各种试验资源的重组和科学配置,实现资源共享,按国际标准建设实验室,投入2300万购置电子显微镜(透射)、激光共聚焦扫描仪、基因分析系统、毛细管电泳仪、膜电/基因钳、液相化合组合系统、台式高速离心机等大型精密仪器设备。采取内培训、外引进的方式提高试验队伍水平。三是优化实验教学内容与课程结构体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以当代中医药大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目的,根据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关和培养目标要求,对专业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筛选、优化、重组,把分散在教研室的实验项目,按试验功能分为组织形态学、机能生理学、普通课程三类,将处于分离状态的原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集合到一个实验上,形成“生理—病理—治疗”的整体概念,即综合性试验。将实验结构体系分为验证性试验、综合性试验和设计性试验,并增加交叉学科内容试验,融知识性、理论性、实用性、创新性于一体,使实验中心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的重要基地。并不断推进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投资5300万元购置实验仪器设备,努力实现实验手段现代化,提高实验的准确性、高效性、科学性。
, 百拇医药
建立教学质量检测机制,全程监控人才培养质量
面对高校扩招的新形势和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于2000年初就设立了学校高教研究与评价中心,通过加强建设,扩大职能,形成了现代的教学质量管理机制和制度。在高举质量是生命的旗帜下,在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真正实现规模与质量的统一,学校内部建设与外部发展的统一,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统一,学校内部评价与社会政府评价的统一,形成良性的发展机制和发展环境。
首先,实施“管评分离”,设置了学校“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价中心”直接在主管教学校长领导下,依靠学校督导组、院(部)教学管理组织和学生三级评价系统,对全校教学工作进行资助评价。第二,建立教学质量检测的仲裁与认证组织和具有权威性的评价队伍,有年资较深,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组成学校督导组,按照评价方案深入教学活动过程,对全校教学、教学管理及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督导、监察、评价,保证了评价过程及其结果的可信度,也对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诊断、鉴定、导向、监督提供了决策依据。第三,建立健全教学质量检测体系的机制和制度。制定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学质量检测工作条例<试行>》。第四,完善“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检测方案。针对教师、学生、管理干部三方面要素,评教、评学、评管,即评价教学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评价教学管理过程和各项内容,以“评教”为主,形成“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检测体系。
, 百拇医药
全面贯彻“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教学思想,在临床理论课、实习课教学,临床考核和教学实践管理中,建立了“授课—实习—考核三者统一的运行体系”。教、医、研结合,使教学建设与医疗水平同步增长,办学规模日益扩大。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两所附属医院均为全国三级甲等医院,其中第一附属医院为全国示范中医院,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实验室(三级)2个,设有全国中医中风病医疗中心、全国周围血管病治疗中心、黑龙江省中医性医疗中心,具有较强的教学、临床和科研实力,这些都为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创造了重要条件。
1995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院系合一”体制是高等中医院校临床教学最佳管理模式》成果获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3年学校《中医临床教学基地建设研究》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在优化结构、资源共享和统一要求的基础上,实验教学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不但调动了实验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还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意识、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通过教学质量检测,增强了教师和教学管理干部的质量意识、进取精神和危机感,质量是生命已不再是一句空话。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三年来,在测评的1124名教师中,课堂效果优良的达95%以上,共建设标准化实验室63个,评选出校级品课程31门,省级重点课程14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和大胆实践,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的毕业生覆盖全省医疗行业,成为黑龙江省乃至全国医疗战线上的骨干和中坚力量。, 百拇医药(李和伟)
建立“院系合一”教学管理机制,加强后期临床教学质量管理
附属医院是高等中医院校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临床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关键。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自1992年起就采用了“院系合一”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打破了原有的“院教分离”、“院系分离”的旧体制,全面推进临床教学改革。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在课堂上讲典型病例,向学生进行直观教学。组织学生进行病例讨论,坚持教学查房制度,逐步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采取集中示范、分散辅导、强化操作、明确标准、人人过关的方式,考核本科生的基本功培训;从采集病史到诊断处方、住院病例书写,全面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制定《临床科室实习教学管理责任制》、《试诊手册评分标准》,严把实习质量关;加强本科生实习带教工作,中医药专业学生从大二开始就配备导师,学生与专家形成了现代中医药教育与传统中医药教育相结合的临床教学模式,即“因人施教、因人培养、因人定向”。
, 百拇医药
建立“三优化”实验教学管理机制,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传统的验证理论教学模式早已不能满足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只有建立适应教学、科研和医疗工作需要的创新性、开放式和综合性实验教学管理模式,才能切实的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该校建立了“三优化”的教学运行管理机制:一是优化实验教学管理。打破原有的教学实验室依附教研室的独立体系,把分散的22个实验室按学科功能重组,建立医学形态实验室、医学基能实验室、中药形态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和综合性实验室,形成学校“统建统管、科学合理、规范高效”的实验教学管理运行机制。二是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各种试验资源的重组和科学配置,实现资源共享,按国际标准建设实验室,投入2300万购置电子显微镜(透射)、激光共聚焦扫描仪、基因分析系统、毛细管电泳仪、膜电/基因钳、液相化合组合系统、台式高速离心机等大型精密仪器设备。采取内培训、外引进的方式提高试验队伍水平。三是优化实验教学内容与课程结构体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以当代中医药大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目的,根据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关和培养目标要求,对专业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筛选、优化、重组,把分散在教研室的实验项目,按试验功能分为组织形态学、机能生理学、普通课程三类,将处于分离状态的原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集合到一个实验上,形成“生理—病理—治疗”的整体概念,即综合性试验。将实验结构体系分为验证性试验、综合性试验和设计性试验,并增加交叉学科内容试验,融知识性、理论性、实用性、创新性于一体,使实验中心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的重要基地。并不断推进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投资5300万元购置实验仪器设备,努力实现实验手段现代化,提高实验的准确性、高效性、科学性。
, 百拇医药
建立教学质量检测机制,全程监控人才培养质量
面对高校扩招的新形势和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于2000年初就设立了学校高教研究与评价中心,通过加强建设,扩大职能,形成了现代的教学质量管理机制和制度。在高举质量是生命的旗帜下,在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真正实现规模与质量的统一,学校内部建设与外部发展的统一,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统一,学校内部评价与社会政府评价的统一,形成良性的发展机制和发展环境。
首先,实施“管评分离”,设置了学校“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价中心”直接在主管教学校长领导下,依靠学校督导组、院(部)教学管理组织和学生三级评价系统,对全校教学工作进行资助评价。第二,建立教学质量检测的仲裁与认证组织和具有权威性的评价队伍,有年资较深,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组成学校督导组,按照评价方案深入教学活动过程,对全校教学、教学管理及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督导、监察、评价,保证了评价过程及其结果的可信度,也对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诊断、鉴定、导向、监督提供了决策依据。第三,建立健全教学质量检测体系的机制和制度。制定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学质量检测工作条例<试行>》。第四,完善“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检测方案。针对教师、学生、管理干部三方面要素,评教、评学、评管,即评价教学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评价教学管理过程和各项内容,以“评教”为主,形成“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检测体系。
, 百拇医药
全面贯彻“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教学思想,在临床理论课、实习课教学,临床考核和教学实践管理中,建立了“授课—实习—考核三者统一的运行体系”。教、医、研结合,使教学建设与医疗水平同步增长,办学规模日益扩大。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两所附属医院均为全国三级甲等医院,其中第一附属医院为全国示范中医院,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实验室(三级)2个,设有全国中医中风病医疗中心、全国周围血管病治疗中心、黑龙江省中医性医疗中心,具有较强的教学、临床和科研实力,这些都为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创造了重要条件。
1995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院系合一”体制是高等中医院校临床教学最佳管理模式》成果获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3年学校《中医临床教学基地建设研究》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在优化结构、资源共享和统一要求的基础上,实验教学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不但调动了实验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还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意识、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通过教学质量检测,增强了教师和教学管理干部的质量意识、进取精神和危机感,质量是生命已不再是一句空话。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三年来,在测评的1124名教师中,课堂效果优良的达95%以上,共建设标准化实验室63个,评选出校级品课程31门,省级重点课程14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和大胆实践,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的毕业生覆盖全省医疗行业,成为黑龙江省乃至全国医疗战线上的骨干和中坚力量。, 百拇医药(李和伟)